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人才培养应当“软硬兼施”
2018-01-28
最近几年,高职院校的招生制度改革方兴未艾,招生形式多元化成为重要特色。自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以来,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比例持续提高。《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要进一步扩大高职分类考试录取的比例,使分类考试录取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要渠道。从现有招生数据看,2018年各地高职院校层面的“分类录取”比例已呈现一年高于一年的发展态势。面向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对口单招”已然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单招生”成了高职院校在校生的主力军,读书期间与“统招生”享受同等待遇。
然而,这些高职“单招生”在毕业之后是否还能与其他“统招生”享受同等的就业待遇呢?2018年4月16日《中国青年报》刊发文章《高职单招生求职:被谁低看一等》指出,高职单招生求职情况不容乐观。据许多教师和学生反映,对于某些专业,企业来学校招聘时会优先考虑“统招生”,而有的企业则会在招聘信息中提出“不要单招生”或写明“只要高考统考生”。
针对“对口单招”学生在毕业“出口”环节遭遇不受待见的骨感现实,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用人单位对“单招生”存在“就业歧视”。然而,放到全社会重视技能人才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思考,我们就会发现,这些用人单位并没有歧视、拒录“职校生”,说明其观念并不落后,但却唯独不看好“单招生”,这其中“必有蹊跷”。
按照现行政策,“单招生”专指从技工、中职类学校定向招录到高职院校继续深造的学生。这些学生因初中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中考总分达不到重点普高录取分数线而选择进职校读书,期望通过现行的“对口单招”政策“曲线”考取大学。“对口单招”政策刚刚出台的那几年,为了鼓励有志青年走“技能成才”道路,国家在切块下达高校招生计划方面对“对口单招”特别眷顾,客观上导致“对口单招”相对“好考”,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初中毕业生向中职学校分流起到了引领和导向作用。
众所周知,中职教育大都专注于专业教育和技能培养,以彰显职业教育特色。然而,当来源截然不同的“普高生”和“职校生”同时考取同一所高职院校时,因为录取人数等主客观原因,却往往被编排到同一个班级接受同样的教育。虽然“单招生”有着明显优于“普招生”的专业基础,但由于“普招生”的专业基础为零,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是“就低不就高”,只能从零开始培养“普招生”的专业知识,而“单招生”则被迫进行几乎重复的专业学习,不能对其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补课、素养补修,结果导致“单招生”专业水平提高有限,文化素养依然薄弱,这是“单招生”毕业后在职场上不够“吃香”的重要原因。
此外,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重硬轻软”现象,也加剧了“单招生”的“偏科”现象。具体表现在:过于突出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硬实力”培养,而忽视和弱化以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专业素养为核心的“软实力”培育。近期国家出台了关于技能人才的激励政策,许多专家担心如果对这一政策的理解出现偏差,将会导致高职院校“重硬轻软”的现象更加明显,会在不知不觉中将职业教育的发展导入误区。
毫无疑问,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面向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以后不管是成为普通劳动者,还是成为令人尊重的技能人才,都必须以“高素质”为前提。这其中的“素质”,就不仅仅局限于专业技能出色,更要有包括科学思维、公民意识、职业规划、人际交往、思想品质和精神素质等在内的“软实力”。
令人遗憾的是,最近几年,很多职业院校或为了招生宣传吸引生源,或为了一鸣惊人树立学校品牌,或为了彰显学校或领导的政绩,在现实功利思想的左右下曲解办学目标,一味强调专业技能培养,甚至不惜用80%的教育资源(包括课时、设备、师资、财物等),为不到20%的技能大赛选手服务。与此同时,很多职业院校还在内涵建设方面片面地把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化课程改革、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等局限于专业领域,普遍忽略承载素质教育使命的公共基础课、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了凸显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和强化训练的必要性,一些院校甚至随意增加专业课的实践课时,“粗暴”压缩公共基础课程和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课时。上述“偏好”在新一轮的“优质校”建设方案中较为普遍,令人忧虑,不容忽视。
职业院校重视对学生“硬实力”的培养和训练本无可厚非,这既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特色,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使然。然而,毋庸讳言的是,忽视学生“软实力、软素质”的教育和养成,显然过于“短视”和功利,既不利于学生顺利就业,更影响其职后上升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不仅要培养人,更要发展人;不仅要培养职业人,更要培养社会人。因此,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应当受到同等重视。为了让高技能人才能够较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形势和新时代的人才市场需求,我们必须重视提升职校生德行品格的影响力、气质性情的吸引力、学识才艺的感染力、组织协调的感召力,以及创新应变的爆发力、资源资讯的挖掘力、逆境生存的抗压力、人际交往的糅合力,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掘和施展。
诚然,职校生“硬实力”的培养早有比较成熟的经验,而“软实力”的培养则是一项长期被忽略的系统工程,广大职业院校必须从制度的顶层设计、中观布局、微观操作三个层面制定和完善职校生“软实力”培养的制度体系,调动一切可利用的积极因素和各方资源,共同探索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新思路。
与此同时,需要提醒的是,随着国家“对口单招”政策的深入人心,选择进中职、考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这部分学生不仅文化课程入学成绩越来越高,而且因为参考人数逐年增加,“对口单招”的难度系数也在不断提升,真正能够通过“单招”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并非人们心目中的“差生”,他们当中的许多人甚至并不逊色于“普高生”。为此,笔者呼吁广大用人单位不要总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单招生”,要在就业层面给他们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与“普高生”在同一平台上展示自我,接受社会带给他们的优胜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