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汇聚,看北运河风起云涌
2018-01-28谈雅丽
人们常说北京是“漂来的北京”,是借助大运河并通过通州这个重要码头“漂来的”。通州成为大运河联系南方与北京重要的纽带。雍正帝在《御制通州石道碑铭文件》中写道:“潞河(通州)是万国朝宗之地”。京杭大运河从通州到天津这一段叫“北运河”。通州是北运河的起点,也是通惠河、温榆河、运潮减河、小中河、北运河五条河汇集之地。“五河交汇处”是北运河的起点,也可以说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我想要去的是三个地方:燃灯塔、大光楼和北关闸,这是北运河起点的三个标志性建筑。它们都位于五河交汇处。
我和爱人开车沿着北运河慢慢行驶。我曾经多次想象这样的场景,商贾货船从杭州出发,九曲北上,历经月余到达古通州……几个小时后,远远映入眼帘一座巍巍古塔,顿时心生安稳,此行圆满,所有的辛苦都不值一提了,商船远远仰望的古塔就是燃灯塔。
燃灯塔在三座寺庙旁边,它被道教、佛教和文庙三庙围合,似乎也寓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和大气。我们的导航定位是佑胜教寺,穿街走巷、七弯八拐之后,我们进入的却是文庙门口,孔夫子像赫然于庙前,我们拜过孔子后,在庙旁左侧书店买了几本关于运河的书,又走到右侧观看了关于运河历史的展览。从文庙直接穿过才是佑胜教寺——一座古香古色的佛寺,四进院楼,寺内有几人合抱的古树,有朴实圆融的石雕小和尚,后院的寺庙叫燃灯寺,因燃灯塔而得寺名。色彩艳丽的红色寺庙内,穿黄僧衣的高僧在做法事,晴空下梵语声声,仿佛连身旁高耸的佛塔也加入了唱颂。爱人虔诚地在寺庙里请了香,一一拜过。
天空晴朗,水洗一般蔚蓝,蓝空下耸立一座无比壮美的高塔——燃灯塔。塔那样威严,灰色石头底座呈现莲花开放形状,青灰塔砖层层叠建,深红翘檐装饰其间。塔顶似有一艘船帆,正要鼓翼往南而行。塔的周身挂满黄铜铃铛,无风而静止不动。从远处遥望此塔,顿觉宁静平和,近处细看此塔,又觉得无限大美,让人唏嘘感叹。我在塔旁环行,一时觉得对塔的感觉如同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看见了他的金阁寺,可以为美而死。爱人绕塔三周,口念佛经,心生虔诚。从燃灯塔远望,看到这座佛塔原来高耸于高楼大厦的背景之中,虽然它迥异于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然而却似乎永远初衷不改,随时都可以从这里走到任何朝代。燃灯塔是从另一时空来的使者,它曾无数次领受远处船队的张望和祈拜。也许在隋朝,大运河刚刚开挖;也许是明清,商船如织满河繁华;也许是现在,晴空下一个女子满怀的景仰。
大光楼被称为大运河边第一楼。我们在运河周围行驶,想导航到大光楼,爱人小心地开车寻找,却始终找不到大光楼,因为古老的大光楼早已被损毁,正在重建,新楼被包围在一大片开发商围住的蓝色围墙之中。大光楼原址在通州旧城北门外、北运河与通惠河交汇处,始建于明嘉靖七年,户部坐粮厅官员在此验收漕粮,所以也称验粮楼或坝楼。据说此楼建筑形制与北京市内钟鼓楼相似,上下两层,楼高16.55米。下层是一拱券式门洞通道,方便行走。上层歇山脊,单层双滴水,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四面有廊带护拦,因临河而建,地处石坝,所以较其它单层建筑高阔,呈鹤立鸡群的风貌。爱人五次穿过通胡大桥,想找机会进入建筑工地,却没能如愿。我只能通过想象来描述大光楼,设想当年验收漕粮的情景:漕粮抵达通州,自码头分配,分别存入位于新城的西仓和旧城的中仓,四周帆樯林立、商贾辐辏、百货云集、热闹非凡。
我用高德地图找到通惠河、温榆河、运潮减河、小中河及北运河五河汇聚之地,地图上显示五条河围绕着一个菱形洲地环流。我到达了两处河流交汇处,一是北运河与通惠的交汇处,另一处是运潮减河与大运河的交汇处。分别位于菱形洲的南左侧和南右侧。
我想寻找的第三个地方叫北关闸,就在通惠河与北运河交界处。通常认为,温榆河和北运河的交界之地可以认定是北运河的起点。在通惠河与北运河交界处立了一个京杭大运河起点的标志,因为大商圈的建设,被围在建筑工地中。北运河汇聚成后往南流淌,遇到的第一个大桥就是通湖大桥。我看到北关闸的七孔桥洞倒映于晴岚绿波中,闸口一侧水面如镜,一侧漩涡涌动。
车过通湖大桥,我在菱形洲东南方找到运潮减河与大运河的交汇处,那个地方叫月亮湾,两河汇聚处正对着北运河北关闸管理处。管理处鲜花盛开,绿荫蔽日,但是森严的围墙却提醒人非请莫入。一条巨大的龙船横于两河交汇之地。运潮减河略窄,大运河河道宽阔。运潮减河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以机械施工为主的大型水利工程,这条河的主要功能是减水分洪,它的起点为五河交汇处,终点在运潮减河与潮白河交汇处,沿河种植绿树,所以被称为运潮减河绿道,总长10.8公里。我们见到了河上九孔分洪闸,闸口聚集几个钓鱼人,然而他们对分洪闸的名字都不清楚。到达大运河两个汇入口,我认定这里代表了北运河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