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邢窑文化对当代邢瓷设计的启示*

2018-01-28张志忠孟凡茜胡晓敏张志强张怡梵

陶瓷 2018年2期
关键词:造物艺术设计

张志忠 孟凡茜 胡晓敏 张志强 张怡梵

(邢台学院 山东 邢台 054001)

前言

邢窑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窑口,以生产“类银”、“类雪”的白瓷而闻名于世,它打破了自东汉以来青瓷独尊的局面,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对我国后世瓷器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邢瓷是文化史上一份珍贵的遗产,蕴含着勤劳、认真、质朴、包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在当代社会,虽然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很多传统邢瓷的造型和装饰手法已经不符合当代人们的生活所需,但是蕴含在传统邢瓷中的技术与人文相统一、功能与审美相统一、吸收与创新相统一等优秀的文化内涵和造物理念仍值得我们探究、学习和借鉴。特别是在陶瓷产品日趋同质化的今天,邢瓷如果只靠抄袭和拼凑,缺乏自身的特色,将很难继续发展。当代邢瓷设计只有以当代人的物质、精神需求为导向,深入挖掘并合理利用传统邢窑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造物理念,推出时尚多元、富有文化内涵的创意产品,形成文化生产力,才能让当代邢瓷在众多窑口中脱颖而出,走出一条独具文化特色、愈加宽广的发展道路。

1 技术与人文相统一的技术观念

邢窑在青瓷的基础上创烧了白瓷,代表着原料精选、配方改进、窑温提升、装烧方式改变等一系列制瓷技术的突破,代表着更为成熟的制瓷工艺。透影白瓷的出现集中体现了邢州制瓷人的伟大智慧和高超技艺,胎质纤薄坚硬、细腻洁白、釉色晶莹剔透,最为特殊的是在胎、釉中加入了石英、钾长石原料,使其具有遮光见影的效果,即使与当代白瓷相比,也毫不逊色。但如此高超的技术并没有让邢瓷变成技艺炫耀的平台,痴迷于满密的装饰、复杂的造型。邢窑窑工的高明之处在于立足技艺但并不迷失其中,而是将技艺作为设计创造得以完美实现的重要依托。纵观邢瓷艺术的种种,细节上的精致多变与整体的简洁大方相互配合得恰到好处的表现出简洁而不简单的特点,它不仅造型周正、严整、考究,装饰简洁、朴实、隽秀,釉色平滑、细腻、白皙,而且其制作工艺也十分规整精细,干净利落,这些都离不开窑工技术与人文相统一的正确的设计思想和造物理念。技近乎道,邢瓷以精湛的技艺,严格认真的制作态度,使其呈现出大巧若拙的形态,蕴含着质朴、理性的审美追求。

当代社会,科技的进步不断推动邢瓷发展,各种高新技术在陶瓷生产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丰富了产品形式,而且极大的减少了人工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以气窑为例,相比柴窑不仅能较好的控制烧制温度,提高产品成品率,还能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然而各种新装饰方法、成形方法、生产工艺、材料工艺都对设计者也是一项极大的考验。设计者很容易陷入卖弄技术中,一味关注技术的功利价值,忽略技术的人文特性。因此,面对飞速发展的高新技术,设计者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正确的技术观念,实现技术与人文的统一,防止技术异化。设计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物因人用的价值观,根据人们最真实的物质、情感需要设计器物的造型、功能、装饰,始终牢记人才是造物的设计者、制造者、使用者,人在设计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始终将技术作为满足人需求的重要依托,作为实现设计想法的重要途径。

2 功能与审美相统一的造物观念

邢瓷器物是在不断完善其实用功能和审美意识中逐渐发展定型的,不仅以优良实用的功能扎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结合与功能相符合的宁静典雅的外形,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观,体现了功能与审美的完美统一,蕴含着赏用结合、宁静典雅的造物理念。

邢瓷典型的形制特征如:丰肩、鼓腹、唇沿、玉璧底、敞口束颈,都是其功能与审美相统一的有力证明。丰肩、鼓腹不仅有利于更多的盛装液体或其他物质,还凸显出器物的沉稳、博大、威严的气势与尊贵。唇沿除了具有在使用时便于端拿,生产时改善器物口部变形的作用外,还能形成一道整齐的平行线,为器物平添几分秀丽和典雅。玉璧底与当时盛行的平底相较,不仅放置、使用时稳定性增强,端拿方便,且形如玉璧,棱角分明,端庄规矩,干净利落。敞口便于往内倾注液体,束颈可以防止泼洒,一收一放之间表现出音乐般的韵律美。各形体线条组合既是功能效用的体现,又富有韵律、变化巧妙,蕴含着宁静典雅、庄重大方的气质和神韵,虽没有艳光四射,却意蕴悠远、耐人寻味。

邢瓷典型的釉色呈色白中泛青,细腻温润,也是功能与审美的结合,不仅可以增强器物的物理、化学性能,还让人在使用时有干净卫生、宁静安定之感。

当代邢瓷设计很多还局限于传统造型、装饰的重复或堆砌,然而过去的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更多的成为陈设瓷,让人追忆过去的辉煌成就。当代邢瓷设计对传统邢窑文化的借鉴应透过现象看本质,以百姓的日常生活为根基,抓住赏用结合、宁静典雅的传统邢窑造物文化精髓进行发展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首先,实用品艺术化。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基本使用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对审美的需求日渐提高。然而当今社会消费美学盛行,很多设计追逐短期经济利益,通过夸张庸俗的附加装饰来吸引人的眼球,不仅过度消耗和浪费了资源,还使人们的审美观趋于庸俗化、享乐化。作为一名设计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迷失在物欲和感官刺激之中。我们应认清设计的本质,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关注设计的人文特性。传统邢瓷这种宁静典雅、朴实隽秀的神韵,正符合当代人们在浮躁焦虑的社会环境下的心理需求,不仅有助于抵制哗众取宠、炫目浮华的审美观,帮助人们树立健康的审美观,还有助于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减轻自然环境的压力。

当代邢瓷设计应正视大众的审美需求,设计出赏用结合、淳朴自然、典雅大方的实用品,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得到朴素典雅的审美体验;其次,尽量使艺术品向功能化转变。有责任感的设计师应以日常生活为设计源泉,首先满足民生所需,然后才是艺术性,而不是只追求视觉的刺激、自我感情的宣泄以及商业利润的最大化。只有将实用品艺术化、艺术品功能化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功能与审美相统一的产品,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健康的审美体验。

3 吸收与创新相统一的创新观念

邢窑每一次变革,都是在吸收其它文化、艺术、技术营养的同时,结合自身特征不断创新的过程。北朝时,邢窑不仅汲取了南方浙江青瓷的技术和优秀造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选料工艺、烧制技术等,降低胎釉中铁的含量,最终创烧了白瓷,打破了当时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到了唐朝,邢窑达到鼎盛时期,它把当时取得很高艺术成就的金银器、玉石雕刻的造型、装饰艺术学习过来,结合自身特征,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白瓷,深受百姓喜爱。唐代丝绸之路的活跃使唐朝与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经济往来,这个时期邢窑把异域文化和中原文化融会在器物中,丰富了传统邢窑文化内涵。纵观邢窑发展史,无疑就是一个不断吸收与创新的历史。

现代社会处于迅速的变革当中,工艺技术、审美时尚、文化习俗、宗教信仰都在不断更新。当代邢瓷设计应不断吸收其它事物的优点和新颖之处,有选择性地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以拓展设计思路,促进邢瓷艺术多样化发展,适应当代人的物质精神需求。以剪纸艺术为例,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体现了劳动人民追求艺术、崇尚美好的理念。如果将剪纸艺术独特的平面艺术表现形式如阴阳表现手法、构图方式、点线面的运用方式创新融入到邢瓷设计中,不仅可以让人耳目一新,还给大巧若拙,淳朴自然的审美体验,为邢瓷设计开拓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固步自封只能限制自身发展,人云亦云将失去自身特色,只有吸收与创新并举,才能使当代邢瓷绽放新的华彩。

1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2 黄利瑜,林少敏.陶瓷行业发展的现状及思考[J].科技信息,2008(18):645~646

3 毕翼飞.邢窑的艺术成就[J].中国陶瓷,2014,50(3):75~78

猜你喜欢

造物艺术设计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纸的艺术
造物美学
以木造物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