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主题图书馆建设探索
——以广州图书馆立法分馆为例
2018-01-28
(广州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623)
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在世界各国政治事务,尤其是在国家立法和政策制定过程中提供支撑已经历史久远,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初,美国国会图书馆开始提供立法决策服务,此后,各国纷纷依靠图书馆丰富馆藏资源,开展立法决策服务。国际图联《议会图书馆指南》指出:“信息是议会的命脉,议会需要信息服务来帮助他们管理信息流、获得可靠、及时的信息对于民主立法机关的正常运作非常必要。议会图书馆通过提供权威的、独立的、无党派的信息服务为议会的高效率工作做出贡献”[1]。1998年,我国国家图书馆确定了为中央国家机关立法与决策服务这一职能,随后南京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等陆续开展服务,为党政机关提供立法决策服务已成为国内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但如何最大限度拓展支持立法决策服务工作,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汪东波等指出:“公共图书馆需要在两个方面拓展立法决策咨询服务的方式,其中一个方面是在地域上的延伸服务。”[2]。国内外,专门立法主题图书馆的设立,能有效地实现地域延伸。王世伟在《主题图书馆述略》一文中将主题图书馆定义为“通过特定领域(某一领域或数域)的专藏和服务来满足人们对专类知识和专门主题信息需求的图书馆”[3]。其本质特征在于“特定领域的专藏”,强调馆藏内容的聚集和针对性服务,满足专类文献信息需求。以“主题”为范畴开展服务的图书馆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寺院图书馆、欧洲中世纪的修道院图书馆都可以看作是早期的主题图书馆。又比如,纽约以表演艺术为主题的表演艺术图书馆、新加坡艾斯普尔图书馆(舞蹈、音乐、戏剧、电影为主题),上海浦东陆家嘴的金融主题图书馆、佛山禅城澜石金属图书馆、温州市服务图书馆、杭州佛学分馆以及印学分馆等。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立法主题图书馆是指通过组织法律、法规、立法、决策等领域文献信息专藏和服务(同时,兼顾立法机构组织和个人发展所需),以满足立决策机构对相关主题信息、知识和服务需求的图书馆。通过立法主题图书馆的建设,能整合各种资源和服务,实现公共图书馆在立法决策服务的拓展、延伸、衔接、转型,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促进整体服务体系完善,无疑是非常必要的。笔者以广州图书馆立法主题图书馆实践为例,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参与立法主题图书馆建设的价值意义、功能要素等,并就发展进行探讨和思考。
1 立法主题图书馆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1.1 高效整合资源,支持依法治国,推动立法决策服务发展
从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加强立法工作,到十九大明确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法治建设在我国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要全面保证人大代表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提高立法的科学性、专业化,公共图书馆所提供信息、知识以及研究服务能在支持保障立法参谋、执法监督、法制宣传等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三十七条“国家和社会为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提供保障”;第三十九条“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有计划地组织代表参加履职学习,协助代表全面熟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掌握履行代表职务所需的法律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4]。2010年6月10日,“政府立法咨询服务座谈会”上提出了:“协商充分利用国家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服务政府法制建设,促进政府法制信息建设”[5]。201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五条:“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根据自身条件,为国家机关制定法律、法规、政策和开展有关问题研究,提供文献信息和相关咨询服务”[6]。近年来,从地方到国家层面,从政策到法律,逐步明确了为国家机关提供立法支持、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为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之一。而通过在人大机关设立立法主题图书馆,能整合主题专藏、人力和服务等,缩短空间距离和节约用户时间,实现公共图书馆在立法决策服务的拓展、延伸及无缝衔接,提供随时随地、高效、精准、全面、深入的信息、知识服务,打造实体、虚拟相结合,主题化、对象化的空间交流平台,满足人大代表及其常委会工作人员对立法、决策信息和咨询的需求。同时,在人大机关设立图书馆,有利于人大机关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人大代表及常委会人员不断更新和丰富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工作能力、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有利于将工作和学习、工作与科研联系起来,最终提升立法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和质量[7]。
1.2 促进馆藏建设,开展对象服务,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主题图书馆作为综合性图书馆的一种补充,能弥补综合性图书馆在服务对象、文献资源、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同质化的缺陷,是满足公众多样性需求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8]。具体到各地探索实践情况,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如上海、杭州、佛山、深圳等已逐步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覆盖、服务均等,一批以结合地方文化、产业、地域等特色的主题图书馆纷纷建成,成为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和亮点,丰富特色馆藏和开展对象服务。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后,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制度设计,明确提出要“提供多样化产品和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9]。《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个性化服务中提出:“从围绕发展、服务社会出发,公共图书馆可为个人、企事业机构及政府部门提供多样化的、灵活的、有针对性的服务”[10]。法规、政策对体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凸显个性化、主题化、对象化等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个地区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应该是实现网络覆盖与层次、横向与纵向,全覆盖与特色化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建设。而立法主题图书馆的建设,将有助于促进法律、法规、政策等主题特色资源的建设,提供立法决策的对象化、个性化知识、信息及相关文化服务,满足特定群体的个性化信息、知识需求,使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更为完善。
1.3 创新服务,打造品牌,推动公共图书馆转型和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服务理念转变以及读者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向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和升级发展,已是面临的挑战之一。张伟、刘锦山在《公共图书馆转型与内涵发展》中指出:“信息时代图书馆在坚持传统常规服务的同时,更加注重特色服务的提供”,“当前图书馆的服务也越来越注重品牌化,这也是图书馆在服务方式上的一个重要变化”[11]。《广州图书馆2016-2020发展规划》提出:“完善主题和对象服务框架,提升专业服务水平”[12]。公共图书馆转型和发展,要发挥专业、资源优势,不断拓展创新服务,突出服务内涵和特色化,形成图书馆品牌服务。立法决策服务作为图书馆服务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现服务的对象化、个性化、专业化,创新服务方式,突出主题内涵,从而培育和树立起图书馆品牌,既满足用户特定的知识信息需求,又能为图书馆营造良好的政策社会环境、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和深度,最终扩大公共图书馆在辖区的社会影响和核心竞争力,符合转型时期图书馆发展需要。
2 立法主题图书馆实践探索
2009年广州图书馆正式启动为市人大提供立法决策信息服务,2011年推出“热点推送”服务和综述服务;2014年8月广州图书馆立法主题图书馆(以下简称人大分馆)市人大分馆建成并开展服务,成为国内在立法机构内设立主题立法决策分馆之一。图书馆面积460m2,设计藏书3万册(件),设置借阅区、数字资源服务区、实物档案展览区、公共交流空间等,配置有计算机、电子图书借阅机、触摸电子书等。作为广州图书馆直属分馆,主题图书馆具有定位鲜明、完善功能、资源丰富、保障得力,实现基本服务和对象服务结合,增强了市馆和人大常委会的沟通,更好地为人大立法决策提供信息、知识和相关咨询服务,并支持开展问题研究。
2.1 鲜明的主题定位
立法主题图书馆的本质在于主题、特有的文献资源及利用将有文献资源开展服务,如何使其成为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并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需要。人大分馆定位:(1)立法与决策参考咨询服务平台,发挥总馆和人大间信息服务纽带作用;(2)立法决策等特色文献信息资源中心;(3)地方人大特色主题档案文献收藏中心;(4)对外服务交流窗口和公共交流空间;(5)致力于基本文献信息保障,满足人大机关、人大代表阅读需求,支持学习型组织建设,并随着分馆及体系建设发展逐步向社会公众开放服务。
2.2 优越的地理位置
主题图书馆的选址,不仅要考虑交通便利、环境卫生、市政配套良好等通用要素,最重要是与服务主题、对象相契合,以便实现服务的衔接、延伸,节省读者时间和缩短服务距离。人大分馆位于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东侧办公大楼一层,交通便利,靠近城市主干道东风路及地铁纪念堂站;正门面向机关大院东门,极大地方便了市人大机关干部、市区人大代表。同时,还能兼顾社会公众服务的需要。周围环境舒适,分馆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在馆内阅读,即可欣赏到花园美丽景色。
2.3 完善的服务功能
人大分馆将信息共享空间理念引入服务中,打造参考咨询服务、公共交流信息共享空间。通过设置借阅服务区、数字资源区、公共交流区等,提供图书、数字资源借阅以及展览、讲座等活动,重点突出立法决策信息服务交互纽带平台作用,实现文献、人力、技术及服务的整合,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市人大分馆建成,使总馆能全面、充分、深入的了解立法决策信息需求,为逐步开展针对性、深层次、高效信息服务,实现“嵌入式”“无缝链接”提供条件。以《人大工作参考》《人大代表履职参考》等刊物出版为例,其编辑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不仅如此,实现数字资源推介、读者交流会等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先后接待了全国人大图书馆、台湾高雄市参观团以及天津、南昌等各地人大、政府机关代表。
2.4 独特的馆藏体系
特色馆藏体系建设是主题图书馆服务的基础,没有馆藏支撑便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题图书馆。人大分馆立足于“突显主题资源,兼顾综合服务”“实体与虚拟并重、引进与自建兼顾”,探索多元资源建设路径,打造特色馆藏体系。(1)围绕主题,做好特色专藏。重点配备国内外法律、法规、国际条约等出版物;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立法、监督和代表工作等文献;国内外政府及重要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的法律资料、官方报告等。(2)特色档案资源建设。人大及常委会档案文献是人大分馆独有、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现已积累1.5万册,初具规模和优势。(3)综合性馆藏建设。针对“学习型”机关创建,及满足读者一般阅读、休闲等需求,配备图书1万册,并建立文献定期更新机制。(4)数字资源建设。共享总馆数字资源及配备电子图书借阅机,推进“广州人大数字资料档案库”等1千GB数字资源建设、开发和利用。(5)探索资源建设途径,促进文献完整性与专深度建设。一是发挥专业供货商的优势,如与广州购书中心合作,强化专题文献资源的建设;二是借鉴基于读者的采访模式,依托人大机关干部、专门委员会专家、人大代表等,以立法相关文献服务为导向,通过“读者决策采购”增加了专题资源的建设渠道;三是运用捐赠与征集相结合的模式[13],强化与全国及地方人大交流、交换文献,建立与有关单位内部出版物征集的常态化机制。
2.5 创新的合作模式
通过采用灵活合作、创新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分馆的纽带作用,实现服务、管理效能优化。一是标准建设。按照标准化分馆要求,落实馆舍面积、开放时间、服务功能、人员配备等,确保分馆服务及效能实现。二是优势管理。充分发挥市人大机关、广州图书馆各自优势,实现资源的互补。广州图书馆承担规划建设、文献保障以及业务指导、培训、考核评估,市人大机关场地提供、分馆装修、设施设备以及具体日常管理。三是专业服务。坚持需求导向,发挥分馆纽带、平台作用,支持立法决策信息服务,纳入全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网络,实行统一规则、统一服务、统一物流等。
2.6 有力的支撑保障
分馆正常运作离不开专业化、高素质的馆员及经费等支持。一是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创新分馆用人模式,解决广州图书馆与市人大机构人员编制制约,为分馆聘用两名专业化外聘馆员,逐步探索分馆专业馆员服务制度、培训制度等。二是将分馆人员、文献资源费用作为专项经费预算,纳入广州图书馆经费预算,由市财政统一安排,为分馆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建立分馆服务管理制度、沟通协调机制。四是日常运作和服务依托于人大常委会机关,实现人员有效管理、经费正常保障及高效协同沟通。
3 立法主题图书馆发展思考与建议
3.1 提高图书馆意识,重视发展规划
在依法治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战略之一,以及《公共图书馆发》颁布实施的背景下,地方立法机关、公共图书馆等应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于国家机关文献信息和相关咨询服务的意识。一方面,党政机关要充分认识到图书馆所具备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技术人员优势;各级公共图书馆应认识到“为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等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和相关咨询服务,是其公共性的重要体现”[14],也是公共图书馆深化服务、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根据自身资源条件和能力,因地制宜地为国家机关制定法律、法规、政策和开展有关问题研究提供服务,且尽可能设立主题或专业分馆。与此同时,分馆要应对挑战、把握未来,制定发展规划是管理规范化和专业化的重要标志。当前,发展规划已经成为众多发达国家各类型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心之一[15]。于良芝认为“图书馆发展规划具有3个价值:引导图书馆应对变化,把握未来;规范组织行为,增强组织活力;据以向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陈述自身责任、宣传自身价值”[16]。2014年2月,全国人大图书馆通过了《全国人大图书馆2013-2017年发展规划》明确了阶段性发展目标,提出了馆藏建设、资源开发等建设任务,为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指引。发展规划已成为市人大分馆的迫切任务,应尽快界定自身的方向、目标、发展策略和重点方向,才能推动分馆的可持续发展和立法决策信息服务上新台阶。
3.2 深化资源建设,提升信息保障
主题图书馆本质特征在于专藏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处于起步期的人大分馆虽建立起基础文献信息资源特色体系,但由于总馆及市人大常委会文献资源积累较少、信息加工能力相对薄弱等主客观原因造成特色文献资源还是相对有限,通过发挥人大优势,多方位、多渠道推进资源建设,建立丰富的馆藏体系。(1)“专藏”资源建设。人大及常委会档案文献要确定概念体系、划定资源建设类型、范围,分门别类、分层次地进行系统组织。重视完整性,特别是“广州人大数字资料档案库”数据库等原生资源的建设,保持相当的收全率与专深度。(2)合作共享。积极主动参与国家图书馆立法决策服务信息平台,或与全国人大图书馆、地方院校法学图书馆等合作,共享国外大型数据库、专题特色数据库等,为立法决策服务工作提供全方位信息保障。(3)提升信息加工能力。通过全面提升自身的文献处理、加工能力或与机构用户合作,借用“外脑”来提供高立法决策参考信息的质量,特别是进一步深化与图书馆立法决策部门的深度合作。(4)综合性馆藏建设。开展需求调研,建设基于数据业务分析的馆藏资源建设,重视服务绩效和服务效能,满足学习型组织建设及对象化服务需求。
3.3 创新服务机制,拓展服务内容
立法主题图书馆的最终目的在于为人大制定法律、法规以及开展有关问题研究,提供权威、客观的文献信息、参考咨询等服务。现阶段各地立法决策参考应该走出文献提供、资料汇编或者一般专题服务范畴,创新服务机制,从个性化、专业化、深层次等方面开展服务。(1)“专业化”服务。图书馆应针对立法决策信息需求,重视开展调查、专题情报研究等,形成带有预言性的研究文章和综述报告,提升立法决策信息的深度及质量。(2)拓展服务内涵。“公共图书馆立法决策咨询服务不仅包括文献咨询,还包括对咨询者的培训、重要立法与决策活动前的服务宣传。”[17]因此,充分利用人大分馆平台,拓展培训、服务宣传等,能有效提升用户信息素养、立法决策咨询知名度以及使用率。(3)建立“驻会”服务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大会需求信息动态及收集舆情信息动态,随时随地为会议提供专题信息以及为人大代表提供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实现及时化服务。(4)建立“常态化”融合机制,实现立法决策的“嵌入式”服务。如人大分馆可以参考国家图书馆打造的立法与决策服务平台,将《人大工作参考》等专题服务、电子报刊、电子图书以及个性化、专题化等数字资源融入到常委会阅文平台或者与人大内部信息平台对接,实现“零距离”服务。馆员深入到用户的立法决策参考咨询中,研究用户需求、密切合作,最终解决信息知识及咨询服务需求。
3.4 加强人才保障,建立协调机制
立法主题图书馆建设和发展需要完善的机制保障,特别是作为支撑立法决策服务开展和整体质量的人才建设,更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一是创新用人模式,需要引入公开竞争机制以便从优选择具备条件、实力的社会机构参与分馆的运营,重视专业馆员的背景、素质、职业发展、技能培训以及服务合同的内容、质量、标准、评估考核等[18]。二是条件具备的公共图书馆,需配置高素质、专业精、多学科、经验丰富的学科馆员队伍,重视馆员的培训,参与全国立法决策参考咨询培训。另外,发挥分馆的平台纽带作用,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和联系机制,了解党政机关的工作、知识信息需求,推进分馆和立法决策咨询的发展。如借鉴图家图书馆与部委分馆合作的相关作法,建立共建共享联席例会制度及定期协调的常态化机制。
4 结语
广州图书馆市人大分馆的创建,将立法主题分馆建设与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了共建共享,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将广州图书馆为国家机关决策提供信息服务提升至新的高度,也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城市主题分馆创建探索了新方向并积累了宝贵的建设与管理经验。当然,分馆的未来发展、制度设计等亦尚待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