APP下载

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01-28吴小翠祖全民叶斐

大经贸 2018年10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高校对策

吴小翠 祖全民 叶斐

【摘 要】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高校未来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来说,高校的财务资金运转相对紧张,如何科学的对资金进行调配,充分发挥出其作用,是高校财务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 高校 预算管理 对策

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围绕着高校的经济活动展开,涉及到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科研等多项内容。为了更加合理的使用事业资金,在节约开支的同时,创造良好的收益,需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但是在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应创新管理理念,并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质量。

一、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执行与临时性追加项目间的不平衡性。目前,大部分高校预算批复后,预算经费使用人员对经费报销不重视,存在拖拉、堆砌现象,年初经费使用后没有及时到财务部门履行报销手续,导致学期末和年终财务部门扎堆报账现象。预算执行呈现出周期波动,不均衡情况。同时,还存在经费使用不合理、票据不规范、信息不对称,导致出现报销时间延长,预算执行进度缓慢。

这就存在着原预算安排项目执行缓慢,而临时性追加项目执行速度快的现象。年中临时性追加项目执行速度快,从而导致资金硬缺口的出现,加大学校赤字预算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预算的被动。

(二)精细化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水平间的矛盾。目前,对于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预算单位对财政资金的支出有更细致的要求,对于预算的下达、执行已明确到支出经济分类;;另一方面,高校信息化建设尚未达到满足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两者之间的矛盾,导致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支出经济分类调整。支出经济分类的调整涉及流程多、时间长,一定程度上影响预算执行; 同时,经费结转下年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支出经济分类具体数额的确定和结转。

(三)缺乏先进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每年末,财务部门都会要求各部门上报预算计划, 以编制次年的高校预算。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其他部门未能认识到财务预算对于高校次年资金统筹工作的重要性,往往照搬此前的数据,对来年的资金使用缺乏计划性,给高校的财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严重的甚至会给高校的财务造成风险。

(四)不重视预算执行中的绩效考核。预算执行是整个预算循环系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步骤,它覆盖了整个会计年度并且与下年计划的形成与审查相互重叠。但是目前高校的预算执行效率不尽如人意,不仅执行率偏低,而且预算执行只停留在支出进度上。预算执行不仅仅是将预算的钱花了就可以认为是预算执行良好,资金使用效率如何,预算支出是否科学、合理都应作为预算执行的重要指标。

二、解决高校财务预算管理问题的对策

预算的申报、执行和绩效评价是学校预算管理的主要流程,环环相扣、紧密衔接,此三个环节的良性运行有利于促进学校发展,恶性循环会导致学校财务方面的被动,进而影响学校发展。

(一)预算执行方面。重视预算执行,积极推进项目实施。学校应高度重视预算执行,了解财政预算执行考核机制,积极推进项目实施,不拖拉、不推诿。在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难题、问题,应及时与相关人员、职能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沟通联系,以畅通项目实施。

提高预算准确性,重视支出经济分类改革。根据财政部相关规定,2018 年开始全面实行支出经济分类改革, 这对预算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尽量减少支出经济分类预算调整,切实提高预算准确性。维护预算权威,尽量减少临时性追加项目。预算具有权威性,学校的预算一经下达,原则上不得调整。学校在全口径预算编报中,应充分考虑项目需求,尽量减少年终临时性追加项目,避免出现资金硬缺口。

(二)预算编制方面。学校在编制年预算时,应该分析各部门上年预算资金使用情况,合理安排预算编制时间,提前安排相关工作。 以学校重点工作为基础, 从學校整体规划出发,兼顾学校教学、科研、后勤等事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结合学校财力情况,既要保证人员经费,注重效益使用效益,又要注意整体平衡,合理统筹安排各项资金投入,真实、完整地反映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和总体资金规模,确保高等学校各项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使预算编制更加合理、科学,预算资金更具合理性和效益性。

(三)预算绩效评价方面。预算管理作为指挥高校财务工作的“指挥棒”, 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是高校不能够只重视预算的编制,而轻视预算的绩效管理。 预算管理效果如何,是要通过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来确定的。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将预算管理与各部门的年度工作考核挂钩,采取相应的配套奖惩措施,通过考核与奖惩相结合,才能发挥高校预算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同时充分调动校内各单位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将预算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

(四)强化预算管理意识,更新预算管理观念。第一,学校领导要树立“全面预算”的思想,宣传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使得全校教职工真正认识到预算管理在学校财务管理及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二,学校预算管理机构要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相关会议通报等方式加深教职工对预算管理的深入理解,转变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事务的观念,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第三,各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该明确分工,加强学习,提高预算管理技能。

高校财务工作绝不是财务处等职能部门一家之事,各项事业是各单位、各部门扎扎实实干出来的。强化预算管理,是做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校在预算管理中如何将预算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将有限的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保障学校教学、科研、行政投入,为学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是摆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宁旭初.高等学校全面预算管理的新常态和新思路[J].中国财政,2016,(9): 44.

[2] 李小红,王杰斌.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6,(22): 55.

作者简介:作者一:吴小翠(1991—),女,汉族,安徽,研究生,单位: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作者二:祖全民(1965--),男,汉族,安徽,本科,单位: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三:叶斐(1976--),女,汉族,安徽,本科,单位: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高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