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及对策探究

2018-01-28郭婉绯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理论课

郭婉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下称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对于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的意义.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目标、呈现教学内容,对教育者的教学整体驾驭能力以及如何处理与受教育者的对象性关系提出了高要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05方案)实施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面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有必要进行深层次思考以探究解决对策.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

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求教育者把实践教学活动与理论研究相联系、重视实践教学并处理好与受教育者的对象性关系,然而现实的情况却差强人意.对现实困境的关注与分析,是消除其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负面影响的必由之路.

1.1 教育者“学术型”偏向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与理论研究相脱离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多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相关学科学术背景的硕士、博士在毕业后直接担任,这些教师在求学过程中没有或少有从事过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导致“学术型”教育者无法自主产生实践教学的意识;同时因为没有相关经历经验也缺乏实践教学的能力.教育者的“学术型”偏向主要因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求职导向,高校在培养未来的思政课教师时更注重灌输理论知识,强调学术能力,以备毕业时的求职之需.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单纯的逻辑思辨、学术研究,因此未来的思政课教师尽管全面地占有相关知识,却相对于不断变化中的自然、社会和自身,缺乏实在的思考和实际的体验,于是成为“象牙塔”中孤独的存在.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也越来越呈现出“学术型”偏向,职称和学历学位的压力导致教育者重学术轻实践,在方寸书斋中进行“学理”分析,不去面对大学生即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使得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无法关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而现实的问题,于是思政课呈现出实践教学活动与理论研究相脱离的现象.

1.2 教育者“轻视实践教学”偏向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的不确定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1].部分思政课教师认为实践教学是为了缓解理论课的单调,削减备课量,减轻教师教学压力,甚至为了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而开展的.这部分思政课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就不足为奇了.本应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开展的实践教学成为了思政课无足轻重的附属,围绕教材知识的讨论和互动成为教育者眼中的“实践教学”,使得受教育者难以通过感性的体验深化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认同.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有效辅助和有益补充,目的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和促使受教育者全面的发展.教育者对于实践教学内涵的理解不能囿于课堂内的偏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而应从教学理念内容的角度理解.教育者开展实践教学时在以教学内容为根本依据,还要对此内容拓展和深化,更加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的情境教学、在校园内的团队讨论,走出校园的社会服务、学术调查等都可以成为实践教学的丰富的形式.“判断是否属于实践教学范畴的依据在于该教学形式是否以广阔的实践生活为背景、体现了实践性特征、纳入了教育教学大纲 .”[2]

1.3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往关系疏离化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性减弱

部分教育者因为教育理念未能与时俱进,仍然认为教育就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在教育过程中,片面强调受教育者的被动性,把受教育者当作被改造的客体,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表现为:开展实践教学前制定活动方案,不考虑受教育者自身的思想品德实际状况、心理状态、思想困惑所在;开展实践教学中只注重形式,不去结合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去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于对教材知识换一种方式的灌输;开展实践教学后不注重查缺补漏,总结经验.其原因在于教育者依旧认为自己具有绝对的权威,认为受教育者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缺乏自我意识的客体,对于教育者只能服从,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依附关系.在这种以受教育者为“物”的教育关系中,受教育者的主观性湮没在教育者的绝对权威中,受教育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丧失了话语权,丧失了主体地位,与教育者形成一种不对等的关系,使得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减弱.

1.4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往方式抽象化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实践性减弱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网络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方法更加多样、载体更加多元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基本条件之一就是现实的场域,受教育者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中,与教育者都是“面对面”的交往.网络的普及导致信息化教学炙手可热,使得本应该“面对面”交流的课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大多通过网络来完成,抽象的虚拟交往成了主流,“数字对数字”的交往取代了“面对面”的交往.课堂前靠教育者的推送材料来完成,课堂中受教育者复课、回答课堂提问以及教育者答疑靠上传信息来完成,课后考评靠大数据来完成.诚然,信息化教学较之传统的教育模式带来了教育教学时效性强以及可重复性学习等优点,但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直接的情感交流变成了通过网络的间接交流,原本丰富的、鲜活的、有温度的交往过程变成了单调的、死板的、冰冷的交往过程,导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冷漠化、抽象化.美国学者波斯特指出:“精神与身体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在进行翻天覆地的再构型,以至于如果还有什么社群形象的话,也只出现在科幻书籍和电影中”[3].显然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践性因为网络而日益淡化.

2 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的对策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要求实践教学回归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状态中,植根于时代的重大实践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予以关注和解答,同时以人的发展完善与社会全面进步为实践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2]因此,要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必须加强教育者自身思维和行为的实践性转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该在现实的场域中互动以达成价值的认同.

2.1 加强教育者自身实践性思维转向

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教育者大多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背景,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是完整准确地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实践观,并在此基础上深刻把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选用等都是为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一目标而设置的.实践教学是课堂内容的延伸,是引领受教育者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教育者在驾驭实践教学时必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也要有在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建设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要有把教材体系转化为实践教学体系的能力.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正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社会实践活动正是对课堂所讲授理论的验证,这两种活动方式都可以成为思政课教师学术研究的对象.消除部分教学者对于实践教学认识上的误区,使得教育者的学术研究能够与实践教学相联系,应该做到:首先,教育者应当认识到实践教学不仅是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包括课堂上实践活动.只要是帮助受教育者理解课堂内容,使得课堂教学更好地体现出教学价值,符合教学目标,可以具体实施的活动都属于实践教学的范畴.其次,教育者应当认识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应该狭隘地理解为简单的技能型的劳动.简单的技能型劳动是实践教学的初级别的要求,实践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引导受教育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正确的认识,并且能够达成思想的提升和行为的转化.受教育者实现自身价值,最终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是实践教学的高级别要求.再次,教育者应正确认识到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是有着内在的关联的.理论研究可以给实践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实践教学给理论研究提供研究对象和方向.教育者不应把两者对立起来,相反应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2 加强教育者自身实践性行为转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功利性作用不断被强化,人们对于思政课教师的作用普遍认知在于“理论宣讲”,甚至部分思政课教师对自我的认知也定位于此.当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断被强化,思政课教师自身反而无所适从.美国教育家威廉·赫德·克伯屈提出:“学校与社会严重脱离,被囿于一个孤零零的房子里,与世隔绝,只有学科和书本,没有思想,没有生活,也不考虑学校所要学的东西同外界的联系.这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青年将要从事的实际社会生活.”[4]思政教育者要想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首先自己应当参与到实践中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把视野和格局从课堂投放到现实生活,这样才能够使枯燥的宣讲转向为生动的社会实践.首先,高校应当组织思政课教师参与社会调研活动,开展重走长征路、感受改革开放成果等专题活动,让教育者自己本身可以走出“书斋”,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在院校间开展实践教学案例的交流和研讨,发挥实践教学优秀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和开展实践教学业务拔尖教育者的带头作用.其次,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有效交流和对话,找准实践教学的切入点、共同提高教学的效果,完美地完成教学目标.再次,高校应当引导教育者科研方向向实践教学转向,加强实践教学的研究力量.努力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鼓励并奖励在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中形成高质量成果的教育者.

2.3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交往场域现实化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为了加强受教育者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而这些内容恰恰来源于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正是因为教学内容是来自于广阔的生活,实践教学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往的场域一定是现实的场域.受教育者在本身的人生经历、经验获得的基础上能动地反映对外在感性世界的认识,教育者凭借自身语言和行为的能动作用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激发受教育者能够正确地认识外在世界,包括我国所处的社会阶段、改革开放成果、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等.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影响和帮助下摆脱自身的认识与外在现实社会现状间的“距离”一定是在现实的场域中发生的,相反虚拟的网络是无法缩短这种“距离”的.现实场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往空间的延伸,也是对理论课堂中交往资源的充实,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在现实领域中展开才能判断出受教育者思想水平.思政课实践教学宏大的现实背景决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共同参与校园日常生活时,能够不断体验、相互交流、共同学习,从而在参与社会生活时不断提升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共同为创造美好生活奠定基础.

2.4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达成价值认同

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加快,受教育者视野不断被扩展,大多个性突出,更注重自身感受.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形成自己独立的实践意识,不再完全听信于教育者所谓的“权威”.受教育者不再是一张“白纸”,等待教育者的绘画,受教育者自身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经验已然形成了“初稿”,教育者只是用自己的思想通过语言和行为来影响受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自己绘就人生蓝图.教育者应当根据受教育者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思想需求开展实践教学,两者平等互动交流,相互理解,形成思想上的“视域融合”.这种良性互动增加了两者之间的亲近与信任,使得受教育者形成对实践教学的价值认同.在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并不是在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相反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共同的参与,规定了实践教学中的规则.教育者可以根据受教育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展现出的对于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践行,确认受教育者的认知程度,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案,推动实践教学最终目标的完成.受教育者将外在的规则内化,自觉认同教学内容,对比实践教学的应然与自我的实然,形成精神动力,驱动自我的学习与提高.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马克思强调“人始终是主体”,高校是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的产生、发展的重要一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只有摆脱现实困境,找到相应对策,才能帮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党情,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回归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初心,实现其终极价值.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理论课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品读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