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史使人明智

2018-01-28汪翔

青春期健康 2018年17期
关键词:二十四史读史史书

文/ 汪翔

前人的经验与教训可转化为后人的智慧,对后人有启迪与劝诫意义。人生不过百年,所能亲历亲见亲闻之事总是有限,但是,如果能够化古人之经验教训为自己之智慧,在一定意义上,即延伸了个人生命的长度,又扩展了个人生存的空间。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读二十四史时,情感如潮,溢于笔下,一挥而就的词作《贺新郎·读史》。

这是最恢宏的历史感叹,也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风风雨雨的无尽思量。毛泽东一生酷爱读史,尤其青睐于二十四史。他说:“要研究中国历史,必须要扎扎实实地把二十四史学好。”毛泽东以惊人的毅力读完了二十四史,并留下了圈点和评语。这些批语,显示了一代伟人的历史智慧。

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一个国家所留下了什么,那么就是它的历史。”历史上,一些杰出人物几乎都是饱读史书之士。

毛泽东极为推崇的曹孟德、诸葛亮、曾国藩等人都是博览群书、贯通经史的人物。《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自作兵书十余万言。”孙盛《异同杂语》:“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皆传于世。”曹操读书涉猎甚广,囊括兵书、史书(经传当指《春秋》《左传》)、法家著作。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中讲到当初的梦想是“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连他的老对手孙权也说他“老而好学”。

旧时关帝庙前常挂一副对联:“孔夫子,关夫子,万世两夫子;修春秋,读春秋,千古一春秋。”联中提到文圣和武圣与史学经典《春秋》的不解之缘。

孔子游说诸侯失败,回到鲁国后,呕心沥血编订《春秋》。《春秋》面世之后,世间多了“成仁取义”的志士,因此有人说:“孔子编《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三国将星云聚,而绝伦超群者莫如关云长。云长一生南征北战,他的武艺、他的忠义都令后世的人们万分景仰,被尊为武圣。而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样一位勇武盖世的将军竟然也是一位酷爱读书的儒雅之士,他读得最多的就是《春秋》。《三国演义》有诗叹道:“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昭然垂万古,不止冠三分。”还有一联云:“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青灯观青史,简直就是关云长日常生活的标签。关云长文武兼备,义薄云天,恐怕与他熟读《春秋》有一定的联系。

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就是以史为鉴认识世事兴衰的因缘,也意味着认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从小饱读史书的李世民,十分重视认识历史的途径,吸取历史教训,在贞观前期和中期,为避免重蹈隋亡之辙,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同时,他还把对以往的历史经验的理解和对现实政治经验的总结融合起来,著成了一部《帝范》留给后人。《帝范》十二篇,被历代帝王奉为家教圣经。他的许多主张至今仍然值得人们去借鉴、学习。可以说,世所盛称的“贞观之治”的产生,是以唐太宗对史学功用的深刻认识为重要思想基础的。

任何个人、群体、国家、民族都是历史的存在,不了解昨天与前天,就不能准确地了解与把握今天,也就不可能科学地规划明天。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了解历史与研究历史的重要价值,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史使人明智。读史可以对照古人的言行找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也可以从曾经发生的事情中找到自己学习或摒弃的要点,让自己有一个长足的进步。

历史是一面明镜,读史可以知古鉴今。有历史学家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通过阅读史书,可以思接千载,将几百几千年前发生的故事,在书卷里、脑海里重新回味一遍,了解昔日的文化、语言、风土人情。饱读史书的人,可谓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阅尽古今沧桑,会有深邃的分析力与眼光,这是很有阅历、智慧和高度的人。

前人的经验与教训可转化为后人的智慧,对后人有启迪与劝诫意义。人生不过百年,所能亲历亲见亲闻之事总是有限,但是,如果能够化古人之经验教训为自己之智慧,在一定意义上,即延伸了个人生命的长度,又扩展了个人生存的空间。

历史更替,世事归真,亦归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浩浩荡荡五千年历史就是一种大文化、一种大智慧。惟有善于研读历史者方能得文化浸润滋养,方能增人生英明才智。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业,那就应该多读历史。

猜你喜欢

二十四史读史史书
读史(外一首)
读史长智商:五张羊皮的大买卖
读史长智商:我的“隐语”你懂吗
阎崇年:读史明理
《二十四史》中的经典名句
“汗青”原来是史书
二十四史
为小人物喝彩
读《二十四史》的理科男生——刘洲宁
文论的渊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