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与问题探讨

2018-01-28毛治和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毛武洋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李松杨锋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体育风尚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专业化人才体育

毛治和 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毛武洋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李松 杨锋 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高热量美食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因为快节奏的生活,很多人都选择了快餐式饭店,在方便的同时却也对我们的健康施加了压力,长时间的办公、长时间的静坐、长时间食用快餐,很多人在年轻时便得了中老年才会出现的疾病,而在近年国家倡导全民体育,让整个社会的人都锻炼起来,拯救自己的健康。这也促使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发展,但是纵观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就会发现其面临着很多困难,其他的都不说,这个专业的就业率,就是最大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来进行变革,促进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发展呢,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

(一)学校实行的专业教育的现状

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这个专业,并且每年也有大量的毕业生毕业,但是真正符合国家要求,能对具体的社会体育活动进行指导的专业化人才很少,这一方面可能是学生自己没有努力学习而没有掌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可能是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的专业化教育方面缺少经验,对学生所传授的知识并不符合这个社会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专业要求。在开设相关课程时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输而忽略了这个专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

(二)输出的人才质量的现状

因为输出的“人才”在专业性上达不到要求,只是空有部分理论而没有实际操作经验,这对该专业的学生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毕业就代表着失业。即使是想转行做体育教师也是困难重重,因为其大多接触的都是体育指导与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该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往往从事和自己的专业无关的工作,这造成了社会体育指导岗位的大量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同时该专业的学生处于就业难的尴尬位置。所以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上学校应当花费更多的心思,不能只管招生不管就业,要提高其课程的专业化程度。

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境

(一)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上的问题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因为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共享,一方面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主动学习才能不被社会淘汰。而在高校所开设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中,面对市场上人们的消费需求的转变,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出现,部分高校选择性的“失明”,不及时更新教学系统,对该专业不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也缺乏针对性,造成最后学生的就业难题,也影响了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的发展。

(二)社会对于社会体育专业的误解问题

一方面,相比高校中拥有较长办学历史的“会计”、“临床医学”等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办学历史较短,很多人都没听过这个专业,对专业的学习内容、就业方向等也不清楚,这影响了对该专业的志愿填报,也使得该专业的录取分数一直低于体育教育等相关专业,难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前来学习,学校对该专业就更加持着可有可无的态度了,形成了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在市场需求中,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较高,同时需求地一般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生一般只能另谋出路。所以,该专业现在所面临的“就业难”问题急需解决,而这需要学校、学生的共同努力。

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应对之策

(一)设立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

市场的需求是专业性强,并且对实践能力也有较高标准,所以高校在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关于培养目标的设置方面要符合市场的需求,保证人才培养后的就业问题。同时高校应当重视这个专业的发展,在进行专业化教学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实践能力。

(二)设置专业化的课程体系

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虽然可以灵活的进行多层次设计,促进学生能力的全方位发展,但专业课程所占的比重应最大,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可以引进相关企业的优质资源,设置相应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也有利于学生尽快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操作。

四、结语

人才从来都是培养出来的,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中,人才同样需要高校给予足够的教学支持,这样才能真正的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人才,在解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能让毕业生免去“毕业即失业”的苦恼。虽然当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诸多困难,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高校的努力,相信未来可以更好。

猜你喜欢

专业化人才体育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人才云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