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排球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8-01-28梅耀尹
梅耀尹
(遵义师范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排球课程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女排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排球运动的开展正处在历史最佳时期。但就高校排球教学的现状来看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高校排球运动的进一步推进。本文将对高校排球立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以期对高校排球教学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1 立体化教学的内涵
立体化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为目的,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所总结出来的多元化的、开放的教学模式。立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立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全面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活动,多元立体化教学倡导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教师要掌握课程核心内容和学生特点,通过优化设计,有效地将学生专业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实践能力等。
2 高校排球教学现状
2.1 教学内容单一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排球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的传授,忽视了体育素质及排球技战术的培养。排球是一项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运动,不仅要求学生有足够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配合能力,对高校学生而言排球相对比较陌生,学生的基础及对排球文化的理解偏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排球文化的内涵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一味地对排球知识进行讲解,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重复性练习占据了大部分教学时间,导致学生无法在实际的比赛过程中熟练、准确地运用排球技能。单一的教学内容必定会导致教学活动枯燥,大大降低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2 教学形式缺乏创新
在我国大的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学一直不受重视,这也导致了排球教师缺乏创新的原动力,教学形式简单、枯燥且一成不变。排球教学更注重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学生掌握的知识也仅仅只能应付基础的考试,教学过程也是以重复训练为主,大大降低了学生课程参与的积极性及对排球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大量的重复性练习虽然能保证学生对基础技能的掌握程度,但缺少与实践的结合,在实际比赛中很难运用。教师要积极投入到教学方式的创新上,不能让不良的教学习惯限制了自身的创新能力。结合多媒体技术、各种重要的赛事、学生专业特点、教学场地等因素设计出更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自发的培养排球运动习惯,提升教学效果。
2.3 教学评价缺乏系统性
现有的教学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更加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这种评价考核的方式只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和体能提出了要求,也就是说考核的更多的是记忆力、理解力和体力,这只是排球运动中最基础的能力,这种考核方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排球能力的发展,甚至会导致自身认知能力的降低,容易产生消极的效果。教学评价的根本是对教学过程的监督与评价,对优秀人才的挖掘与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如果不能对高校排球教学的评价体制进行完善,就不能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更加不能引导教师积极的创新教学模式,对高校排球教学的影响是极其不利的。
2.4 排球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脱节
高校学生具有明显的专业特征和明确的发展方向,而高校体育教学多采用选课制,即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选取体育项目,这就导致了同一排球班上有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教学过程中无法考虑到学生专业的特点及未来发展所需的能力,是非常不符合教学要求的。任何一个教学环节都必须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排球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排球技能,更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排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排球特有的文化内涵,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坚韧的意志品质等,保证学生能够通过排球运动无论是在身体、心理还是未来事业的发展上都能终身受益。
3 高校排球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3.1 教学内容多元化
教学内容多元化是高校排球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要涉及专业及学生发展的每个方面,如排球理论知识、基本战术、竞赛规则、主流赛事的组织与管理、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等。与传统的排球教学模式相比,立体化教学模式的覆盖面更广,涉及的知识点更全面,更有利于教学实践的推进,立体化排球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让学生了解到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终身体育习惯。在实践应用中,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排球运动发展的需求,更加有助于学生排球兴趣的养成,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有助于高校排球教学形成相对系统的发展格局,为推动高校排球教学及排球运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丰富教学方式
丰富的教学方式能够涵盖更加广泛的教学内容,对教学资源的利用也更加高效。多元立体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要体现在第一课堂上,还要涵盖俱乐部、多媒体技术及高校内外的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所谓第一课堂就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安排的最基本的教学活动,在此学生可以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战术技巧。校内第二课堂是指俱乐部,排球俱乐部的组织与开展对高校排球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参考俱乐部的运营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还能帮助学生提高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更加的便捷,通过合理的设计,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了解到更新鲜的排球信息,网络带来的教育便捷性是超乎大家想象的,极大的推进了排球教学的进程。结合校内外的各种排球实践活动,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理解排球文化的内涵,巩固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体会排球运动的魅力,立体化的排球教学模式对高校排球教学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3.3 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排球教学多层次人才培养包括3个方面:一是普通学生与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二是裁判员的培养,三是排球运动全面健身指导员的培养。高校排球教学不应仅仅关注于简单的技能传授,要建立多元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体现排球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巨大价值。(1)普通学生与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这是目前高校排球教学比较注重的层面,教学的侧重点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个层面的人才培养要结合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与方式,设计出更多更丰富的教学模式,以满足普通学生的运动需求。对于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要对各项课程进行优化,巩固运动员的基础动作,同时重点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保证运动员在实际比赛中对教练员安排的战术理解得透彻、执行得彻底。(2)各级裁判员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想成为高水平的排球运动员,不排除部分学生对裁判这一职业充满兴趣和渴望。教师要根据这方面的兴趣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在教授基本的排球规则和吹罚技巧外,还要适当地组织校园排球比赛,让学生参与管理和吹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自身的执裁水平。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了解各级裁判的相关准则,鼓励学生考取相应的从业证书,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同时拓宽学生的就业面,提升未来就业的竞争力。(3)全面健身指导员。对全面健身的指导而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指导能力。全面健身对运动项目的丰富性要求较高,要适应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在高校教学中要设置软排、硬排、沙排等不同运动形式,还要传授学生设计排球趣味活动的知识与能力,真正体现排球的指导思想,促进全面健身的快速发展,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排球人才。
3.4 多角度的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多角度的教学评价体系是保证立体化教学的关键,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对高校排球教学起到监督、促进的作用。现有的教学评价主要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及基本的排球技能,考核面狭窄,不利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也限制了教师创新能力的发挥。多角度的教学评价应包括不同学生的区别化考核、教学过程考核、期终考核、师生双向互评、理论实践结合能力考核和终身体育习惯养成情况考核。从上述几个角度进行教学评价,基本上涵盖了高校排球教学的各个方面。改变的传统教学评价方式中教师评价学生的诸多弊端,多角度的考核方式将教师也列入考核对象,能够促进教师对新知识的吸收和新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完善的教学评价体制,不仅是将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动作作为考核的全部内容,充分地重视了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学生能力的提高等诸多方面,给学生以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更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构建多角度的立体化评价体系,能够最大限度的给予每个学生公正、公平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促进教学方法的科学、合理。
4 结 语
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对高校排球教学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对于现阶段高校排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广大排球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应积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确保高校排球运动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确保排球教学能够帮助、引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张五平.排球专选课程立体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5):85-88.
[2]穆涛.对高校排球教学现状的研究与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2).
[3]阮奎.论高校排球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