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28袁九宗湖北省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风尚 2018年10期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质量师生

袁九宗 湖北省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如今,体育课的教学大多仍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应该通过鼓励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兴趣,通过将赏识教育运用在体育课程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文将对赏识教育的作用以及对其的应用提几条建议。

一、赏识教育的作用

赏识教育的发展,使得教师更加重视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促进了教师以鼓励的方式来激励学生、帮助学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本文将阐述赏识教育的作用:

(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强心

在体育运动中,许多学生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会面临挫折,这时候,教师应该认可学生的成绩,与学生多沟通,及时鼓励学生,劝导帮助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通过赏识教育,教师积极的帮助了学生,学生也获得了积极的思想,从而会付诸积极的行动。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也能培养学生的不气馁、不放弃的体育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为人处世、未来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体育课程中,一些学生可能受到先天身体素质的限制难以完成任务要求,这可能会使其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也渐渐地抵触体育课,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推进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鼓励支持学生,让其意识到坚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这样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三)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体育是一种竞技运动,在体育教学中,可能会有一些具有竞争性的活动。教师应该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一些比赛、竞技等来促进学生去争取更高的名次,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其在生活、学习中争先争优,努力去锻炼更好的自己。

(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体育运动不仅有竞争也有合作。一些篮球、足球、接力赛等众多运动都需要团队的精诚合作才能获得成功。教师可以通过赏识教育,让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也能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要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不仅有助于其在体育运动中获得好成绩,也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育中的应用建议

赏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等,因此,教师要推动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中的应用。可是赏识教育的发展还不成熟,还有一些问题的存在,下面,本文将为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育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议:

(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不同的特点,高职体育教师应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使赏识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每个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不同,对知识、动作等内容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教学模式化或一体化不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也不利于提升他们的能力。对于优等生,教师应该鼓励他们积极的展示自己以及去帮助其他学生;对于中等生,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更上一层楼,提升自己的能力;对于差等生,教师应该努力找寻他们身上的优点,将其放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促进他们更加努力。

(二)师生加强交流,多互动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使许多学生丧失了对体育课的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而在高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认可、交流与互动是十分重要的。师生应该互相接纳,互相了解对方的情况,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运动技能与技术,促进学生学有所成。教师不应该太过严厉刻板,学生也应该积极配合老师,这样才能促进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教师应该把握赏识尺度

高职体育老师应该不断鼓励学生,实施赏识教育法,但是在鼓励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把握赏识尺度。一味的鼓励、表扬会让学生觉得虚假,也可能会让学生盲目自大。高职体育老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实事求是,避免过度夸大与盲目称赞。赏识教育不是单纯的表扬鼓励行为,而应该紧紧围绕学生身上的优点和取得的进步来加以鼓励。在赏识学生的过程中也要对其的不足进行纠正,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高职体育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赏识教育,发现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课教学质量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体育课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