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区域性课程资源探微
2018-01-28天津市河北区教师进修学校董凤桂
■天津市河北区教师进修学校 董凤桂
运河文化是宝藏,挖掘其丰富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河北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部在管理中,以“1+1+N”教研模式为平台,实现了教研转型,推进了区域性特色课程建设。运河文化丰富了河北区剪纸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书法课程、语文课程的主题与内涵。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研员与教师肩负着区域性课程建设的重任。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而区域性课程建设是实现区域性高质量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
一、区域性特色课程建设的背景
河北区小学教研部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实现教研转型,构建了“1+1+N”教研模式,推进区域性特色课程建设。
“1+1+N”教研模式,第一个“1”,是指每一位教研员有1门自己明确的学科,并且掌握1—9年级的课程要求,熟知1—6年级的教材、教学要求;第二个“1”,是指每一位教研员有1门自己学术优长的特色课程;“N”是指每一位教研员有一所或几所特色课程实验校,也是实验基地。
“1+1+N”教研模式的实施,是努力构建区域性小学特色课程体系,发挥教研员的工作职能,整合区域优势,引导学校按照基于课程标准、注重教学环节、关注学生需求、促进教师发展的原则,校本化、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完善学校自我评价、分析与改进质量,确保特色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对运河文化作为区域性特色课程资源的认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新课改的必要条件。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原则之一。
中国的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被列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一大批水利专家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它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价值观念乃至信仰等。运河文化的内涵也是如此。它为区域性特色课程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滋养了区域性特色课程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
三、运河文化传承着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剪纸
天津东临渤海,地处九河下梢,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天津著名年画重镇杨柳青,更是剪纸的故乡、剪纸的集散地。天津的民间剪纸艺术呈现出既有北方的古朴厚重、豪放粗犷的特点,又有南方剪纸玲珑剔透、纤细秀丽的艺术风格。
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又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运河文化正是剪纸课程中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
我区教师李强把剪纸作为区域特色课程,以美育人,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运河文化为剪纸课程提供了丰富素材。剪纸的取样,以了解运河的起源、发展、风土人情等为素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剪纸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提高学生手的机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兴趣盎然。由于剪纸艺术构图优美、形象生动、寓意吉祥,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要完成一幅生动的剪纸作品,学生必须凝神聚力,安安静静坐下来,小心谨慎地一刀一剪才行。剪纸结束后,学生必须清理好“千剪万镂”下来的纸屑,把剪纸作品工工整整地粘贴到剪纸集上。因此,学生剪纸的过程,正是细心、耐心、专心的劳动习惯形成过程,正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卫生意识、创新意识和积极劳动情感的养成过程。
四、运河文化与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养成
我区把运河文化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以“小小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探究运河文化为主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运河文化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区教研室也提供小小课题的参考课题。通过小组或个人选题、设计研究方案,走近大运河进行实地考察、调查访问和查阅资料,对运河的民间文化、运河的饮食文化、运河的建筑文化、运河的仓储文化、运河的环保文化、运河的宗教文化、运河的桥文化、运河文化的诗词鉴赏以及运河与天津民俗民风的关系等进行深度研究,感受运河的人文精神与历史积淀。研究后,学生通过撰写研究论文、研究报告、活动日记,制作摄影集、绘画册,创编情景剧等方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运河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以此增进学生知运河、爱运河、爱祖国、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我区规划用1至3年的时间,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开展“运河文化三百活动”,即以运河文化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全区以四、五年级学生为对象,开展三个一百活动。第一,百项运河文化小小课题研究,围绕运河文化,提出小小研究课题,学生通过自主选题立项,拉开学会研究的序幕。初步使学生通过提出的问题转化为研究小小课题的方法,学会选题,可以个人或小组来承担课题。第二,评出百篇小小研究报告,学生通过设计研究方案,提高了规划与设计能力;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和查阅资料,学会了科学研究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步骤,提高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撰写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提高了学生归纳、总结、概括、推理和论述的能力。当然,学生亲历的研究过程,更是他们宝贵的学习经验。第三,展百幅优秀摄影作品、书法绘画作品。学生通过写生、参观、创作以及制作摄影集、绘画册、书法册等方式,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作能力,体会研究的乐趣;教师通过为学生搭设成果展示平台,初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归纳、整理、表达、比较、分析等综合素质。
五、运河文化与书法课程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中国大运河是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造运河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也成为书法课程的重要资源。
书法教研员张建强,也是我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在书法教研过程中,结合我区近30年的书法育人特色,结合当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以及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要求,以我区“书法状元校”红星路小学为研究基地,开展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指导红星路小学骨干教师团队进行《红星书学》校本课程的研发。
该课程严格按课程标准及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在语文教材中选取具有文化典型性的汉字,让学生在读写记用的过程中,提高汉字素养。同时按照字理源流、字形发展、书写要点、动笔实践的环节,提高书写能力,在书写中发现汉字形体之美与蕴含的故事。以“运河”的“运”为例,“运”的繁体字,云为军,古义为部队转战、调动迁徙,后引申为策动、转动、运行。在书法作品中搜集“运”的字例,让学生赏析,注重由偏旁到字例,由字例到语词,由语词到经典,由经典到自我的理解和感悟。语境的渐进拓展,注重软硬笔兼顾,树立小写汉字、大立文化的意识,力求通过课程内容向学生展示汉字文化的丰富性。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它孕育万物,涵养文明。运河沿岸的景色、历史和人文,极易唤起人们的诗情。以运河诗词为内容的美文,是学生感兴趣的。这有助于学生感受自然的力量、历史的沧桑,以及留在记忆中的传奇文化和独特的秀丽风光,还有书法、美文给师生带来的愉悦。
语文教师带着学生走出教室,来到运河边,边欣赏运河风光,边聆听诗词吟诵,边积累,边创作。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训练蕴含其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阶段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期,是人生成长极其重要的阶段,区域性的特色课程体系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打下基础性底色,而运河文化促进了区域性特色课程的蓬勃发展,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