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硬笔书法教育的可由之路

2018-01-28

江苏教育 2018年37期
关键词:硬笔硬笔书法书写

现代硬笔书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写字的传统工具毛笔逐渐被方便耐用的铅笔、钢笔所取代。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文革”的结束以及社会发展、文化复苏,在庞中华等一批先行者的引领下,硬笔书法迎来了空前的繁荣与复兴。但随着20世纪末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手工书写逐渐被电脑的键盘输入所取代,关于“硬笔书法”的争鸣就此起彼伏了。

早在2006年,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热爱并投身硬笔书法研究20余年的齐玉新就曾悲观地认为,硬笔书法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很多书法家也认为,书法之所以被称之为“艺术”,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历史文化内涵,而硬笔书法显然无法与毛笔书法媲美,似乎不登“大雅之堂”。

但也有书坛大家对此有不同看法,如庞中华先生就认为:“硬笔书法作为中国传统书法在新时代的产物,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写出一手好字无疑是传承文化的一种切实的方式。”中国书法家协会前主席沈鹏先生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毛笔在纵深处带动硬笔,硬笔又在开阔处影响毛笔;毛笔为硬笔孕育内涵,硬笔为毛笔带来新的启迪。”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中小学生的学习离不开硬笔书写,硬笔书写的实用性不可能消亡,硬笔书法也存在着其独有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因此,硬笔时代并未远去。在当前书法教育几经中断、书法师资严重短缺的现实状况下,硬笔书法教育应该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当然,我们全面观察、理性思考也不难发现,硬笔书法教育还存在着很多客观困难,如师资的严重短缺,教材的不成体系(国家教育部只审定、出版发行3至6年级的软笔书法教材),学习时间的难以保证,评价考核的标准缺乏等等。如何破解困局?如何有效地推动硬笔书法教育的发展?融合,应该是一条可由之路。

一、与教师继续教育的融合

书法教育,师资先行。二三十年前,为基础教育阶段输送师资的大部分是中等师范学校。那时的中等师范学校,非常注重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尤其是“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都是要求人人过关的,所以,目前中小学校中的中老年教师书写功底都不错,但大批青年教师的书写水平却令人担忧。因此,在教师的继续教育组织管理中,笔者建议将书法教育切实纳入教师的培训中,一是提高教师本身的书写水平;二是提高教师硬笔书法课堂教学的能力。

目前,很多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学术团体、基层学校都通过举行教师书法大赛、书法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书法师资培训班、教师书法社团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书法继续教育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全省的情况来看,地区间的差异很大。其实,在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中早已明确指出:“要加强书法教师的培训,组织教师研学《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把握其基本要求,提高教师的书法教育教学专业能力;中小学语文教师应逐步达到能兼教书法。”

如果全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能够对此纲要的落实有明确、统一的规定(学时、学习内容、考核要求等),那么,这对于全面提升我省中小学教师的硬笔书法水平和教学能力将大有益处。当然,如果能同时从师资输送的源头——高等师范教育开始就普遍重视就更好了。

二、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融合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以及《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都明确要求,“要合理安排书法教育的教学时间。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至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从目前基层学校的实施情况来看,由于毛笔书法教育有了教育部统一审定、免费发放的教材和明确规定的学时,所以单独设立课时的学校逐渐在增多,而硬笔书法教育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明确规定的学时,不少学校没有真正落实到位。笔者认为,硬笔书法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应是一个比较适合的解决之道。

硬笔书法教育与语文学科有着天生的密切关系,其融合可以有这样几种形态:一是定期进行完整课时的硬笔书法教学,如两周一次或一个月一次,一次40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独立教材的硬笔书法系统的教学,从习惯培养、技能训练、审美与文化熏陶上全面提升学生的书法素养。二是将硬笔书法教育以一个教学环节的形式融合于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一、二年级规定每节语文课留8到10分钟时间用于写字教学,书写内容为语文课文的生字词。虽然教学内容与硬笔书法专用教材相比,缺乏内在的逻辑关系,也不成体系,但教学原则、方法是一样的,同样能起到很好的硬笔书法教学效果;中高年级则可以一方面结合生字词的学习继续进行书写训练,另一方面教师可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内容,选择古诗词、文质兼美的现代文指导学生进行硬笔书法作品创作,让学生在多样的实践情境,如方格、横线、素笺,长方形、圆形、扇面等不同纸张规格与幅式中提高硬笔书法的创作能力。同时,可结合习题解答、作文誊写、书签制作、贺卡制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艺术审美。

硬笔书法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还可贯穿于其他的学科。融合的形式可以是教师板书示范、学生作业书写要求、学生考试书写计分评价等,只有全校所有学科教师共同来重视硬笔书法教育,齐抓共管,学生才能真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真正提高日常书写能力。很多学校都会采取学生各科优秀作业展览的形式来推动学生对作业书写的重视,不失为一个好的举措。

三、与校园文化培育的融合

良好的校园文化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硬笔书法教育的校园文化可以从环境布置、活动开展、舆论宣传三个途径去营造和培育。

很多学校对于墨香校园的环境布置都很重视,书法碑廊、书法刻石、室场牌匾、作品展览和陈列、书法教室的装修与设备购置、书法审美与文化的知识介绍等等,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基本都与软笔书法相关。客观上,硬笔书法的文化内涵确实不如软笔书法深厚,表现形式也不如软笔书法丰富,但用心布置,硬笔书法环境创设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如很多学校都会在教室内外设置一个“优秀书法作品展示栏”,展示学生的优秀硬笔书法作品或各科优秀作业,由于其展示方便,所以能惠及更多的学生,利于硬笔书法的普及。

另外,也可以在长廊、楼梯、会议室、陈列厅、宣传栏等处将师生硬笔书法作品予以精心装裱后布置。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安全教育、廉洁文化教育、环保教育及其他节庆教育,将特定的教育内容作为硬笔书法书写内容,以书信、寄语、爱心卡、温馨提醒卡、书签等形式予以展示,既营造了校园书法氛围,又激发了学生学书兴趣。

学校的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目的明确、形式活泼的实践行为具有多种功能,如达成教育目的的教育功能,丰富校园生活的娱乐功能,促进成员交往合作的交流功能,传递学校知名度、美誉度的宣传功能,引领学校文化风尚的导引功能等等。硬笔书法教育的发展需要所有师生的认同、参与,需要所有师生心灵的共鸣、行动的呼应,因此,我们要重视发掘硬笔书法教育活动引领学校文化风尚的导引功能。

很多学校都开展丰富多彩的硬笔书法特色活动,如书法讲座、展览、竞赛、考级,“书艺之星”评选,“优秀书法作品母校永久收藏证书”颁发盛典,书法艺术班队会,书法家进校园,甚至大型书法艺术节等等。每一次活动,不但使参与的师生受益良多,更在校园内引领了文化传承、习字育人的良好风尚。

校园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而知名度、美誉度的达成离不开舆论的宣传。一方面,我们可以主动联系媒体,进行适当的宣传,另一方面,学校要重视提供各种渠道,使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家长、学生了解学校开展硬笔书法教育所取得的成效,比如校园网、微信公众号、书法作品展(作品集)、家长开放日等等,以良好的教育舆论反推工作的开展。

四、与师生日常生活的融合

硬笔书法的生存基础主要就是它的便捷和实用。如果我们能够使每一个教师和每一个学生都真切感受到它的价值,那么,喜爱它、重视它的人就会越来越多,硬笔书法的发展空间就会更加广阔。庞中华说:“从硬笔书法的实用性来看,不论时代发展到什么阶段,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场合都离不开它,这是电脑无法替代的。”的确如此,但关键是学校的倡导和家长的支持(家长的支持很多来自于学校的积极倡导)。重要的节日,给重要的人手绘一张贺卡、手书一封感谢信,给远方的亲戚朋友写一封信或寄一张手书的明信片,微信朋友圈里晒一晒自己手书的感悟、祝福语,为过生日的朋友送上一张手书的生日贺卡,请客时手书一份菜单,通知时手书一张留言条,表扬时的手书名单……见字如面,和铅字比起来,手写的汉字是温暖的,亲切的,富有个性的,长于表达的,你的情感和形象融于一笔一画中,这就是手写汉字的魅力所在。

如果全体师生能在学校的倡导下更多用手写汉字来交流,将汉字更多与日常生活来融合,将汉字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那么就能有效激发师生的积极性,硬笔书法之魅力就会永驻我们的心间。

[1]杨彦军.关于硬笔书法的审美定位及其文化使命问题的思考[N].中国钢笔书法,2011(09).

猜你喜欢

硬笔硬笔书法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慈善硬笔书法
周玥函
楊雅然
用什么书写呢?
硬笔书法欣赏
安秀扬硬笔书法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二)
硬笔小作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