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选择

2018-01-28冯春琳

时代金融 2018年27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信用消费

冯春琳

(建行海南省分行,海南 海口 571100)

一、消费金融的理论内涵

我们可以从广义以及狭义两方面对消费金融进行理解。前者基于其功能进行分析外,主要还强调了相关的法规政策、消费金融的市场环境以及产品服务等。后者主要包括了相关的消费贷款,具体指的就是机构在产品服务中所能给予提供的服务,对此在提供服务的范围中并没有住房贷款这一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其实主要是通过广义的消费金融而进行研究的。

二、我国消费金融业面临的问题与不足

(一)信用体系制度建设不完善

我国在个人信用体系中,基本已经形成了相应的框架模式,比如说信用信息数据库,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针对个人信用体系,主要有芝麻信用,腾讯以及鹏元等征信,进行着补充。但是对于我国人民银行来说,征信系统并不是对所有的消费金融平台都可以进行纳入,我国的银行信用系统起于初步阶段,所以就会导致因为自制问题,平台难以融入,所以不能全面的反映出信用信息。比如说在一些交通电信税务,民政等部门,依然可以看到与个人信用相关的信息,但是正是因为记录共享以及整合过程中没有更好的保存,而且因为现在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市场比较混乱,所以金融服务在消费金融机构中目前面临更大的风险,因为不断升高的运营成本,就会导致在借款人身上进行转接,对此整个金融机构大大增加了风险。

(二)消费金融业法律监管缺位

在我国针对消费金融行业,有很多的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但是在一些法律规定中并没有完全包含所有的内容,对一些特殊以及专门的没有确定,而且比较确定的监管机构缺失,导致难以对消费金融业务进行控制。对于一些消费金融平台来说,正是因为监管的缺失,导致一些虚假信息,宣传出现,而且出现高利息贷款的平台,出现了非法集资现象,所以针对一些信誉良好的消费金融平台来说,因为没有合理的解决,目前就有合规风险的面临。

(三)消费金融机构风控疲弱

消费金融服务不需要任何的担保,操作简单,就可以得到合理的放款。在目前的风险控制方面需要不断地进行提高,在消费金融机构中,尤其是风控模型的建立、风控逻辑思想的具有、风控人才所需以及相关的信息数据的获取。国消费金融机构在控制中具有明显的不足问题,整个市场的征信体制不完善,而且没有真实的信息数据,不断地做着一些虚假的宣传,没有严格的监理控制合作商户,所以目前面对贷款资产质量来说,整个消费金融机构存在着很多不足问题。

(四)传统消费观念对居民消费存在影响

第一,正是因为主题不断地积累财产,所以就会存在强烈的危机意识。正是因为根深蒂固的理财习惯,所以消费有待加强。第二,对,目前的消费经济体制来说,很多的节俭持家的文化减弱了经济消费的发展。第三。很多的消费观念是不正确的,并不认为负债行为具有正确性,相反很多的家庭就是在此思想上备受推崇。而且对于一些提前消费啊,信用消费,目前的很多年轻人非常地主导,但是目前一对星星的一些消费理念,进行普及的话,还需要漫长的路去走。

三、我国消费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个人征信体系,加强消费金融风险控制

1.建立一个消费者信用和消费金融产品信息的共享平台。这是因为我国不断增加的消费金融机构,具有差异化,所以就会出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消费金融产品。而且英语我国的地区的差异性,应该在消费金融产品中建立相应的信息共享平台,并且逐步的实现覆盖范围的扩大化,积极的作出信息反馈,针对一些违规的用,给予相应的警示以及惩罚。

2.建立一个完善的奖惩制度。在违约方面,管理机构应该加强成本,加大惩罚,并且针对违规的消费者,应该做好档案记录,进行严格的审查。如果是一些比较有好信誉的消费者,就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此当他们购买产品时减免相应的费用,可以让他们在信用水平上得以保持。

(二)加大消费金融发展政策扶持力度,适当减免税收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就已经实现了新型化的补贴政策,对此针对消费金融企业,可以在财政补贴上针对消费金融业务给予支持,对此作为企业来说简化了财政压力。我国的政府机构而言,可以在相关的税收政策上依据我国具体的情况,进行合适的减免,比如面对公司的小额贷款利息,可以进行一定的减免,对此消费金融企业就可以实现稳定发展。

(三)进行消费信贷产品创新,推出本土化消费金融产品

无论是消费金融企业,还是相关的商业银行,要积极的开发产品创新,并且在经营模式上进行扩大化,一些基础消费基础上进行开发,在对经营范围进行扩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消费贷款来试试,降低信用卡的办理门槛,积极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正是因为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可以对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进行借鉴,应该针对本土文化对消费进入产品进行开发,并且扩大类型,让消费者可以自由地进行选择。追相关的经济股也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积极的开发出消费金融产品,实现本地经济发展。

(四)加强消费金融风控能力建设

对于主要的参与主体而言,应该针对相应的技术进行优化,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可以将更多有信誉的机构加入其中,实现身份认证体系的安全性,就可以在业务中,做出相关的欺诈策略规则,积极的防御控制普遍存在的欺诈风险。同时,在预防控制信用风险时,应该有相应的风险控制模型进行建立,对此应该针对有差异的目标人群以及有差异的产品类型而定。就可以实现系统更加具有智能化的特点,可以通过相关的云计算以及大数据实现完成,对相关的审批监测预警等过程进行顺利开展,可以有效控制风险。

总之,作为我国的消费金融行业,目前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正是因为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在当前的发展初期,虽然我国有相关的政策给予引导,但是在金融市场中,作为相关的主题,不能一味依附政策,应具有先进的商业理念积极的进行交流合作以及创新,就可以实现人才资金以及技术密集的普惠金融产业。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信用消费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国内消费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新消费ABC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