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程改革,校长教师大有可为
2018-01-28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
/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
21世纪以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持续不断地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是这些年来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也是基础教育一个重大的标志性事件。当前,课程改革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下,还在持续不断地深化。
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九个坚持”“六个下功夫”,对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全面的规划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给我们下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
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势下,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如何推进?校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如何作为?我以为,应该聚焦六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四个坚持”,在今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出了“六个下功夫”的总遵循、总要求。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对教育工作的根本性要求,必须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落实于各级各类教育;我们的教学体系、教材体系也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改革和发展。
对一所学校来说,对一个校长来说,在日常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中,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有一些具体的抓手和突破点。否则,立德树人很容易流于口号。怎么落实?从何抓起?如何落地?我觉得要着重抓好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德育是首要的任务,德育的中心就是要抓好人才培养的方向,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二是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要使之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三是加强体育。在育人的整个过程中,体育总体来说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六个下功夫”中特别提到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观念。在当前学校工作中,加强体育不仅仅意味着加强体育课的教学,更需要确定健康第一的观念,真正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环境;每一位教师要给孩子创造更多锻炼身体的机会,真切关心孩子们身体健康的方方面面。这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四是加强美育。加强美育不仅仅是加强音乐美术课,更在于通过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好的氛围,推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五是加强劳动教育。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加强劳动教育,要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新的教育格局。这是对教育方针的进一步发展。加强劳动教育是下一步着重要破解的一个题目,将来国家会制定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纲要,在即将开始的义务教育课程全面修订工作中也会把加强劳动教育体现在整个课程体系作为一个重大问题做专题研究。作为校长加强劳动教育也有大有作为的空间,如安排学生参与各种专项劳动活动,倡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劳动教育首先要重视,要有这样的意识,要体现在教育的方方面面,可以结合课程改革来做。
聚焦核心素养的落地转化
这几年,“核心素养”成了教育的高频词和热门话题。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何谓“核心素养”?基本的界定是着眼学生未来发展、终生发展的那些必须培养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在这次普通高中课程的修订中,首次在高中各学科课标中纳入了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围绕各个学科应该着重培养的体现学科特点要求的学生应该具备的那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关键能力。即在体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在规定的学习时段内把每一个学科究竟要培养学生掌握本学科哪些最关键的基础知识,具备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形成什么样的必备的品格,养成什么样的关键能力明确下来。其总体指向能力素养。
比如,这次修订中,用五句话概括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从表述中可以看出,没有一条是指向具体的历史学科知识的,都是学生通过高中三年的历史学习,在历史基本素养方面应该达成的基本要求、核心要求。
历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要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的教育,要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这是总书记在“六个下功夫”当中特别提到的,是历史学科要承担的天然职责。再譬如“时空观念”,过去有一个阶段,我们的历史专注于专题式的教学,学生经过若干专题学习后掌握了丰富的,甚至比较深入的知识,但是缺少历史时空的框架,以至于很多学生学完历史后不知道唐代和宋代的先后顺序,这个就是脱离了对学生学科基本素养的要求,知识碎片化。所以这次历史学科明确提出了要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形成怎样的价值观念、什么样的关键能力,掌握什么样的方法。其实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强调的都是历史学的方法。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次普通高中课程的全面修订具有两大亮点:一是纳入了学科核心素养;二是课标中形成了学业质量标准。过去课标比较简单,只规定了学生学什么,没有规定学到什么程度;这次对各个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水平划分了能力等级。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如何把握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中转化落地?这是下一步高中新课程推进过程当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好的问题。但是“学科核心素养”这个问题清楚了,至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容易把握方向、抓住重点,反过来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化。如果抓不住这个问题,学科核心素养就有可能最终在教学中流于形式。同时,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之后,可以直接指导后续教材的编写修订,进一步明确哪些知识技能支撑了哪些核心素养培养。教材的编写要根据这个来,课堂教学也要根据这个来。这是学科核心素养转化落地的基础性工作。
聚焦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将近二十年,发展到今天,学校层面如何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化?我觉得首先是要全面落实国家规定的课程方案,要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这是基本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学校要办出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可以从多个方面来体现,但在我看来,核心是课程体系建设。一所学校课程方面没有显示出特色,仅仅靠一些活动来支撑,不是高水平的特色。高中阶段如何办出特色?我觉得还得回到认真研究学校的课程体系上来。国家规定的三类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内课程,在一个学校里如何形成有机结合、相互支撑,这需要深入研究探索。
同时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要有必要的时空环境。学校的教学总时数是一个常数,在课改第一阶段,我们曾经掀起了校内课程开发的热潮,开发了不少校内课程,但是开设这些课程的时间、空间在哪里?对此很多学校无从解决,最后很多印制精美的教材只能摆在学校成果展览室里,而学校的课表上却找不到它。所以,构建学校课程特色课程体系,要在确保国家规定的课程开足开齐,课程方案全面落实的情况下,统筹考虑三类课程,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
这些年,在推进课程整合的过程当中,有些学校把国家课程校本化。从本意上来讲这是有道理的——将国家课程与学校的发展理念、办学特色、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加以必要的整合转化,这是对的。但是有些地方一说学校课程校本化,最后真是“校本化”了,在课表上国家规定的科目都看不到了,国家规定的课程方案完全成了自己的东西,这就走向了极端。从大的课程类型来说,课程整合应该是对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地方课程这三类课程作总体考虑,整合的重点是在学科内部,从学科内部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梳理、调整、重组,整合的结果或目的是为学校特色课程开设留出空间,为教师在课堂中自主创新的教学整合留出空间,为学生的选择性学习、自主学习腾出空间。
比如说语文学科,按照常规一般是逐篇推进教学,但现在有一些学校在学科内部做纵向整合,以大单元主题式的教学,把相关的篇目整合成一组,同类题材的文章集中精讲一篇,其他篇目则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这样就腾出了时间、空间,为学生的选择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供了时间与空间的保证,带动了学校整体改革。这种改革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也很好,各学科都有类似的情况,这是我们要倡导的。
如果我们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对学校课程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对课程体系做整体设计,那么,每个学校的课表就会与众不同,学校特色课程体系的建立可能就会变现实。
聚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
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推进了40年,今天的课堂相较于十年、二十年前已是天壤之别,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教师相比,在关键方法方面,我们的教师一点都不落后,甚至还有领先的地方。这说明我们在课堂改革从理念到方法,以及课堂的整个结构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深刻变化,成就是巨大的。但是从新时代的要求来看,从培养大批能够支撑创新性国家建设创新人才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亟需深化,在不少地方,课堂教学改革还差临门一脚,最后的那层纸还没有捅破。从整体来看,离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让学生在课堂里真正能够积极、主动、自主地学习,充分释放出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这样的课堂教学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
其实,这么多年来,大量的新理念一直在不断地推广普及,很多新的理念已经根植于教师的心里。但为什么一到课堂上,一切都是“涛声依旧”呢?我觉得我们缺的不完全是理念,而是缺少实际转化落地的操作模式。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能够体现以学为主的新型课堂要求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提炼总结,要让这些年倡导的这些新理念真正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理念,没有转化的工具,赤手空拳,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效果是出不来的。
在这个方面我们不能指望专业机构和专家为我们提供现成的方案,我们有有思想的校长,有作为一线的教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主动起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里面独立思考,他们拥有第一手实践资料,最有发言权。我听过人大附小两节数学课,课堂上学生始终被问题牵引着在不断地思考、紧张地思考,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学习结果。这样的课堂就是理想的课堂。我们的课堂在这些方面可以大有作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步子一刻也不能停,还得继续深化。
聚焦学业负担过重的解决
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需要系统施策,综合发力。但从学校层面,作为一个校长、一个教师,我们能干什么?我觉得学业负担过重的解决应该是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的问题。怎么解决好这个问题?从校长对学校的管理来说,考试次数和难度的把控,校长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对每一个教师来说,作业是由我们教师设计布置的,如果每个教师从减负的角度认真地思考一下,什么样的作业是科学合理的,是有效的,就会为解决从中央到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作出一定的贡献。现在有的老师布置作业只追求量,而且作业大多来自各种教辅资料,甚至直接拿教辅资料从多少页到多少页,每天布置下去,这种作业有什么效果呢?其实设计布置好作业,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的作业体现的是教学的高水平。什么样的作业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利的?这个问题我觉得特别值得研究。学校应该关注这个问题,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能有突破,我相信学业负担过重的情况会有大大好转。
作业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看似是一个小问题,其实里面有大学问。这也是深化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聚焦考试评价改革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考试评价问题用了很长的一段话,专门讲了怎样端正考试指挥棒的导向、怎样扭转唯分数、唯成绩的不良导向的问题。现在,有关部门也在紧锣密鼓地出台相关的政策。但从我们教师和校长的角度来看,一个有情怀的教育者,应该从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出发,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有所作为,从全面发展的角度用评价来导向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
现在,在一些改革推进比较快的地区,正按照国家的要求,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纳入中考成绩,实行“硬挂钩”。新高考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在高校录取中使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但这个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如何呈现、如何操作,应该说还远远没有落地。这个靠国家开现成药方是不可能的,需要各地各学校去尝试、探索,好的经验出来之后再在大的范围里面继续推广。所以在课程改革深化的情况下,我们的校长、教师在这方面同样可以做一些尝试,展示自己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