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对江苏文学影视化的审美判断
——以宿迁学院为例
2018-01-28韩婧怡邵江妮王磊磊宿迁学院223800
韩婧怡 刘 昀 黄 娟 邵江妮 王磊磊 (宿迁学院 223800)
对于江苏文学的影视化,不同的受众群体褒贬不一,各持己见。那么,大学生群体对江苏文学影视化有着怎样的审美价值判断呢?本文以宿迁学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考察其对江苏文学影视化的审美判断。我们在8个学院随机调研了639人,针对喜欢的作品类型、常用的传播方式、判断影视作品的主要标准等问题,从而考察大学生群体对文学影视化的审美价值判断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审美判断的现状
此次问卷针对大学生喜爱的类型倾向、认知文学的主要形式、接收信息的媒体终端以及价值判断的标准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调研。经过调研发现,大学生喜爱的影视剧类型不一,但文学作品的接受度不如影视剧高,甚至有些作品是在电影或电视火了之后才被关注,加上生活节奏变快,人们的阅读时间大量减少,影视传播成为认知文学的主要途径;影视传播途径变得多样化,信息更新加速,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成为主要接收终端;大学生在看影视剧时关注的不只是演员和宣传力度,更多以剧情、人文思想为价值判断标准。
(一)大学生喜爱的类型倾向
接受此次调查的共有639人,其中男生203人,女生436人,男女比例接近1:2.1;男生比较喜欢政治片、历史片和战争片,而女生比较喜欢爱情片、历史片和政治片。
喜欢爱情片的同学占总比例的62.13%,其中男女比例接近1:4.5,看过《微微一笑很倾城》的占87.15%,其中对改编剧喜爱的达71.03%;看过《何以笙箫默》的占80.6%,其中对改编剧喜爱的达60.45%。这两部作品都改编自顾漫的同名小说,也使顾漫成为此次调查中的“最受喜欢的江苏作家”。
喜欢家庭伦理剧的同学占总比例的25.04%,如《大红灯笼高高挂》、《妇女生活》、《红粉》等。喜欢《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共有104人,但在104人中表示赞赏的只有33人;喜欢《茉莉花开》的共有25人,但在25人中表示赞赏的仅8人;喜欢《红粉》的共18人,在18人中表示赞赏的仅6人。由此可见喜欢家庭伦理剧的同学并不是很喜欢改编成的影视剧,而没看改编剧的近70%的同学认为改编的影视剧不如原著精彩。
喜欢政治剧的同学占总比例的37.4%,其中男女比例接近1:1.7。观剧人数最多且最受欢迎的政治剧是周梅森的《人民的名义》,占60%左右,然而改编自周梅森其余作品,如《至高权利》、《我本英雄》、《国家公诉》等,看过的人共占24%左右。喜欢政治剧的同学大多是对原著或剧情感兴趣,但同样近67.8%的同学认为改编的影视剧不如原著精彩。
(二)以影视传播为认知文学的主要途径
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优秀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才逐渐被了解,许多大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认知都是来源于影视作品改编。
这也说明伴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影视传播更加大众化、平民化,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根据调查统计只有15.18%的人在看影视作品之前看过原著。这也是因为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很难有时间看书,所以电视成了人们平时消遣的工具,影视传播也成为认知文学的主要途径。
(三)以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为主要接收终端
在调查中也发现,大学生都是通过手机或电脑这一类设备了解影视文学,根据调查统计84.19%的人通过手机或电脑媒体观看影视作品。随着以个人传播为主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想要看的剧,并且可以随时随地观看,随时随地发表评论。
(四)以剧情、人文思想为价值判断的主要标准
在调查现在的文学影视改编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时,大学生中有75.27%认为剧情处理方面存在问题,不忠于原著。从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对影视作品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剧情以及人文思想。
作品被接受首先剧情要吸引人,也就是故事情节要吸引人,“情节”用高尔基的话说就是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基本故事要具备“起承转合”。
除此之外,好的影视作品被人喜欢还要具备好的人文思想,一个可以立足于当下以及后世的思想。对于人文思想,主要是要求主题积极鲜明,态度昂扬向上,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反映生活的本质,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二、审美判断中凸显的问题
大多数的大学生在看由文学改编的影视剧时会或多或少去了解原著,所以他们对于江苏文学影视化有着独到的见解,独立的价值判断。大学生具有审美判断的独创性、群体相似性,既有理性的准确认知,也存在一些先入为主的偏执的认识误区。
(一)肯定原著,否定改编
此次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有15.18%表示原著、改编都看过,有64.32%肯定原著、否定改编,15.49%表示没看过但了解过,21.13%的学生既没看过也没了解过。由此得出大多数的大学生肯定原著,否定改编影视剧,大学生也更多的倾向于文学作品。
出现这一情况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改编的影视剧对于细节通常是直接去除不进行呈现,这就导致了剧情发展出现断层。例如张欣的《深喉》在未出版前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在改编成电视剧《浪淘沙》后并没有出现预期的火爆。原因就是小说中在看不见、摸不着而又确实存在的强大对手面前,主人公呼延鹏的形象是高大、正义的。但在改编成电视剧后他的对手都具象化了缺少了小说中的想象空间。而且在小说中主人公复杂的思想变化和精神起伏,在影视剧中的呈现也只不过是眼睛盯着电脑发呆、伏在床上睡觉和坐在酒吧喝酒这么简单,完全没有了读者回味的空间;其次改编的影视剧剧情过于拖拉。《杉杉来吃》编剧在原著的基础上添加了女二的戏份,招致观众吐槽剧情过于啰嗦;改编的影视剧与原著完全脱离。有很多影视剧是由时下最受欢迎的文学作品所改编的,但我们会发现仅仅是借助了文学作品的热度,它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作家张欣在看《浮华背后》电视剧时,第一感觉是很不适应,“虽说是根据自己的小说改编的东西,但看到中间,根本不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搞得我好像在看一出别人的戏。”1从张欣的感受我们可以看出小说改编的幅度之大。
(二)轻视弹幕,拒绝互动
参与此次调查中有50.08%的大学生在观看改编的影视剧时会关闭弹幕,拒绝讨论;有40.69%的大学生会打开弹幕,看他人想法,但并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另外仅有5.01%的大学生会发布弹幕与他人交流。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的大学生是轻视弹幕,轻视互动的,甚至拒绝弹幕,不愿发表自己的观点。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弹幕中的信息过于混乱,甚至出现人身攻击;网络环境过于嘈杂,键盘侠过多。我们常常会看到无关紧要的言论,比如:“去玩王者”等;发表弹幕的人大多是剧中演员的粉丝,言论过激,毫无探讨价值……
因此,大学生对于弹幕的第一印象差,他们更倾向于去看弹幕而不愿去发表意见。
(三)肯定“忠实原著”改编法,否定其他改编法
参与此次调查中有75.27%的大学生认为文学影视改编在剧情处理方面需要忠于原著,大多数的大学生肯定忠实原著改编法。他们更为倾向于影视作品将文学作品全方位地上搬荧幕。
出现此想法的原因是近几年来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影视剧对于原著的破坏性较大,内容完全改变甚至于是对文学作品内涵的完全颠覆。比如由张欣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浮华背后》,小说中对贪与腐的思考、对母爱的思考、对人性和生命的思考,在电视剧中或被极大消解,或被无情删除,最终在电视剧中变成了一个走私与反走私的惊险故事。尽管获得了市场的成功,但是小说中对人心、人性的探问及哲思被忽视了,小说的审美价值和文学品性被极大地消解了。其次是近几年来改编的影视剧质量过低,剧情过于低俗,出现雷同,抄袭。改编的内容无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比如小说是温馨的爱情故事,而经过改编后的影视作品总会加上“二女争一男”的老套情节。最后由于大多数的大学生只有观影经验,而无影视理论知识储备,对影视改编的方法知之甚少,甚至有一部分人认为忠于原著是影视改编的唯一方法。
三、结语
文学与影视,作为不同类型的传播形式,各有优势,正如日本电影理论家岩崎赦所言:“作为文字的手段的语言和文字,对我们的心理起一种抽象的作用,而电影则直接地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这两种艺术……都有长处和短处。”2如何运用不同的表达形式,使江苏文学与其改编作品能够互文,能够共赢?如何满足大学生群体,乃至所有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如何在满足受众审美期待的同时,提升受众的审美能力?这些都将是江苏文学影视改编下一步应思索的问题。
注释:
1.赵修再.论张欣小说的影视改编[D].2009年11月,第52页
2.[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