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课程研究
2018-01-28胡兴黎李江涛
胡兴黎 李江涛
海南省地处中国最南端,孤立于海南岛上,经济、教育等都比中国其他省份发展较晚,学校体育工作发展也较落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也逐渐提高,学校体育工作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特殊群体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要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要克服身体的缺陷,面对生活和社会的挑战。因此,更应该重视特殊人群体育课程设置,使他们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掌握部分运动技能,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培养坚强不屈的人格品质,提升社会竞争能力,更好的适应和服务社会。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检索、以及相关资料查阅,对现阶段高校特殊群体的体育教育方式进行了解,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1.2 访谈法
通过对海南师范大学、琼台师范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三亚学院四所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部主任或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四校所开设公共体育课程情况以及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情况进行了解,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3 逻辑分析法
将所查阅文献资料与访谈所得内容进行逻辑分析、归纳总结,并分析海南省高校针对特殊群体学生体育课程建设的建议。
2. 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分析
2.1 教育公平的需要
2.1.1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1.2 《教育法》明确规定,我国公民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2.1.3 高校教育关系到国家“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1998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高等教育法》,1999年1月1日起实施,高校学生受教育权受法律保护。特殊群体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就应该跟其他学生群体一样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接受相等的教育。
2.2 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强大的压力,健康的体魄是保证工作质量的第一保障。同时,面对工作压力和竞争压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保证工作的质量的重要因素。高校教育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的人才,对于高校特殊群体教育应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考虑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需要。
2.3 学生发展的需要
高校学生从身体、心理方面都已经趋于成熟化,对事物有一定的自我判断能力,具有自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从高校毕业后更多走向社会开始工作,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作保障,因此高校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前一个重要的教育阶段应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负责。
3. 海南省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课程现状
3.1 课程开设现状
通过对海南师范大学、琼台师范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和三亚学院“四校”的课程开设情况调查得知,目前针对特殊群体学生开始体育课程的仅有三亚学院,其他三校均未针对特殊群体学生开设体育课,学生根据相关证书、证明等办理在校期间免修体育课。
3.2 课程内容现状
三亚学院针对特殊群体开设课程为《体育保健课》,分为初级班和中级班进行教学,初级班主要针对初次办理体育保健课的学生;中级班是学生经过初级班一年的学习后身体仍不行参加正常的体育课程,为提升学生自我锻炼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开设的在课程内容上更复杂、锻炼要求更高的体育课程。从教学大纲来看,初级班主要从学生心理教育入手,培养学生健康的理念,同时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和学生课程设置要求方面介绍体育课程,让学生对学校开设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竞赛等有基本的了解;介绍体格测量基础知识,慢性病人的体疗法,推拿按摩总论,腧穴的总论,四肢、头、面部和躯干的常用穴位。教授基本的推拿按摩手法,培养学生自我保健的能力;最后根据学生身体情况学习八式太极拳、八段锦,增强特殊群体学生体质。中级班讲授运动损伤的概述,科学健身的误区,运动处方相关知识,运动营养学相关知识;根据学生身体情况学练经络操、二十四式太极拳。课程内容较多,但针对学生身体练习的项目为明确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进行设置,锻炼项目单一。
3.3 考核评价现状
三亚学院体育保健课初级班第一学期考核内容为八式太极拳和常见的推拿按摩手法,第二学期考核内容为八段锦和头面及四肢部常见的穴位。保健课中级班考核内容第一学期为经络操,第二学期为二十四式太极拳。考核方式主要为考查,成绩结合学生的平时成绩计算。从考评来看,考试内容简单,与教学内容相符。
4. 海南省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课程促进对策
4.1 优化课程设置
4.1.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指的是由残疾、先天性疾病、肥胖等体质弱势群体,在体育运动功能方便有一定程度的缺失。特殊群体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但并不代表他们完全不能参加任何形式的体育活动。从公共体育课程设置上,各校应针对特殊群体学生设置体育保健课。在学生入学时或选体育课前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统计并分类,按照不同类型的学生设置练习项目。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可设置不同的锻炼项目或锻炼部位,例如:上肢残疾可设置下肢、腰背等核心力量练习或设置游泳、慢跑等心肺功能练习;下肢残疾学生可开设健身课,练习部位为腰背、上肢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疾病的群体可开设太极拳、健身气功、瑜伽等项目,并根据学生身体情况设置练习密度。
4.1.2 理性设置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伤病情况设置不同的目标,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最终目标。对该群体学生首先应该以心理教育为主要为目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树立与疾病斗争的心理,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其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分组教学的模式和团体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针对保健初级班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保健理论知识教授后达到能自我根据需要进行基本的按摩推拿以助于身体恢复等,中级班应加强要求,在接受指导后能掌握急救、包扎等技能,并能根据自我需要制定营养处方和运动处方。运动技能目标方面,初级班教学一方面要达到提高学生体质的目标,另一方面根据学生伤病情况(残疾、先天性疾病者除外)促使学生经过一年保健课练习,在大二年级能参与正常体育课程学习;中级班要求,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质,另一方面需着重培养学生有一项或几项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4.1.3 人性优化考评体系
考核评价不应该像其他体育课程一下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针对特殊群体的考核应区别化对待,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同样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进行评价。例如:对上肢残疾和下肢残疾的学生可采用上肢力量考核和躯干力量考核的方式,下肢残疾或下肢损伤的学生可采用下肢力量考核,如同为太极拳项目也可针对学生运动能力缺失部位不同设置不同的考试方式。
4.2 强化师资培训
从对海南省四所学校的调查情况来看,仅有三亚学院开始体育保健课,体育保健课教师主要为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方向,对保健知识有相当程度的研究,但可能存在缺少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海南省在对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育方面的师资比较匮乏,从专业技能上来讲,体育教师应该有一项或几项体育运动专业技能;从特殊群体的特殊心理来看,执行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的教师应该在心理学上有一定程度的研究,能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来说,执行特殊群体的教育的教师要有更强的仁爱之心,在教学方法上需要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从自身的组织教学的能力、课堂掌控能力、对人和事的认识和观察能力、专业知识素养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培养和提升,以更好的满足特殊群体的需要。
4.3 完善硬件设施
与大众群体不同,特殊群体学生对场地器材都有着特殊的要求,从学校场地器材的配备来说,应针对特殊群体需要,配备可供使用或者掌控这部分群体身体情况的器材。增添可供肢体残障学生群体使用的器材,同时要对保护措施更加注重。增设可供掌握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疾病学生群体的身体各项指标基本的情况的器材,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课堂。
5. 结束语
随着海南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海南省的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但对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重视程度不够,特殊学生群体享受平的等教育权利不仅可以帮助自身全面发展,而且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高校要重视对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教育,分别从优化特殊学生的体育课程设置,强化特殊学生群体的师资培训以及完善针对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设施等方面来促进海南省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课程设置,提高海南省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质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
[1] 阴腾龙.人文关怀视域下河南省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课程探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7:100-103.
[2] 石燕.对特殊学生开设的体育保健课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体育科技,2012.28:37.
[3] 焦稳龙.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14:53,55.
[4] 吕涛,汤利军.我国特殊体育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11: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