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戏、“看”戏与“听”戏
2018-01-28于念渤
□ 于念渤
京剧的表演形式大体分成“唱念做打”四类。“唱”指京剧中的唱功;“念”指京剧中的念白,其中又分京白、韵白和方言白;“做”指京剧中的做功;“打”指京剧中的武功。虽说“唱念做打”这几种艺术表现形式对于京剧表演来说都十分重要,但绝大多数人对京剧的第一印象还是“唱”。京剧艺人也曾被称为“唱戏的”。
在京剧形成之初,剧目分为文戏和武戏两大类。武戏部分这里暂且不说,我们聊聊文戏。早期文戏的表演形式较今日其实大不相同,表演形式以唱功为主,对身段要求不高,一般剧目中也少有严重冲突的情节。从为数不多的资料中还能够还原早期舞台上京剧的原貌,多数是长篇大套地唱“情节”。早些年的演员往往嗓音条件都是极好的,从当年赫赫有名的那些艺名就能看出。如“叫天”“小叫天”“盖叫天”等,无一不反映了彼时观众的审美和艺人的追求。而对于其他条件的要求则会低很多,足见那个年代,“唱”是真正对京剧的艺术水准起决定性作用的。
台上的是“唱戏的”,台下自然是“听戏的”。不过很长时间以来,有关到底是“看戏”还是“听戏”的争论就从没停止过。早先这种区别主要来自南北差异,北方普遍叫作“听戏”,而南方多称“看戏”。据笔者分析,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是语言不同。众所周知,北方各地语言基本属于同一语系,虽夹带不同乡音,但是相互间不影响沟通理解。南方则不同,方言众多,百里开外可能就有语言不通的情况。而戏曲自发源起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地域和文化影响,声腔的特点更是与起源地的乡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北方的戏曲虽然也源自各地,但受众比较广,不受方言限制。而南方的戏曲受语言限制,除了本地的听众外,外地人则需要“看戏”,在理解上要着实下一番功夫才行。
除了语言关,再就是接受的门槛高低了。有句话叫作“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戏曲面前,完全可以改成“内行‘听’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用耳朵“听”或许不能够完全听懂,听不懂就会导致不耐烦。而需用眼睛“看”的,则还可以看出个大概。于是乎,对于多数初接触戏曲的“新手”来说,武戏看上去要比文戏更能让人提得起兴趣。但随着兴趣的深入,难免也会经历一番由“看戏的”向“听戏的”过渡转变。
“听戏”和“看戏”的差别,除了主观因素,也少不了客观因素。话说早期京剧的剧场与今时大不相同,属于开放式舞台,三面对着观众。观众也不是齐刷刷地面向舞台,而是坐在桌前,三两人一桌,嗑瓜子的、拉呱的,甚至还有谈生意的,全然当京剧为背景乐,听到精彩处才手里打着板,嘴上哼几句。想“看”戏,估计位置好的话还能面向舞台和演员,若是位置不好恐怕得全程扭着身子看了。这种现场状态,也造就了早期的“听戏”。据叶秀山先生推论,这“看戏”的剧场可能最先兴起于上海。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才有了让观众一齐面向舞台的剧场。这种剧场的转变也是造成“听戏”和“看戏”差别的原因之一。对于那些刚开始接受不了“听戏”的观众,“看戏”看多了,最后往往也都变成了“听戏的”。于是,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会用“唱戏的”和“听戏的”进行自我标榜,以彰显自己是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