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起宗诗歌研究
2018-01-28王紫薇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0444
⊙王紫薇[上海大学文学院, 上海 200444]
冒起宗,字宗起,生于万历庚寅(1590),卒于顺治甲午(1654)。从记载来看,冒起宗仕途生涯起伏跌宕,主要从事军事方面的工作,却不幸遭陷害,幸得儿子友人及其友人奔走方得救。平息后不久,崇祯十七年(1644)“甲申复补漕储,而烈皇殉社稷,公于是不复仕矣”。至此冒起宗仕途生涯终止,身为明朝臣子他入清后也不再出仕。历经明末战火后他回归乡里,“见郭城里巷,室庐田亩都非旧日。遂悒悒若有不释于中者。构小斋如舫,手一编,日坐卧其中。且旁通乾竺家言,暇则植宁州公墓上梧槚,与马恭人弄孙为娱耳,终不复通世事”①。可以说冒起宗前半生经历宦海沉浮,一心报国,后半生寄情田园,乐享天伦。与同时期的遗老遗少投身抗清复明不同,冒起宗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似乎看开了很多,但他又不是消极的厌世,说明他的心胸和眼界超脱了当时的很多文人,达到了人生的新境界。
冒起宗流传下来的作品主要以诗歌和文章为主,其中收集其诗歌比较多的是《如皋冒氏诗略》及《清代诗文集汇编·拙存堂逸稿》,本文将在第二章中具体展开讨论。
一、冒起宗诗歌现状分析
第一,从文献方面来看,《如皋冒氏诗略》卷三、卷四收录诗歌一百四十八首,没有注明写作年份,不按年份编排。冒氏家族后裔重视家族文化成果的收集整理工作,民国时期的冒广生在编撰此书时也不忘传承家学,所以他到处搜集资料“竭力搜求先世遗集,尚苦十不得一。海内宏达及吾宗彦,如有藏,无论专集,即片纸只字,肯录副见诒,俾刻入丛书及补是编,世世子孙,感且不朽”②。对于书中的诗歌搜集来源他也一一标注清晰。《拙存堂稿逸稿》中收录冒起宗诗作四卷,按写作时间排列。诗作前面有前人题序《诗范序》《诗高序》《诗李序》,即姓氏为范、高、李的人给冒起宗的诗集写的小序。又附有诗叙汇:华亭陈继儒《万里吟序》、濮阳叶廷秀《河上篇序》、莆阳唐显悦《松一草序》。总体上,《拙存堂逸稿》收录保存的诗作较多,但是并不全面,而且只是收录明朝灭亡之前冒起宗的作品,在此之后的作品并未收录。《如皋冒氏诗略》收录的诗作虽然数量上不如《拙存堂逸稿》,也没有《拙存堂逸稿》编排整齐有系统,但是可以互补遗漏,因此二者珠联璧合,综合整理下来方是冒起宗流传于世的诗歌全貌。
第二,从内容来看,分为怀人诗、咏物诗、咏史诗、闲情诗几种,在这里以《拙存堂逸稿》里面的诗作为例分析。冒起宗的怀人诗所占比重最多,且大部分是在仕宦期间与官场友人来往唱和所作,在怀人篇序中谈到当时国家战事四起,同僚流落四海不得见,主要表达自己对同僚的深情厚谊以及互相勉励实现功名理想。如《望友》:“日日望君君不知,寄来消息总堪疑。忽传四月行将到,却恨三春归去迟。”③《钟陵傅元甫》:“浮沉昔叹投书渚,双鲤今来日月湖。交谊于兹推绝顶,昔分蓟北与东吴。④”睹物思情,流露出对久未谋面的友人的真挚思念。其次,诗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游记途中所作的咏物诗,如《棋盘石》:“笑看世眼别雄雌,坐饮壶天静弈棋。掇弄星辰盘外落,指挥风雨指边飞。爱缘不挂谁争道,胜想都空笑战淝。和靖未能靖亦尔,临流袖手学忘机”⑤。此外还有《禅笠石》《金鸡洞》《下清源山》,这类作品大都表达对美景的喜爱,然而特别的是喜爱中蕴含忘我自适的阔达。咏史诗时有出现,根据诗歌内容可知冒起宗去过邺城、桐城,在这些历史丰富的地方吊古咏怀,如《铜雀瓦》和《桐城怀古》等,大多在感叹历史更替。最令人动容的是冒起宗留下了相当一部分闲情诗,而且其中有写给家人,特别是儿子冒辟疆的居多。如《寄襄儿》组诗第二:“世路风波到出生,人前切勿肆讥评。伏波爱子再明训,闻过如闻父母名。”⑥字里行间流露出拳拳爱子之情。还有《除夕思亲》《示儿》,这类饱含亲情的诗歌寄托了冒起宗对家庭的重视及家族成员之间的脉脉温情。题物诗如《竹》:“雨色煌姿信手披,寒苔瘦石恰相宜,蝉绡幅短清无尽,千尺琅玕未足奇。”⑦多描写品性高洁之物,抒发自己的意趣。
第三,从形式来看,多组诗、七言律诗、绝句。冒起宗的诗歌大部分以组诗的形式出现,这是他诗歌最鲜明的特色。如《折杨柳》有三首,《楼居》有四首,《禅笠石》有十首,最多的达到二十三首,足以见冒起宗作诗功力之深。另一个特点是从格律看大部分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绝句。绝句在他的组诗中频繁出现,五言和七言均存在,律诗在非组诗中存在较多。总体上冒起宗诗歌偏向写七言诗歌,组诗的叙事性较强。
二、冒起宗诗歌对虞山诗派前期主张的吸收
虞山诗派是明朝末年以钱谦益为首的诗派,最大的特点是学古而不拟古,内容充实,积极主张诗歌革新。虞山诗派在明末东南影响广泛,和虞山诗派盟主钱谦益同处于一个时代的冒起宗也不免受到影响,“居恒辄诵东林杨涟左光斗诸公,一时士人景行行止,至复社诸君子咸愿为执鞭而忻慕焉”⑧。冒起宗后期与东林党成员及复社经常走动唱和,他的墓志铭就是东林党领军人物邹之麟所写。钱谦益也曾经是东林党领袖,诗学主张与东林党成员大同小异,冒起宗的诗歌创作实际上充当了虞山诗派的先行者。
首先体现在诗歌感情上反映内心,情真情至,豁达通脱,情辞胜理。冒起宗自幼受到严格的教育,做官正直清廉,他的这些品质也反映在诗歌中,给人一种质朴诚恳之感,毫不矫揉造作。例如《解嘲》:“贫家矜炫千金帚,都市喧传半额眉。自古妍媸无定品,遭逢何必怨愆期。”⑨这首诗描写自己生计窘迫孤苦,心酸中透露着无奈,幸而他心境通达,能够自我安慰来排解忧郁,坚守自己的追求。
其次体现在诗歌内容尊崇杜诗,关注现实,有为而作。冒起宗为官之时正逢明末乱世,他时刻关心着国家大事和民生疾苦,因此写下了很多动人篇章,成为反映时代真实面貌的镜子。如《哀襄阳》一诗记录了襄阳战事结束后的满目疮痍,冒起宗触景而发,以笔为椽控诉战争的罪恶,不得不让人联系到杜甫忧国忧民、秉笔直书的现实主义精神。冒起宗的游记诗比较体系化,全面完整的记录他游历过的山川美景,在游记诗的序跋中他也提到写下这些诗作的目的是为了留下自己的足迹,因此从这些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并不在乎明伦喻理,他也很少有诗作蕴含哲理,而是更在乎诗歌的现实功用,用自己的笔反射历史,关心现实斗争。冒起宗还著有《驭交记》,是其在广东为官期间所著,内容主要讲述中越关系史,于国家大乱之际编写此书,可见其忧国之心若焚,再联系当时明末经世致用的思潮也就不难理解他不热衷于空谈说教的原因了。
第三体现在诗歌形式上组诗多涌,格律工整,叙事为要。作为虞山诗派的领袖,钱谦益才学兼思,往往写成庞大的组诗,这一点在冒起宗诗里也同样出现。组诗是一种独特的诗歌表现方式,在诗歌文体中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它相较于单首诗更能折射出诗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的优势。组诗萌芽于先秦,定型于唐代,内容涉及广泛。冒起宗做的组诗大多属于七言绝句,与唐朝杜甫的组诗相同之处颇多,有力地展开微观叙事,用以纪事纪行,剖析自己内心炽热的豪情。他的诗作往往配有小序,如《五怀诗序》:“所怀之人一日成千古矣!然其风范才情没犹生也。兼以中岁每增感慨,多病易起悲凉。泚笔各奏一章,谓之情见乎辞或庶几耳!”从序言可以看出他写怀人诗是出于对时光逝去的感慨和友人的怀念。诗序是序文的一种,它依附在诗歌之前,对诗人创作意图和诗旨起解释说明的作用。最早诞生于经学阐释领域,发展到盛唐才渐趋完备。他的小序详细交代作诗的背景或缘由,和诗作珠联璧合完成完整的叙事,更能让人完整地了解诗作内容,弥补了抒情诗歌在叙事方面的不足,可见冒起宗对诗歌言状叙事上的注重。由此可见,冒起宗的诗歌深受宗唐之风影响,冒起宗尊崇复古的态度与东林党成员以及钱谦益早期的主张“诗莫盛于唐”是不谋而合的。
综上所述,冒起宗的诗歌创作流传下来的并不算多,尤其是明亡归隐之后的诗歌现今所见更少。在明末动荡又孕育文学新生的时代,他选择了以诗书写现实,书写自己的人生,继承前后七子尊唐主张,关注平实的社会,和钱谦益领导的虞山诗派师唐之法遥相呼应,是虞山诗派初期的一位先行者。
① 邹之麟:《冒起宗墓志铭》,冒氏家谱,藏于上海图书馆。
② 冒广生:《如皋冒氏诗略·凡例》,《如皋冒氏丛书》,光绪至民国刻本。
③④⑤⑥⑦⑨ 《清代诗文集汇编·拙存堂逸稿》(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87页,第295页,第315页,第347页,第296页,第274页。
⑧ 《清史列传》(第18册),王钟翰点校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6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