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2018-01-28王映川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高校

王映川

【摘 要】为了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对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就需要高校改变传统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采用实践教学方法,使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能够更加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为企业经营贡献坚实力量,及时解决企业在此过程中碰见的问题。

【Abstract】In order to fully meet the social demand for the talents of economic management specialty, it is necessary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specialty. They need to adop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 and enable the talents of economic management specialty to better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professional posts, so as to contribute solid strength to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solve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enterprises in this process in time.

【关键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教学体制

【Key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conomic management specialty; practical teaching; teach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11-0125-02

1引言

经济管理类专业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以及复杂性,是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同时与知识以及技能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关联性。现阶段,我国处于信息化发展的高速时代,随着网络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向经济管理类人才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让此专业的学生不仅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理论知识灵活运用的时间能力,能够合理解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基于此,为了能够使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就需要对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进行合理分析,从而提高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2 经济管理类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来讲,进行实践教学,主要目标就是为了能够合理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灵活的运用理论知识。但是,对于此种教学模式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空洞性,使得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并没有得到合理提高。因此,针对此种问题,就需要将实践教学的目标进行合理明确。

2.1 使得专业内容能够得到合理具体化

例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对于某一课程中讲到的自动化仓储系统,这一部分内容过于抽象化,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很难对其进行了解。如若教师在讲解完这部分知识内容之后,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并边参观边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此部分内容,并掌握该部分课程的知识内容[1]。

2.2 提高学生管理实务掌握程度

在进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含有大量的管理实务内容,针对该部分內容的知识,仅仅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对其进行了解并完全掌握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管理实务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是一种技能,而非理论知识。因此,在进行管理实务知识传授过程中,需要让学生进行实际体验,才能够使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很好的提升,如市场调查研究的技能等多种技能。

2.3 提高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为了能够将其充分灵活运用,与实践进行结合,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实际的训练。例如,在进行广告设计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抓住客户的消费心理等多方面理论知识,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能够使得学生对该部分知识进行完全的理解,学生并不能设计出有效的广告,因此,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广告实际实践训练,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学会将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

3 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对经济管理类专业进行教学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校内外实训条件的限制,同时也是组织管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同时相关的管理制度也并不完善,使得实践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欠缺一定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进而阻碍了我国实践教学成效的提升[2]。

3.2 对教师队伍的建设进行合理优化

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对实践教学的环境提出了一定的高水平要求,同时还对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目前高校大部分教师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具备高素质的专业理论水平,但是却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进而使得在对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很难为实践教学的效果进行保障。因此,针对此种情况,高校就需要对教师队伍进行合理化的建设,使得其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3.3 实践教学评价工作缺乏一定的完善性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进行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时,其中的评价主体以及内容和方法都体现出一定的单一性,同时评价以及考核的方式还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不仅一定程度上对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产生一定的阻碍,还会抑制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还会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很难对自身的综合能力产生明确的认知,不利于学生实现专业能力的提升,并且不利于学生同日后职业岗位进行有效对接。

4 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4.1 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设置

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就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设置,从而使得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能够以实践为基础,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实践教学模式。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进行明确,对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合理化以及科学化。另外,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还需要在其中体现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得实践性教学的课程比例能够具有合理性以及科学性[3]。

4.2 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在对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教学体系的优化,建设优秀的教师团队,以此为基础,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基于此,高校就需要制定完善的教师管理制度,还需要重视优秀教师团队的打造,使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工作能够得到合理保障。

首先,在对教师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对聘用制度以及奖惩制度都进行系统的完善,使得各个制度能够具有较高的公平性以及完善性,以此为基础,建设优秀的教师团队队伍。

其次,在对教师团队进行建设过程中,高校还需要针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要求进行适当的提升,同时为教师进行提升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另外,在对教师技能水平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实践能力也需要当作考核内容,从而一定程度上激发教师的提升自身技能水平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過程中,还需要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体系,从而使得教师技能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最后,优秀教师队伍在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效弥补在校教师数量的不足,有效提升教师整体团队的专业实践素养。针对此情况,高校还可以聘请专业的经济管理领域的人才,参加本校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及时对行业的发展动态进行了解与掌握,同时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对自身的综合素养进行合理认识,为学生提升专业的实践能力奠定基础[4]。

4.3 制定激励措施

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开发与此相应的试验项目,另外,还可以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从而使得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高校就需要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使得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5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使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构建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同时加大教师团队的建设力度,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使得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能够得到合理激发,进而提升实践教学的水平,培养出优秀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兴元,沈禹颖,冯琦胜,等.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完善草业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7(03):113-115.

【2】张洪.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0):119-125.

【3】宋瑞莉.经济管理教学中校企合作模式的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24):161-162.

【4】张英奎,陈明,郑庆华,等.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4(05):74-77.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高校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