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作市陈式太极拳发展模式实证研究

2018-01-28王一鸣

运动 2018年6期
关键词:陈式焦作焦作市

王一鸣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流派众多,百花齐放。武术的初始形态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千百年来与中国文化共同发展,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一种是很具代表性的。陈式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的一种因其包含了道家、儒家等众多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所以又被称为“哲拳”。近些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与国家政策的大力宣传,陈式太极拳在国内外的发展势态迅猛,得到了国际的认可并被国外群众所接受,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手段和提高我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1 概念界定

1.1 焦作市陈式太极拳概念界定

焦作位于太行山脉的南麓,黄河的北岸,总面积407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353万余人。著名的陈式太极拳就发源于此,它是由明末清初陈氏第九世陈王庭,依据自己祖传之一百单八式长拳,博采众家精化,结合易学上有关的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传统中医学中有关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发明创造出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因理根太极,故名曰“太极拳”。

1.2 发展模式概念界定

发展模式(Developing mode),即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特定的生活场景中,也就是在自己特有的历史、经济、文化等背景下所形成的发展方向,以及在体制、结构、思维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特点,是世界各国家或地区在实行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对政治、经济体制及战略等的选择。它既可以是对人类社会历史进化所遵循的方式的抽象和概括,又可以是对人类社会从现实状态向未来状态进化所应遵循方式的设计和规划。换言之,发展模式是指人类社会从一种较低级状态向较高级状态转化时所遵循的方式。

2 焦作市陈式太极拳发展模式

2.1 政府行为为主、民间行为为辅

焦作市陈式太极拳的发展最主要的核心内容是焦作市政府的主导力量与焦作市广大陈式太极拳爱好者的积极参与相结合。焦作市政府大力度的支持是陈式太极拳发展的保障条件。焦作市一直致力于陈式太极拳的宣传工作,将宣传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上是陈式太极拳发展的重中之重。2005年,焦作市政府提出了打造“一山一拳”的口号,“一山”即焦作著名5A级风景区云台山,“一拳”即为陈式太极拳。2009年焦作市政府又提出了“太极故里、山水焦作”的口号,并在2012年这一口号正式登录中央电视台广告成为宣传焦作市的主要口号。近几年,焦作市政府又频频出台一些关于陈式太极拳发展的文件与政策。焦作市为了陈式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从身边着手在全市开展陈式太极拳“五进”活动,即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 。除了大力的宣传和出台相关政策,焦作市政府还大力支持关于陈式太极拳活动。例如,原先的温县太极拳年会后移至焦作市,更名为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每年的8月8日是国家提出的“全民健身日”,为了响应这一号召焦作市每年8月8日都要举行万人陈式太极拳展示活动,还有一些全国老年人太极拳(剑)交流活动、焦作市离退休干部太极拳交流展示大会等群众活动,其中都有陈式太极项目的比赛。从这些活动中可以看出,焦作式政府对陈式太极拳的发展起到了主导和推动的作用。

有了政府的主导力量还需要有焦作市广大陈式太极拳爱好者的积极相应和配合。通过访谈得知,以“焦作市陈正雷太极武术辅导站”与“焦作市陈正雷太极文化研究会”为例,愿意参加陈式太极拳集体活动的陈式太极拳习练者占到总数的70%,喜欢参加政府组织的陈式太极拳活动的陈式太极拳习练者占到总数的90%,焦作市的各辅导站、协会等民间社团组织对焦作市政府出台的关于陈式太极拳的文件政策能主动的学习,对待政府组织的活动与比赛能积极踊跃的报名参加。焦作市各陈式太极拳协会和辅导站有源源不断的陈式太极拳爱好者的加入,使得陈式太极拳习练者的队伍日益壮大,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促进陈式太极拳发展的行动中,对今后辅助焦作市政府将陈式太极拳继续发展和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文化与经济相结合发展太极产业

焦作市将陈式太极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构建焦作市的太极文化产业链,提出“一拳一山”“太极故里、山水焦作”等口号宣传焦作市的旅游业,打造云台山、陈式太极拳、四大怀药等焦作名片并招商引资,利用文化来带动经济增长并利用所得的经济收入继续投入到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焦作市充分利用陈式太极拳这一品牌、四大怀药、陈式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等6个名胜风景区一起共同打造3个产业链,即太极文化产品产业链、太极养生保健产业链、太极文化旅游产业链。其主要创收项目:(1)开发陈式太极拳相关用品、旅游纪念品、艺术收藏品、家居装饰品、太极文化服装类等。(2)支持陈式太极拳培训、体验、演艺、休闲、娱乐等项目公司或者集团的成立。(3)将太极推拿、太极按摩、太极保健养生拳式、太极养生药膳、太极养生药品等结合起来。在焦作市建立“太极文化保健疗养馆”等,销售相关保健产品和礼品,并在连锁经营中推广太极健身和太极保健产品 。

充分利用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这一世界级的平台招商引资,将举办大赛与经济发展有利的结合在一起,为焦作市创收。有据调查显示,2007年中国焦作第4届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在市会议中心国际厅举行了“两赛一节”焦作市情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哈萨克斯坦政府代表团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和我国台湾、香港、浙江、江苏、广东、北京等地的客商参加了签约仪式。在签约的27个项目中,内资项目19个,投资总额685亿元,合同利用外来资金637亿元人民币;外来项目8个,总投资43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7亿美元。2009年中国焦作第5届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中国焦作第五届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共签约项目29个,总投资3042亿元,合同利用外资2872亿元 。总体来说,每2年1次的中国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为焦作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2.3 引入课堂与民间授课并存,共同传承发展太极文化

在焦作市还保留了很多古老的拜师习俗,学生先要跟随老师习练陈式太极拳一段时间才能提出拜师申请,教师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核此学生的行为品德才决定是否收下此学生。师徒制和拳师教授学生这一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一对一单独教学、教授内容多样化、没有固定的授拳时间、以口传心授为主,是一个需要用毕生时间去学习的漫长过程。这样的传承方式培养了大量的陈式太极拳优秀人才和拳师。据统计,全市拥有拳师310人,获得武术段位者380人,太极拳辅导员1500人,200多名拳师走出国门,有太极馆(校)协会350个,全市习练太极拳人数达到100余万人。

与民间传统授拳方式不同的是焦作市将陈式太极拳引入了课堂,将古老的口传心授改变成了45min一节的体育课堂教学,这一举措在全国范围内实属首家。自2009年秋季开始,焦作市政府下文,要求全市所属学校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将陈式太极拳作为一门课程统一编入学校课程计划。2010年焦作市将陈式太极拳38式列入焦作市中招考试体育加试的一项内容。与中小学相同的是焦作地区的高校也相继成立了太极拳学院,如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太极拳)学院、焦作大学太极拳学院等。将陈式太极拳引入高校课堂对陈式太极拳的教学发展和理论发展都是有帮助的:(1)外省或外市的学生到焦作市上学,学习焦作的特色文化;(2)让陈式太极拳走入课堂使其规范化,并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陈式太极拳教练员,对陈式太极拳今后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3 焦作市陈式太极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焦作市陈式太极拳发展模式小有规模,但是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1)太极拳发源地之争愈演愈烈;(2)陈式太极拳架势不统一存在门派之见;(3)“太极”商标缺失,太极产业有待于大力发展;(4)科学研究思路狭窄,重复性研究较多。

4 对 策

4.1 增强忧患意识,继续加强宣传力度

继续做好“正本清源”工作,结合焦作市当地旅游业吸引外地游客并宣传陈式太极拳。多举办国际性的太极拳大赛并开展太极拳寻根问祖项目活动,使全世界太极拳爱好者了解太极历史追根溯源。制作大型舞台剧在全世界巡回演出宣传焦作陈式太极拳。

4.2 创编规范化、标准化的陈式太极拳套路

将陈式太极拳所有动作定型统一出来一个简单易学但又不失陈式太极拳风格、具有高普及率的规定套路,所有拳师都宣传教授这一规定套路,向全世界推广形成陈式太极拳国际标准化套路。

4.3 注册焦作市自己的太极拳商标、统一产品品牌

焦作市应当迅速注册自己的太极拳商标,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收购焦作市一切生产关于太极产品的公司、企业。创立焦作市官方的太极产品商标和公司、企业,并打造出这一商标品牌,公司负责生产和销售焦作市关于太极文化、太极拳的一切产品。

4.4 与国外先进生命科学实验室联合共同研究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要从单一学科研究到交叉学科研究、描述性研究到实证性研究、技术性研究拓展到多个不同领域的研究,为我国太极拳运动科学研究积累丰富的理论成果。

[1]焦作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焦作市志(1987-2000)[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32-37.

[2]焦作市政府.加快太极拳战略发展规划[R].焦作,2005:4.

[3]焦作市政府.关于在全市推广普及太极拳活动的意见[R].焦作,2009.

[4]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焦作市太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8-2013)[R].北京,2008:7.

[5]焦作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陈式太极拳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108.

[6]张海峰.焦作:将太极拳列入中招考试项目[N].教育时报,2010-03-16.

猜你喜欢

陈式焦作焦作市
当上演员的小鸭子
焦作市企业家太极拳协会揭牌
焦作市太极拳特色区域发展评价指标构建
地方立法:助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
祖孙乐
21世纪以来陈式太极拳技术体系演进特征
开启焦作民主法治建设新篇章
焦作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调查
练拳三十载 传拳南北美
陈小旺:再现太极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