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纳教育视野下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2018-01-28董卫国
董卫国
摘要
本文以全纳教育的视野探讨了职业教育中信息化建设的侧重点,提出了C_Print系统、VR直观课堂、无线调频语言训练系统、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s工作室,等信息化系统对全纳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全纳教育的全民性,和全纳职业教育机构信息化技术人员队伍的素质提升与再建设问题。
【关键词】全纳教育 信息化 建设
1全纳视野下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社会在向民主化发展的同时,必然要求教育民主化,全纳教育正是这种民主化的体现。全纳教育的提出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特殊教育界实践“一体化”、“回归主流”,即把残疾学生全天或每天的一部分时间安置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里接受教育和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形成的结果。1994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全纳教育是对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民教育”思想的重要延伸,它以“接纳(acceptable)、归属(belonging)和社团(community)”哲学基础,强调让身心障碍的学生无论其障碍程度轻、重都获得“零拒绝”得以进入普通班就读,减除“标记”作用对特殊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达到完全融合。全纳教育视野下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重点应是信息化的全納适用率。
2全纳视野下学校信息化建设
2.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2.1.1先进的下一代校园网
校园网对全校建筑的覆盖率要保持在100%,师生校园网入网率超过90%。学校地面建筑实现光纤直联。校园网主干带宽升至1G,利用率达到80%。IPv4链路的出口带宽达到500M,利用率达到70%;IPv6出口带宽不低于1G。完善校园网的IPv6普遍访问和信息资源的IPv6普遍服务。构建完备的多链路负载均衡系统,提升校园网的安全管理水平,实行多种精确的带宽和流量控制策略。
2.1.2提升无线校园网应用水平
无线网覆盖全校全部办公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以至校外教学实验基地的所有建筑,以及校园内主要室外空间。引入和逐步普及先进的3G、802.11n技术,扩大无线校园网容量,实现无线用户的应用快速漫游功能,使上网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适应多种智能终端自由接入,实现普遍时段、普遍地点、多终端的移动上网。
2.1.3构建多业务集成为一体的“云”校园网系统
基于虚拟技术和云架构,整合校园网主网与各业务专网,通过MPLS VPN等技术,实现不同业务流的流量隔离。进一步升级、调整和优化校园网技术结构和网络资源,为实现校园网对语音、数据和视频支持的“三网融合”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建立起一套大容量、高性能并具备多种远程接入模式的VPN系统。
2.2C-Print系统建设
C-Print系统是一个集笔记记录和实时字幕于一体的教学实用系统。它的实现需要语音识别技术的支持和无线校园网无死角的覆盖。C-Print系统使得失聪学生可以随时了解课堂上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该系统客户端的页面会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显示的是提供服务者转换的文本信息,提供服务者可以通过特制的键盘转换声音信息,也可以通过语音识别进行转换。下半部分失聪学生可以用来整理文本信息或做摘要,便于日后复习。
2.3VR直观课堂建设
VR是Virtual Reality的缩写,中文的意思就是虚拟现实。在全纳教育中,利用VR技术可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给学生提供在工作岗位上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学生及时、没有限制地实现“无缝对接”,更好地实现情景化教学。通过VR技术的应用,可以将世界充分的进行展示,VR技术有效的弥补了课堂教学中,教育内容跟不上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教学缺失。有效的解决了教学活动中学生注意力的缺失、学习效率低下和陈旧的教学方式等顽疾。
2.4无线调频语言训练系统
聋生由于听力损失需要更高的信噪比,无线调频语言训练系统是通过无线调频电波替代声波传输的方法提高信噪比的技术。上课时,聋生可借助该设备,在将接收到的教师声音放大的同时去掉噪音,补偿因听力损失丢失的授课信息。
无线调频语言训练系统是一套交互式智能调频广播系统,它与闭路电视网共缆传输,节省了网络投资,克服了无线调频广播因空中障碍而影响传输质量的弊端,特有的多路路立体声播放容量,双向控制功能,在充分满足学校语音教学、听力训练的同时,还可满足校园的各种广播要求。无线调频语言训练系统是以全新理念搭建起来的数字化校园智能广播平台。
2.5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s工作室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产生于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是一种面向社会公众的免费教育形式,但它更加注重教学互动,而不仅仅是资源的发布。“大规模”意味着对同时参与学习的学习者数量不做限制,一门课程的学习者可以成百上千;“网络”意味着教与学的活动主要发生在网络环境下;“开放”意味着任何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注册学习,而且免费。
通过比对全纳教育的理念,我们可以看出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建设与之有很高的耦合程度,整个课程根据学科和人群特点以及学习需求来设计开发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
3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保障
3.1确定政府的主导地位
发展全纳教育牵涉到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如果教育体系和社会系统仍保持着原有的排外状态,全纳教育的推行就难以实现。因此,政府应加强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投入更多资金,以更好的促进全纳教育的发展。
3.2推动舆论攻势形成共识
由于全纳教育是对旧的教育思想、理念、体制的挑战,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和欢迎全纳教育的推行,有些人习惯传统隔离的教育体系,担心无力应对残疾学生,因此应加强舆论宣传攻势,形成共识,支持全纳教育的推行。
3.3强化信息化技术队伍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特殊教育的信息化技术人员的培训,并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每年应选派一定数量的信息化技术人员,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行技术能力的提高深造,从而达到高水平培养信息化技术人才的目的,使得这方面人才涌入到全纳教育中来,为我国全纳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志成.全纳教育:建设和谐社会的教育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5(05):04.
[2]侯新一.试论全纳教育理论下的高职教育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7(05).
[3]李曼丽.MOOCs的特征及其教学设计原理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34(04):13-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