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实施策略
2018-01-28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唐闸小学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唐闸小学 侯 霞
在整个小学教育过程中,语文课程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了小学生的读写水平。读写结合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读写训练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从而成为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语文读写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应以文章为基本载体,根据不同文章的不同形式与内容,对写作训练进行灵活设计,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为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创造必要条件。
一、激发并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的培养,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引导小学生积极探索身边的事物,并以此为创作题材开展写作练习。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避免对学生选题行为采取干预措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按照自身的兴趣喜好选择合适的写作题材。例如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精美的卡片,让不同的学生根据不同卡片的内容,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方向进行看图写作练习。以《燕子》这一课时为例,本课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春天来到了森林里”为总起句或中心句,写一段或几段话。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些与森林有关的图片,将森林从冬天到春天的演变用图片串联起来,激发学生对于森林季节变换的兴趣。然后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3-5人,共同描绘一个以“春天”“森林”“燕子”为关键词的文章,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不同的段落,并在完成写作后由小组长最终整理成完整通顺的文章,最后一起欣赏与分享成果,学生不亦乐乎。
二、正确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写作学习
由于小学生往往缺乏阅读量,因此通常所掌握的词汇较为有限,对于知识的积累也十分有限,而如果教师能够正确指导学生的阅读理解学习,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词汇量,从而提升学生的知识积累水平。首先教师应更多通过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写作环境,并积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的阅读活动。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优质的课外读物供学生们阅读和学习,从而使学生的词汇量显著增加。除此之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应培养学生记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将课文中优秀的句式或段落标记下来并做好摘抄,以便加深记忆,在以后的写作中加以借鉴和融会贯通。以《触摸春天》为例,课文中作者充分借助细腻的手法描写春天的氛围,以主人公自身的感悟使读者体会到春天的美丽。课文中含有大量优美的语句,在用词方面也深有讲究,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时,可以将这些词汇和语句背诵下来,当然也可以自己创造性的进行改编,在感受到生命美好的同时,为自己日后的写作创作积累大量的素材。教师可以选取文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段落,并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音乐以供学生欣赏和想象,并要求学生据此展开仿写练习。有了这样的知识文库,何愁写不好文章。
三、鼓励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学习习惯
日记一般就是记录当天所发生的事情,虽然看上去非常简单,但要使小学阶段的学生坚持这一习惯则并不容易。日记记录的是个人生活,在写作方法上可以自由、大量地应用所学知识点和词汇、语句、写作技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日记其实也并非是简单地记录生活中的琐事,日记并不等同于流水账,学生在写作日记时,可以对生活中的很多小事形成感悟和理解,从而通过阅读加强生活体验,在日后的作文中加以运用。例如《黄山奇松》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优质的语句予以记录和背诵,其中有很多描述松树的词汇和大量新颖的修辞手法。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当天的日记中也描述一个风景标志物,合理运用一些《黄山奇松》课文中的内容。再以《鸟语》为例,在阅读课文之前,教师要求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生活习性,并通过不断的观察及阅读,开阔自身的视野。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动物的生活习性。这样一来,学生就掌握了更多的描述动物的词汇和语句,对于日后的写作练习帮助明显。
四、循序渐进激励学生写作阅读感想
读后感是读者阅读完文章之后所产生的感情及感触,教师通过要求学生写作读后感的方式,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更有助于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因此同时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一举两得。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自身的情感变化,从而做到有感而发,保证读后感的质量。举例来说,在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与讨论,并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完成后,对文章的理解作简要阐述,表达自己阅读文章后的体会与感悟。在课文中,描述了音乐家肖邦对祖国波兰的无限热爱,这种爱国的情怀是非常容易让人感动的,而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指导小学生理解并感悟文章情怀。在学习完这篇文章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这一课文写作读后感,从而积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读写结合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果,它也要遵循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兴趣以及心理特点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准确把握读写之间的结合点,并注重读写训练适度,注重学生整体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一直是其重难点,教师应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语文课堂更具生机、更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