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愈合的创伤
——创伤理论视角下《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死因解读
2018-01-28张之燕华东理工大学上海200237
⊙毛 俏 张之燕[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200237]
一、创伤理论渊源
“创伤”一词起源于希腊语,指外力给人造成的物理性损伤。同时,“创伤”也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重要概念。他从病因、心理结构和治疗等方面都对创伤有所阐释,并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精神创伤是由创伤情景作用于创伤主体,经由条件过滤选择而形成的一种持久的痛苦反映。①之后,凯茜·卡鲁斯又将“创伤”定义为:“对于突如其来的灾难性事件的一种无法回避的经历,其中对于这一事件的反应往往是延宕的、无法控制的,并且通过幻觉或其他侵入的方式反复出现。”鉴于创伤的延迟性和不可控性,遭受创伤的人无法提前和正确认知,创伤往往会通过某种方式延迟再现出来,例如闪回、噩梦以及幻觉。②这些会给受创者心理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干扰,从而加重受创者的心理痛苦。在《推销员之死》 中,威利心中的深刻创伤无法愈合,而事后创伤修复的失败,将其推上了自杀的不归路。
二、创伤的累加产生
米勒在《推销员之死》一书中以主人公威利所遭受的诸多创伤为出发点,小说中四重事件的接踵而至导致主人公的创伤不断累加,其日益累积的消极情绪最终将其推入了灰暗的深渊,极大的心理压力压垮了家庭顶梁柱。
1. 童年家庭创伤
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的经历就像影子一样徘徊在人性左右,在适当的时机里内心被压抑的意识会像地雷一样爆炸。③作者在剧中没有大篇幅地着墨威利的童年生活或者原生家庭背景,读者也只能从威利和本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在威利幼童时期,为生活计,父兄皆离家,留下威利和母亲相依为命,而后母亲过世。在第一幕威利的幻觉中,他和哥哥本有这样的对话:
本: 妈妈跟你们住在一起吗?
威利:没有。她早就去世了。
本: 可惜,她当初是个好样儿的妈妈。
……
本: 妈妈哪年去世的?
威利:好多年了。从一开始你就不会打牌。
……
威利:(不耐烦地把本从琳达身边拉开)爸爸在哪儿?你不是跟他走的吗?你们是怎么开头的?
本: 怎么说呢?我不知道你还记得多少。
威利:那,当然了,我还小呢,三四岁吧——
本: 三岁零十一个月。
威利:真叫好记性,本!
……
威利:别走,本!…… 请你说说爸爸的事。我要孩子们听。我要他们知道咱们家的根底不简单,我光记得他是个大胡子,我坐在妈妈怀里,围着火,还有一种尖叫的音乐。
本: 他的笛子,他吹笛子。
威利:没错儿,笛子,对极了!
……
威利的童年可谓充满辛酸,他对父亲所有的印象只剩下“大胡子”和“一种尖叫的音乐”。对于母亲,也用“她早就去世了”这样的话一笔带过。至于哥哥本,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自己,长大以后衣锦还乡,和自己的境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中,童年时期的记忆对人格的塑造和发展非常重要,往往掩埋在人的心灵深处,对其一生影响至深。如同隐藏在人潜意识里的一座冰山,虽不引人注意,却不动声色地对其未来人格和人性发展暗中施压,对人的生活和心理产生巨大影响。文本中威利对母亲的碎片式回忆是其创伤后闪回的例证,作者虽然对威利童年的心理创伤描写着墨不多,但其影响却不容忽视。而面对着成年后自己唯一还活在世上的亲人——本,威利的内心其实是矛盾的:他既想面对他却又不想面对他。想面对的原因是自己从小没有父亲的关爱,母亲又早逝,他想从哥哥这里体会到原生家庭的关爱和温暖,来弥补自己多年的缺失;同时,他又不想面对本,面对本就意味着他要直面自己的心理创伤——他被父亲遗弃,从而再也没有体会到父爱;本得到了父亲的呵护,并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他在推销员的岗位上打拼了这么多年,依旧还是一无所有、庸庸碌碌。因此,本一次次出现威利在对过去的闪回中,这不仅仅是他黯淡生活的一缕阳光,更是对其心灵的二次创伤。
2. 偷情引发的父子亲情创伤
威利偷情被比夫撞见是他人生中的第二道创伤。威利因为自己从小缺乏父爱,便对两个儿子格外宠爱。虽然大儿子比夫在事业上一直没有作为,但威利在任何时候都毫不掩饰他对这个儿子的喜爱。他把比夫视为是自己生命的传承与延续,给予他足够的鼓励与关爱,甚至到了扭曲的地步。即使比夫有偷窃的恶习,在父亲眼里却是“胆大,天不怕地不怕的好孩子”。而比夫也一直敬爱威利,时刻牢记着父亲的处世哲学。即使知道威利有时候在母亲面前吹牛皮夸大自己的业绩,但是比夫忠诚于威利,从不戳破谎言。而剧中第二幕,在威利对过去的闪回中,他被比夫撞见了和情人共处一室的场景。
比夫:(忍不住哭出声来)爸……
威利:(被他感染)哦,孩子……
比夫:爸……
威利:我对她没感情,比夫。我就是寂寞,寂寞得要死。
比夫:你——你把妈妈的袜子送给她了!(眼泪涌出,站起来要走)……
比夫:你两面派!你是虚伪、卑鄙的两面派!(控制不住自己,他放声痛哭,拿起手提箱,转身急下。剩下威利一人跪在地上。)
这对于威利来说,是他为人父形象的一个巨大打击,一次不可逆转的失败。在比夫心里,他由一个高大伟岸的父亲变成了一个骗子、一个虚伪卑鄙的两面派!这对父子的关系一开始是融洽的。在威利眼里,大儿子比夫是一个拥有好人缘的英俊男子,未来会干成一番大事业。同时,比夫对父亲也存在一定的敬仰与崇拜,在比夫心里,父亲威利算得上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也因此将父亲的梦想当作自己一生都要追求的梦想。然而当比夫发现威利竟然在波士顿与一个女人存在不正当关系的时候,后者在前者心中的伟大形象轰然倒塌,此后,比夫无论是情感还是态度都发生了改变。这件事让威利背负上了沉重的自耻感和自责感,也正是比夫对威利印象的强烈反差使得父子二人都陷入了消极情绪中,比夫的一蹶不振给威利增添了第二重难以自我原谅的创伤。
3. 遭解雇导致的心理创伤
精神分析学认为,个体在遭受突如其来的精神创伤后需有及时而恰当的疏解方式,文本中威利遭受解雇时的难以置信、歇斯底里及遭受霍华德的冷遇,使诸多负面情绪未能得到合理发泄,从而创伤累积。④威利一直认为推销员的工作是神圣而有前途的,他一生都在朝着成为下一个辛格曼的目标而努力。对于已经六十岁的威利来说,这份工作是他能够让自己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根稻草。随着第二幕中威利被霍华德解雇,剧中首次迎来了人物冲突的小高潮。
霍华德:(站起身来)实在对不起,威利,我约好了得见客人。控制一下自己嘛。(朝外走)我一会就回来。
威利:控制一下自己!我他妈的对他说什么来着?老天爷,我冲他大喊大叫啦!怎么可以呢!
……
威利:霍华德,你难道要开除我?
霍华德:我觉得你该好好休息一阵子了,威利。
威利:霍华德——
……
威利:噢,本,你是怎么干的?诀窍在哪?你在阿拉斯加的买卖已经谈妥了?
本:只要你心里有数……
威利在霍华德的家族公司干了一辈子,和老霍华德是同事,连现任老板霍华德的名字都是他起的。然而,面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霍华德家族的威利时,霍华德自私、冷血,以实实在在的资本家的剥削嘴脸吐出了那句“亲是亲,财是财”亲财两看的冷言。可以说,这件事在年迈的威利心里留下了重创。作为一个推销员,他一直以来信奉的 “人品”“尊敬”“义气”“有恩必报”以及“交情”,在心中如信仰存在的处世哲学,瞬间土崩瓦解。
当然,被解雇这件事本身对威利来说绝不仅仅是他为人处世秘诀的崩塌,更是他“美国梦”的破灭。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老小几乎全靠他一个人供养,失去了工作等于是把他逼向绝境。事实上,威利一直生活在追逐“美国梦”的幻境里,可以说他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奔波了一生。他和其他美国人一样,认为自己不管做什么,只要足够努力,上帝就会帮助他,他就会成功,就会发财,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这种信念已经成为美国当时社会文化的一部分。“金钱至上”的美国梦成了威利心中的唯一价值追求,在这一价值追求遭遇幻灭之后,威利未能有效疏通其内心郁结,造成了创伤后应激障碍。
4. 父子饭馆冲突
在这一场景中,父子三人本来约好一起庆祝比夫向奥利弗借钱成功,以为此后就能拿着钱去佛罗里达做大事业了。可事与愿违,比夫没有借到钱,他连奥利弗的面都没有见到。威利自己没了工作,一心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但是儿子也处处碰壁。不仅如此,比夫还坦白了以前向父亲和家人吹嘘的自己给奥利弗当过助手的谎言,说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记货员的事实。他坦诚地告诉威利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难成大业,请父亲丢掉幻想,让他踏踏实实地去做他真正喜欢的牧场工作。对比夫虚幻美好梦想的破灭让威利此时的思维瞬间闪回到了波士顿旅馆事件当时,他开始歇斯底里地喊叫,否认自己在房间里。而这场争吵,也以兄弟两个离去,留威利一个人在饭馆里而告终。威利在幻灭后无法正视现实,而现实却让其愈发痛苦,第四重创伤累积至深,不可扭转。
三、创伤后的应激障碍
受创后应激障碍是指“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景的延迟或延长的反应,或一个人经历了异乎寻常的、几乎对所有人都带来明显痛苦的事件后,所发生的精神障碍”。其特征为情感麻木,记忆混乱;方向知觉的丧失和混乱,无法集中精力;不必要的空想——创伤时的记忆会不断地侵入每一天的生活和梦中,完全不受控制;不可避免的回顾,插入式的回忆——和正常的回忆不同,这种回忆会带来压力和焦虑;分裂的经验,包括分裂的闪回记忆;突然间哭泣、愤怒和恐慌;逃避;自杀欲望;作为生还者的内疚等。剧中,威利承认:“我开不下去了,车总是往公路边上甩。”“接着我又开车,过了五分钟我又出神了,我又差点儿。”这是威利受创后应激反应症状中方向直觉的丧失和混乱,他也无法集中精力去开车,差点儿出了事故。此外,威利记不清母亲去世的具体时间,动不动就向琳达发火;在被霍华德解雇的时候明明想认真和他谈一谈,却无法控制得歇斯底里;不受控制地回忆起本,并和过去的本穿越时空对话;在饭馆里记忆闪回,到被比夫当场捉奸;等等,这些都是威利受创后心理应激障碍症状的体现。
四、创伤修复失败
卡鲁斯提出,创伤具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延迟性和不可控性,对受创伤者来说,他们无法提前认知创伤,没有办法预防,受创后也没有从心理上正确地认识和正视创伤的存在。不止创伤本身具有延迟性和不可控性,创伤的表现形式也具有延迟性和不可控性。⑤当创伤记忆闯入受创者的生活后,他们原本的生活状态将被打破,不得不在过去和现在的幻觉以及现实之间进行痛苦的挣扎。创伤记忆与正常记忆本质上无法融合,导致创伤受害者具有“双重思维”,即身体和灵魂处于分离状态。也就是说,受害者在受到创伤后,即使身体存活了下来,但是心理和精神上的创伤却永远存在。建立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创伤复原的基础,创伤幸存者必须了解自己的创伤,将创伤记忆由潜意识上升到意识,由内在记忆转化为外在现实,摆脱可怕的记忆,进而康复。威利却相反,他不仅没有找到外界出口来修复创伤,在现实生活中一旦出现让自己心里无法承受的事情时,他的修复方式便是对过去的事情闪回,随后就不可遏制地出现近似于疯癫的歇斯底里。他的自我修复反应其实是内心对面前现实的逃避,但是这种逃避方式只会让自己身陷在过往的创伤中无法自拔。根据弗洛伊德对创伤的描述,受创者每一次对过去创伤的闪回,对他们自己来说,都是形成二次创伤的过程。这些埋藏在威利心里的伤痛,渐渐地成为他心中无法越过的鸿沟,最终使其无法承受,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换取能让其他家庭成员活下去的保险赔偿。
从剧本来看,以自杀来换取保险公司赔偿的方式是下下策,为什么威利不接受邻居查利主动提供给他的工作呢?从创伤理论视角来看,这恰恰是他内心自我修复失败的体现。创伤理论中,以凯罗琳·格兰多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一旦人经受过严重的创伤,他将无法完全摆脱由创伤引起的内心世界的痛苦和扭曲,最终由于世界的未知预测性而经历生活方式上的崩溃,信念上的瓦解。⑥这就是说,没有人能够完全地摆脱创伤带给他们的影响,而每个人对待创伤的态度又各有不同。有些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封闭,有些人无法信赖自我,时时活在自我怀疑之中,还有些人出于一系列复杂的内在因素,会热衷于不惜一切地搜寻冒险刺激的事情。当查利提出要给威利一份工作来供养家庭时,他拒绝了,他拒绝直面自己被解雇的事实,因为此时解雇已经成为他的心理创伤。面对查利的好意,他歇斯底里地拒绝了查利:“我,我就是不在你手底下干,查利!” 同时,他还告诉查利:“人死了结果比后者值钱。”面对查利的劝说——谁死了也一文不值,他根本听不进去。对威利来说,他始终无法正视自己内心的创伤,他每一次的歇斯底里其实都是内心不安的表现,他的逃避以及自我封闭是心理受到创伤后的应激障碍表现。带着心中无法治愈的累累创伤,威利最终选择走向死亡。
五、结语
《推销员之死》通过讲述主人公威利·洛曼一生所遭受的种种创伤,讽刺了19世纪中期美国梦的背景下,普通人奋斗一生无法实现其自身梦想的悲剧。通过对创伤事件的累加描写,刻画了威利备受煎熬的心路历程、受创后的应激障碍、创伤修复失败以及其最终选择死亡的原因。创伤理论为解读威利·洛曼的心理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方便读者多方面看待事物,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主题。
①④ Sigmund Freud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New York. Bantam Books. 1959,p207,p167.
②⑤ Caruth, Cathy:Trauma: Exploration in Memory.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5,p53,p 116.
③ Helen Block Lewis :Freud and Modern Psychology.Volume 2: The Emotional Basis of Human Behavior, 1983,p45.
⑥ Garland, Caroline :Understanding Trauma—A Psychoanalytical Approach.London Duchworth, 1998,p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