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下的校园足球文化建设

2018-01-28朱惠明江苏省太仓市新区第四小学

体育风尚 2018年10期
关键词:足球校园体育

朱惠明 江苏省太仓市新区第四小学

体育锻炼关系到学生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育人机制步入新的发展轨迹,对于学生的自我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培养都要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蹴鞠产生于我国,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的足球事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只有发挥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作用,才能实现我国足球事业的腾飞。

一、校园足球教育存在的问题

只有培养学生善于运动的好习惯,才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与发展中饱有活力与追求卓越的意志。出于这样的目的,我们在足球体育教学中进行许多的尝试,明显发现体足球教学中存在许多现实的问题[1]。

(一)体育教学因循守旧,难成体系

体育教学体系较为庞杂,包括长跑、短跑、跳高、跳远等不同的方式,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能有所偏废,而且日常教学属于较为基础的部分,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由于教学方式的因循守旧和面面俱到,严重割裂了教学环节,达不到协调训练的效果,让体育教学呈现一种散漫的状态,教学中缺乏系统性。

(二)教学方式与手段的不完备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应用已经步入到体育教学之中,但是,在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并不普遍或者说并不便捷,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设备与手段的欠缺上,使体育教学缺乏活力。学生的个性与追求是体育教育应有的现实价值。体育课堂不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场所,任教的体育教师,时刻根据课堂变化的状态,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

(三)不重视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设

要促进校园足球体育教学的提升,就要提高体育意识的培养,但是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并没有认识到足球教学的重要性,忽略体育锻炼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教师没有重视足球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培养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在教师对于体育课的不在意,忽略学生的发展与体育教育的关系,淡化足球文化建设在体育课堂上的作用,这样就造成文化目标在体育课上难以落实,这给体育课的发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2]。

二、基于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下的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策略

(一)明确建设目的和强化训练效率

陶行知重视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因此,在面对足球文化建设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明确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打造怎样的校园文化氛围,利用何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训练热情,为足球文化建设提供更为广阔的土壤。足球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承担着素质教育的基本责任。在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磨练机会,才能提高学生对于足球文化的认识,对于学生与教师的成长都有重要的意义[3]。因此,无论是进行足球常规训练还是拓展训练都要以学生的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发挥自主、互助学习的重要作用。为此,我们要在学习中向学生渗透体育锻炼的价值与意义,提高学生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明确体育锻炼是关乎自身发展的重要保障。此外,无论是哪种足球训练形式,专业性的指导都影响着体育教学开展的状态与成果。为了保证足球训练在校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需要从人员培养和项目的增补上下功夫。对于足球训练的辅导人员要进行集中有效的培训,让他们能够了解足球运动的重要意义和具体环节,具备过硬的业务知识,并能够科学地指导相关的训练。为了避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隐患,我们也要重视规范足球训练的规章,丰富足球训练的项目,提高足球训练的水平,制定良好的管理与监督机制,形成管控联动机制,组织管理小组,对于学生的体能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学生在校园足球训练中发挥应有的实力。

(二)解放学生,成就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常说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更是自我发展的主体,陶行知先生更是提出了“六个解放”的原则,只有提高学生对于自身的约束力以及对于自我发展的有效规划,才能促使学生明确自身在校园足球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与能共性,进一步推进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设,真正实现教学发展的需求。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体育意识的培养更是一个让学生发现自我的过程,因此,要让学生成为发展的主体。要将自主发展的意识加入到足球文化建设之中,打造自主发展的平台。新的课程模式改变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家长和学生对于体育学科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摒弃了教师对教学内容选择一直都是紧跟着考试需要,忽略个体差异存在,教学内容单调,教学层次模糊,体育教学水平停滞的“一刀切”弊端[4]。体育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学生获取的知识得以“内化”,增长的能力“货真价实”,养成的情感“真真切切”。因此要以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最终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那么,在这样的需求下,我们就需要在教材的制定上下功夫,尤其是足球校本教材,这既是对于足球教学的负责,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措施,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让校园足球文化的发展更加顺畅。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课堂不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场所,任教的体育教师,时刻根据课堂变化的状态,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把学生置于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景而动,课堂更加生动,富有激情,这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设。

猜你喜欢

足球校园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我们的“体育梦”
认识足球(一)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