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应用型院校本科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匹配分析

2018-01-28王雪冬

大经贸 2018年10期
关键词:内蒙古应用型设置

【摘 要】 在应用型本科转型改革和新工科建设等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9所应用型本科转型院校进行研究,对其专业设置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产业发展做出匹配分析,探讨其专业设置在服务区域经济方面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内蒙古应用型本科转型试点院校 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

1 内蒙古应用型转型院校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1.1 总体情况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确定了9所高校为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其中赤峰学院、呼伦贝尔学院、河套学院、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5所学校为整体转型试点,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包头医学院4所学校为部分专业转型试点。将这9所院校的专业设置数量统计,在9所院校中只用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为民办院校,其余的8所都是公办的普通高校,在专业设置数量上来说,9所院校的学科门类都在5个以上,其中内蒙古医科大学和包头医院学是医学类的院校,所以专业设置相对较少,鸿德学院为民办院校其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专业设置较少。其余6所均偏向于综合性的普通高校。

1.2专业布点情况

内蒙古农业大学等4所高校为部分专业转型试点,并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在这里不做过多的分析。将赤峰学院等5所整体转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统计其专业布点数排名为前10位的专业,可以发现这5所整体转型的院校专业设置趋同化较严重,其中排名前4位的英语、美术学、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为5所学校全部都设置了的,开设率为100%。而排名为5至10的体育教育、音乐学、新闻学、旅游管理等6个专业为5所院校中有4个都开设了,开设率为80%。与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理工科专业偏多的現象不同之处在于,这5所院校排名前十的专业中,没有工科专业,而是文学和教育学类专业较多。

2内蒙古应用型转型院校本科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分析

2.1专业布局与内蒙古重点发展特色支柱产业不匹配

将2018年内蒙古重点发展产业与应用型本科整体转型院校相关专业开设的情况统计如表1所示。在内蒙古重点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中,其中以乳、肉、绒加工为代表的农畜产品加工业,整体转型的5所院校中,河套学院设置了农学、食品科学和动物科学3个专业,赤峰学院和呼伦贝尔学院各自设置了1个相关专业。在以煤炭、电力和化工为代表的能源化工工业中,5所整体转型院校中仅呼伦贝尔学院和河套学院各设置了1个与电力有关的专业,自治区目前也没有煤炭专业方面的学校,这对于煤炭资源丰富的内蒙古来说是很值得思考的。钢铁和车辆等为代表的冶金与装备制造工业,在5所整体转型院校中呼伦贝尔学院和河套学院进行了专业设置,但是都很单薄。在以物流、网络服务、旅游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产业方面,5所整体转型院校都有相对较多的设置。

2.2专业设置与内蒙古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不匹配

在内蒙古战略新兴产业包括的稀土及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云计算大数据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科技与蒙中医药方面的专业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稀土及新材料方面5所院校均没有设置相关专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也几乎没有设置,只有赤峰学院设置有一个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而内蒙古自治区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方面的人才培养在应用型本科中没有对应的专业设置。在云计算大数据与高端装备制造中有4所院校进行了相关专业的设置,但是也都是刚刚起步的萌芽状态。在生物科技与蒙中医药方面,赤峰学院是有设置的。专业设置与内蒙古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不匹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转型时间比较短,专业建设并不能一蹴而就,5所整体转型院校办学的特点以前是偏综合、偏学术、偏师范的,其专业设置比较切合内蒙古自治区的教育等方面;此外,在以往的专业设置中,往往是根据国家的已经颁布的专业目录去设置专业,所以对应新兴产业就会显得专业设置比较传统和滞后。

3 内蒙古应用型转型院校专业设置优化的几点思考

3.1 专业设置或调整要立足为自治区经济和产业发展服务

应用型本科建设的立足点之一就是要为区域经济服务,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内蒙古应用型本科转型试点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自治区重点发展产业的匹配性不佳,专业设置比较滞后,人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区内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区内无人才可用,区外招聘人才需要引进,人才的流动性较大。培养能够用、用的住的能够为自治区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是应用型本科转型院校立足的根本,自治区新兴产业和特色支柱产业中的某些产业,对应的应用型本科在很多方面还是真空状态,所以应用型本科转型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应注重专业设置和调整,努力做到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对接。

3.2 专业设置或调整的方向为应用型

在应用型本科转型的过程中,新增专业也好,还是对已经设置的专业调整也好,除了立足为区域经济服务,还应该注重专业的应用性。有些传统的专业怎样向应用型转变,并切实能够为自治区经济产业发展服务。在专业设置的时候应具有灵活性和前瞻性。将传统的、理论的专业转变成应用型的、可以与区域产业对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社会上确实需要的,是应用型本科转型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的重要方向。

3.3 与重点和特色产业结合,建设特色和优势学科

应用型本科转型院校在专业建设和优化方面还应该注重控制那些专业布点多的专业,例如英语专业不仅在所有的内蒙古应用型本科转型试点院校设置了,在内蒙古所有的本科院校都进行了设置,可是该专业实际就业率又如何。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将自己的优势资源整合,与自治区的重点和特色产业相结合,着重建设特色和优势学科。应用型本科转型本身就是为了去同质化,不能再照搬综合型学术研究型的专业设置,而是要去深入挖掘属于应用型本科的自己的建设道路,发掘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

【参考文献】

[1] 陈喜强.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协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王雪冬(1982—),女,学历:硕士,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猜你喜欢

内蒙古应用型设置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爱在内蒙古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