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未泯创新愿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8-01-28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学王碧芸
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学 王碧芸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改革创新现有的教育教学方法,中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无疑要承担创新教育的重任,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应该从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语言特点出发,依靠教材和其他教学媒体,在学生习得语言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开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新人格。那么,教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有创新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仅仅依靠兴趣与热情,是达不到教育创新的实质效果的,基于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出成效。教师的教育基础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够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也更能够适应教育创新的要求。教育创新要求教师有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和较为专业的学科知识,同时,也要求教师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有学习吸收新鲜知识的能力,不断适应时代要求。
其次,教师要适时改变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教师不应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还要教学生“会学”知识,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创造性地将已有的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去。
再次,教师要创造性的改变师生关系。在实施教育创新时,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我们也要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思考,畅所欲言,构建平等民主的课堂关系,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激发教师的教育创新力,达到共赢的效果。
另外,教师还要改变评价机制,不再一味将成绩与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将创新能力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之一,生活中、课堂上,对于学生创造性的想法进行鼓励与引导,比如笔者曾经读书的时候,老师引导我们学习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讲到“一枝红杏出墙来”时,老师问我们这句诗句表现诗人怎样情感,众所周知,体现了诗人的惊喜之情,然而有一位学生却回答“遗憾”,老师并没有指正,而是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解释道,连露出墙外的一株杏花都如此美丽,墙内的景色该有多美好,可惜友人不在家中,诗人无法进园观赏。对于这样的想法,老师连连称赞,赞赏他的创新思维。之后的课堂,总能听到许多不同凡响的声音。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做出鼓励,学生感到自己不同的声音得到了老师同学的鼓励,才会再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勤于思考,敢于创新,而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
二、引导学生的想象能力
心理学认为,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象出它的具体形象,其主要方式是联想和幻想。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首先,教师要创设利于学生张开想象翅膀的情境。
1.融入角色
比如《孔乙己》一课,为了让学生理了解孔乙己的人物性格,教师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创设了一个具体的开放式表演情境——如果你就是孔乙己,当有人嘲笑你偷书的时候,你会有什么反应?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展开丰富的想象,说出了自己的方法“假如我是孔乙己,我会羞愧的说不出话。”“假如我是孔乙己,我会马上离开咸亨酒店,或者把嘲笑我的人揍一顿”……孩子们张开了一双双想象的翅膀,从自己的反应和孔乙己反应的差异中了解了人物的个性。
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创新意识也逐步培养起来。
2.朗读体验
比如《月迹》一文,某位老教师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听老师的范读,一边听一边想象孩子们寻月的情感体验,使月夜的场景在他们心目中有个朦胧的印象。再进一步引导学生看看作者是怎样描绘月色的,抓住“款款的”“悄没声儿的”“溜”“匆匆”“玉玉的”“银银的”“袅袅”等词语,从而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融入的情感,理解作者用词的精当。最后,让学生带着感情地朗读,品味月色的静谧恬静以及孩子们在寻月过程中获得的满足感,学生读得有声有色,宛如步入月下美丽的庭院之中。教师通过符合文本意境的范读,结合文本中形象的语言,让学生自行孩子寻月的满足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打好基础。
其次,教师可在课堂中巧设悬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如教学《甜甜的泥土》一文时,某位老师根据教学的进程,一步步设置了以下“悬念”:文中的她是什么身份?既然是王晓亮的母亲她为什么不知道孩子是哪个班的?王小亮为什么没有出来?王小亮知道这是他过去妈妈送的糖吗?孩子们都很快乐,为什么只有老师转过了身?这样一层更进一层地设置悬念,学生的就会紧紧地跟着老师的步伐积极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不断拓宽,从而让他们产生求知欲望,获得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动力,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探索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鼓励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于读书,朱熹曾说过:“读书要从无疑到有疑,有疑到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在我国历来就认为一个好学生应当是“勤学好问”的,但这里的“问”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不懂就问”,也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带有探究性质的提问,自己发现问题,或者对某些权威的问题提出新的挑战。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正确的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那么教师该如何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呢?
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努力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陶行知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在课堂上。”想要学生得到充分的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尤为重要。教师不妨给予学生一些亲切热情的体态语言,如期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赞许的点头和亲切的抚摸等都能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爱的鼓舞,一种情感的交融,就能营造出一种和谐、宽松、民主、平等互助的课堂环境。
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解决新问题时,教师用期待的目光和信任的表情提问:“谁愿意来读一读”“谁愿意来试一试”“谁有和他不一样的想法”等激励性的语言来创设思维的氛围,就能给以学生自信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
而当学生圆满地回答教师的问题时,教师就可以用恳切的语言和赞赏的目光对学生说:“真不错,声音真响亮”“你真棒”“很好,真会动老筋”这样的语言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充满信心,努力探究新的知识。当学生回答错误时,老师不是简单粗暴地告诉学生或者批评学生,而是用鼓励的话语和信任的眼神告诉学生:“教室是允许出错的地方,慢慢想,争取下次再回答”“别着急,慢慢想,明白了吗?”“不要紧张,慢慢说”同时也可以用幽默的话语微笑地告诉学生。
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把知识像太阳一样洒向每一个孩子,在他们的心目中建立起可亲可敬的形象,使他们感到教师就像妈妈一样慈祥,他们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也就能营造师生平等、民主、融洽的课堂环境,就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次,教师可巧妙地提供学生质疑的机会。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比如在学生阅读文本时,因为是初读课文,学生必然会发现并提出许多疑难问题,这时教师要有意安排学生质疑,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我们可以在学生每学一篇文章之前先给学生一段长时间的预习,通过预习,学生就可以提出质疑,如划出不认识的字,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难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工具书或同学间的交流解决,有的就需要深入阅读感悟和老师的讲解了。一开始,学生可能会没有头绪,不知道该划些什么,质疑些什么,此时就需要教师们的耐心引导,久而久之学生们在阅读文章时就有了质疑的习惯。
这是阅读之初,同样的,在一篇文章学习完之后,教师也要适时地引导学生继续质疑。一篇课文学完了,并不是质疑也就此结束了。安排拓展质疑是将课内知识、技能引向课外的大好时机。因为学生读书之疑,有的并不是本篇课文所能解决的,教师可以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学生提供篇目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寻找答案,或是提示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加以解决,从而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广阔的领域,如《斜塔上的实验》一课中,伽利略勇于质疑权威,不迷信权威,坚信真理的精神是学生获得感染,那么问题来了:别的科学家是不是也有这种质疑精神?这样就引发了学生进一步阅读,从课外寻找材料阅读的欲望。
陶行知说:“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传授课本上的知识。“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有抓住身边一切资源,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学生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国家才能充满潜能和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