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被忽视的 “因素”探析
2018-01-28江苏省淮北中学陈蓓蓓
江苏省淮北中学 陈蓓蓓
当前,新的教学理念带来了课堂教学的变革,“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表现在一是切实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过于被动、依赖、低效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真正实现主动、高效学习,由作业的机器变成学习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担任高三语文教学任务的老师,由于强烈的社会期待,严密的时间安排,再加上严酷的质量评估,在白热化的超乎寻常的竞争中,往往身不由己,“任务驱动型”语文教学的教学理念、价值观念和思维形式被扭曲,“当解剖代替了审美,当写作成为机械化的流水线上的操作,当我们的教学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渐趋枯竭,语文也就背离了语文。”我们忽视了一些本不该忽视的问题,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以下困惑:
一、忽视语文学习的兴趣
我们常常认为学生已经高三了,又加上时间紧,任务重,哪里顾得上什么兴趣的激发?于是我们更注重加大训练强度,增大传授的知识量。这样的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心情压抑。长此以往,想要提高学习效率又怎么现实呢?所以,我们必须切实改变传统课堂中过于注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兴趣培养的教学状态,把课堂的自主权、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实现自学、思维、沟通、表达等多种能力的提升,由课堂的看客、听众变成课堂的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于漪老师曾说过:“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教育,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在议论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少一些否定,多一些鼓励;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微笑;少一些机械,多一些灵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同时我们要注意降低训练难度,使学生有成就感,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学会了怎么去分析问题,怎么安排议论文的结构。
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我们高三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总喜欢滔滔不绝地说,总是担心让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太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从而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其实,懂得语文学习的人都清楚,语言感悟能力、语文水平、思维品质、考试答题能力等的提高,并不是老师在课堂上多啰嗦几句,学生就能掌握或提高的。恰恰相反,老师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这种场面,也许我们语文老师并不陌生。我们必须学会让学生动起来,把你要说的让给学生说;将你要做的,让给学生,学生动嘴、动手才会动脑,这也是高三语文教学必须要做到的。
比如,在评讲试卷时,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笔者尝试在诗歌鉴赏教学时,笔者提前布置好任务,让学生第二天来给其他学生讲解、总结,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对当前“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的反思和困惑
笔者认为“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的教学理念更适合积极性高、自学能力强的学生。部分学生对待导学案上的问题以应付态度对待,不积极动脑思考。这样在课堂上也不能参与到讨论中去。如何让学生深层次的学习,还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最后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改革也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能力要求。“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是活跃的,生生间、师生间的思维是碰撞的,这就对教师的课堂组织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学会倾听学生的主张和见解。学生讨论过程中的知识点是零散的,如何使零散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实现认识质的飞跃,做到画龙点睛,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总结归纳技能。
“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并不是适用所有语文课所有课型。由于各语文学科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的不同,有时也需要先教后学。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发挥教师的智慧,不断探索优质高效的具体形式,实现语文学科特点与逻辑框架的有机结合即形与神的统一。
“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学习小组的建设。合作学习小组建设也是“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的重要配套工程。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社会适应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有利于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使课堂面对全体学生。对于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改革目标意义重大。小组的建设不仅是简单的将传统座位形式的改变。因此分组时尽可能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以便小组与小组之间真正能够做到良性竞争。同时还应该根据小组内部不同成员的特点给予明确的分工。建立健全合学习小组管理评价机制,各组设立小组长和学科长,人人都是主人。开展小组文化建设,取励志名称,制定小组励志宣言,提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奋斗目标,增强小组的学习动力和凝聚力。
在“任务驱动型”语文课堂教学的路上,我们还有太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