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育人:回归教育的逻辑起点

2018-01-28

江苏教育 2018年47期
关键词:社会分工进校园层面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下称《指南》)提出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六大实施途径,其中“协同育人”较为亮眼。所谓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个体,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或实现某个目标的过程。《指南》明确“协同育人”就是“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协同育人,其实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先民从捕鱼、狩猎、采摘开始,逐步产生了更为细致的社会分工,这就需要人们有不同的社会生活技能,于是有了教育。社会发展到今天,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分工的重要内容,也为人们参与社会分工做准备。所以,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协同”,教育的内容是关于“协同”,教育的方式离不开“协同”。

协同育人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首先,在理念层面,要明晰个体与系统的关系。一个孩子是如何改变和成长的?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往往只将目光投向孩子,但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行为往往是个体内在系统、家庭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次,在操作层面上,要处理好分工与协作的关系。某某预防进校园,某某艺术进校园,某某文化进校园……有人专门写了一份提案,建议对各类“进校园”活动进行重新审视和整合。另外,如宣传部门、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都有部分教育职能,很多内容与学校课程存在交叉重叠,此时,学校更应发挥育人主导作用,对工作进行合理分工,对资源进行有机整合,通过有效协作,共同实现育人目标。再次,在评价层面,要处理好共生与共享的关系。协同育人需要突破局限、放大格局,以全生活的目光看待整个世界,理解各方需求,共生共建,共享共荣。

猜你喜欢

社会分工进校园层面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舞龙舞狮进校园
乌兰牧骑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社会分工的历史衍进及相关理论的反思
从语言和体系两个层面理解庄子的“吾丧我”
对联文化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