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应用型本科高校健身教练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2018-01-28尚永恒钟成四川工业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体育风尚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练应用型课程体系

尚永恒 钟成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健身教练属于社会体育指导员范畴,在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加强健身教练教育培养成为当前主要内容,是满足商业和服务业发展需求的关键所在。但是纵观当前体育行业职业鉴定工作现状来看,其中还有很多问题未能有效解决,致使后续的健身教练培训工作未能全面展开,极大的影响到健身教练人才培养质量。故此,为了解决其中的问题,应该合理配置资源,推动健身教练培养方式,以便于更好的满足社会体育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这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健身教练转行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迎合社会发展需要,可以为实践工作展开奠定基础。

一、高校健身教练培养现状

(一)院校培养和市场发展需求脱节

纵观当前高校健身教练培养现状来看,其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一个首要问题即是院校培养和市场发展需求相脱节。伴随着健身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健身俱乐部的健身教练专业性逐渐提升,多数来源于体育院校健身专业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健身教练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当前高校健身教练专业主要是以专业基础教育为主,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是主要目的,但是健身俱乐部相关教学内容却少之又少,在课程安排方面远远少于专业课程[1]。

健身市场发展中,主要健身课程包括健身球操、哑铃操、有氧搏击操、有氧健身操、瑜伽、肚皮舞、街舞、流行舞、有氧拉丁、形体操以及机体综合力量训练等内容。当前高校健身教练专业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理论基础学习,却忽视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在新时期的高校健身教练专业教学需要,迫切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二)院校培养条件限制较大

高校健身教练专业教育工作开展中,由于高校教育经费主要是来源政府财政拨款,企业的市场资金筹措以及学术项目等渠道,但是高校的市场筹措主要是以学生学杂费为主,资金来源渠道较窄[2]。也正是这一问题,导致部分体育院校经费条件较好,可以完善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所能获取的资金局限性较大,难以满足体育专业发展需要。体育健身专业是体育院校的主要专业,由于体育专业经费支持力度较少,导致资金问题愈加严峻,严重制约高校健身教练专业培养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俱乐部健身教练继续教育缺失

健身俱乐部的运作需要遵循市场规律进行,但是为了可以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的优势,谋求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紧跟行业发展方向,推动健身教练专业教育改革,完善健身教练专业课程内容,促使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和完善,以便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3]。但是,通过大量实践调查可以了解到,当前健身教练所学习的课程主要以专业课程为主,其他课程为辅,但是能够充分掌握五门课程的教练却少之又少。究其根本,是由于健身教练继续教育缺失,很多俱乐部不愿意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教练的继续教育中,为了可以完成任务来创造利益,多数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市场营销中,缺乏继续教育和培训,严重影响到健身教练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能力不断更新完善,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背离。

二、高校健身教练专业课程标准

伴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健身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健身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需求,为了可以更好的满足社会群体的健身需求,对于新时期的健身教练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在职业分类基础上,不同工种对于从业人员综合能力要求有所不同[4]。从事职业活动人员,需要经过专业教育培训,是后续用人单位录用的主要依据。健身教练在职业分类中,主要是各省市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部门负责,培训课程均是政府部门制定,教育模式过于统一。尽管此种培训课程是众多专家学者参与制定,但是缺少企业人员参与,导致培训内容局限性较大,即便是拿到职业资格证书,这部分人员仍然无法胜任健身教练工作需要。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对于健身教练的素质能力要求更高,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应用型本科高校发挥自身作用,建立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以便于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健身教练。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健身教练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策

(一)基础课程体系

(1)社会体育法律法规。结合国家相关规定,应该结合《体育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并大范围传输行业服务法规知识,对于健身教练职业发展意义深远。所以,为了推动高校健身教练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完善,应该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建立完善的基础课程体系,将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开设专门课程,加深对基础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5]。

(2)体育理论基础知识。体育理论基础知识是健身教练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社会体育概论、体育概论、社会体育学、职业道德和心理学等相关内容,帮助健身教练完善知识结构。需要注意的是,应该适当的加入职业道德规范相关内容,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3)人体运动学知识。健身教练主要是为参与健身活动的顾客提供服务,需要立足实际针对性提供科学合理的健身指导,这就需要健身教练具备较强的专业健身能力和丰富健身知识储备,以便于在健身活动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供优质服务。健身教练需要充分掌握运动解剖学、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以及运动营养学等相关基础知识,如果具备相应的医学知识可以为身体状况堪忧的顾客提供指导,提升身体素质来改善身体亚健康症状,可以提供科学合理的健身指导。而人体测量和评价作为健身服务的基础所在,是健身教练业务拓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健身教练对顾客身体状况的综合评估和分析,挖掘健身人员存在的问题,获得健身人员信任基础上,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情况可以聘请私人健身教练,为健身教练带来更大利益同时,为健身教练提升自我提供必要条件[6]。除此之外,运动安全和急救内容同样是健身教练所需要掌握的,尤其是在当前健身热潮背景下,参与健身锻炼的人员数量持续增长,运动安全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由于不合理的锻炼方法,可能导致机体受损,为健身人员埋下千万的安全隐患。

(4)经营管理基础。健身教练接受教育后,未来的教育环境主要是健身房或是健身俱乐部,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可以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获得更大的上升空间。而很多俱乐部投资人员希望寻找具备教练专业能力和经济管理能力并存的人员,所以,应该加强健身教练经营管理内容的教育培训,完善知识结构。

(二)技术技能课程体系

加强健身教练专业课程与市场接轨,应该充分了解健身教练的种类,包括私人教练和团操教练,对于私人教练而言,重要的课程包括《体能训练》、《健身健美》、《健美操》、《保健按摩等课程》;团操教练重要的课程则包括《动感单车》、《健美操》、《体能训练》、《瑜伽》等课程。从中可以了解到,私人教练和团操教练所学习的课程基本相同,但是多数人认为私人健身教练和团操教练应该分类培养,尽管课程内容基本相似,但是职业特点不同,课程教学侧重点同样有所差异。诸如,在《体能训练》课程教学中,将制定动作编排出来,引导练习者进行联系,团操教练的动作要求没有私人教练严格,而私人教练需要将体能训练方法灵活运用到健身者身上,只要获得良好的健身效果即可。所以,私人教练了解不同个体的侧重点不同,因人而异进行指导,可以在提升健身训练效果的同时,避免对自身带来伤害。

所以,在健身教练课程体系构建中,需要充分结合国家相关职业标准和规定,将课程体系细化为三级,一级为基础知识和技能类课程内容;二级为基础理论知识、人体运动科学知识、体育经营管理等基础知识;三级则为具体涉及课程内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明确社会健身教练培养需要,人体运动科学知识作为基础内容,在此基础上针对性传授技术类知识。

四、结论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健身教练教育教学中,应该正确看待社会对健身教练培养需求,进一步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整合教育资源,推行校企合作,针对私人教练和团操教练开设不同的基础课程,帮助健身教练充分掌握知识和技能,更好的满足健身行业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教练应用型课程体系
Coach,Where Are You?教练,你在哪儿?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油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