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结诗文的创作成就及文化特征阐释

2018-01-28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343000

大众文艺 2018年18期
关键词:诗文特征诗歌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科研处 343000)

作为盛唐时期一位独特的重要诗人、散文家,元结诗文的创作理论和艺术成就都与当时的主流文学显得不同。元结敏锐地感知到繁华时代下隐藏的社会危机,他的诗文更为注重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可以说是盛唐文学向中唐文学过渡前的先导,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表现出与他的人生经历、文化背景相对应的文化特征。本文试从元结诗文的创作理论、艺术成就、文化特征等三个方面作简要阐释。

一、元结诗文的创作理论

(一)注重讽谕、系之风雅的诗歌创作理论

元结虽然是鲜卑族人,但从小接受“以天下为已任”的儒家传统教育,认为文学的功用应为现实政治服务。元结的诗歌作品多为五言古诗和四言诗,为弥补上古乐曲遗失之憾,他创作了十首《补乐歌》,还模仿《楚辞》样式创作了《引极三首》和《演兴四首》,这些诗歌风格都很古朴,同样都不忘加以讽喻之意。其实是希望通过模仿上古文学样式来提倡和发扬《诗经》美刺的现实主义传统。元结对当时诗坛普遍存在“歌儿舞女,且相喜爱”的现象,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认为是“文章道丧”的表现,提倡诗歌创作应该“系之风雅”,恢复诗歌的风雅传统。他极力推崇风雅,力主继承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提出“欲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二风诗论》)的诗歌创作主张,倡导规讽,所作《补乐歌十二首》便是仿《诗经》而作。元结提出“规讽”的诗歌创作原则和新乐府的创作实践,对稍后元、白等诗人提倡讽喻诗和新乐府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救时劝俗、追复纯古的散文创作理论

元结所作《文编序》,认为“所为之文,可戒可劝,可安可顺”,可看出他为文讽谕的目的是“救时劝俗”,理性地反映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以达到“上感于上,下化于下”的作用。元结无疑是唐代古文兴盛的先驱者,他与萧颖士、韩愈等人的主张不尽相同,其散文复古,志在“追复纯古”,是追复三代之古,体现儒学古道为本的艺术精神,直面现实,敢于刺世疾邪以警世救时,彻底摒弃排偶绮靡之习,这是元结在天宝年间“独作古文”的特点和价值,也是他能遥领韩愈古文革新之先的原因、意义之所在。

二、元结诗文的艺术成就

(一)元结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

元结性格特立独行,“独为漫家”,所作诗文也自成一格。颜真卿在其墓志铭中称元结“其心古,其行古,其言古”,其诗作大多为五言古诗,不受用韵限制,又可长可短,又由于刻意求古以至怪奇,如上述的《补乐歌十首》、《二风诗》、《引极三首》、《演兴四首》。其山水诗作总是表现出怪异独特的审美情趣,专门选择不为人知的幽境独处,抒发感想,如《游右溪劝学者》,为柳宗元山水小品《永州八记》创作风格之滥觞,其行文淳朴似白话,又为白居易诗之先导。

元结诗歌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方式,追求一种自然之趣,洒脱无羁、不假雕饰,不为修饰而修饰。诗歌语言多用叠字,如“嵺嵺天外青”、“娟娟如镜明”,笔法自然天成,似乎随意一笔而又给人清新脱俗之感。同时多取口语入诗,长于叙述,诗意看似散漫而连贯,不求跳跃与递转,与盛唐诗歌注重意象的锤炼和情境的营造不周,依靠诗意逻辑关系的整体性。诗句句首多用连词,从而语义连贯,结构紧密;句中多用介词以突出目的性与方向性,明了而简介;句末多用语气词,以增强情感的程度。在修辞方面爱用明喻、反复、顶真等修辞手法,如“麋色如珈玉液酒”、“稻草如蒲米粒长”、“爱之不觉醉,醉卧还自醒,醒醉在樽畔……”,形象鲜明、逻辑严密、清新自然,在当时的诗坛独具风格。诗歌体式侧重古体不为律诗,诗歌风格反对绮靡浮华而提倡淳古淡泊,同时显示出散文化与民歌化的特点,富于现实生活的气息。

(二)元结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

元结为文力抗时俗,以古为新,并能针对时事,表现出特有的思想光芒,紧贴时政的语言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哪怕是像《右溪记》这类山水游记,也不乏表现对时政的议论。在用意、结构、内容等方面力主出奇,特别是在用词上多有创意,多生语奇字,从而形成了犀利、危苦、激切的风格。还善用讽刺、反语、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往往作到创意新奇、立意深刻。其文多处用独白直言的方式表述其志,用问对、诘难的方式来表达其意,行文多单刀直入,文辞简约却用语犀利,还通过主客问对、多人问对、纳问于叙事之中时发慨叹,同时依托寓言抒怀言志,表现对世风浮薄的愤恨和担忧。

元结散文创作表现出反主流的倾向,倡导散体单行的“古文”,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和短小的篇幅,表现深刻充实的内容,夹叙夹议,往往以议论居多,秉笔直言,极少用典,没有藻饰,用极其浅显的语言明白说理,大都通俗易懂,宛如口语。其文对语气词的巧妙运用,又给人以一唱三叹的感觉,读起来琅琅上口。

三、元结诗文创作的文化特征

元结的诗文内容中,常常批判社会的丑恶现象和世风的衰败,同情人民的痛苦生活。他的诗文创作多为风雅规讽,来自于儒家传统文化关注民生的美刺传统和兼济天下的士大夫精神。在他这些阐述以德治天下的政治诗文中,更为明显地反映出宣扬儒家学说的文化特征,从而诗文创作体现出现实主义的特点。

元结诗文多有朴真性情的表达,反对只重形式技巧、不重思想内容的文学作品,提倡表现真情实感,强调文学作品的朴实本真。在他大量描写自然山水的诗文中,描写的几乎全是无名无号、不为人知的纯粹自然之景,他所追求的是不经任何加工的纯粹自然的美,引申到诗文创作领域上来,即反对形式技巧等人为加工和艺术提炼,拒绝格律的束缚。在他这些诗文作品中,更为明显地是反映出追求自然崇尚无为、隐居山林全性葆真的道家文化特征。

元结诗文还出现复古尚奇的创作倾向,追求上古三代时期朴素无华的风格,不求骈俪排偶,不讲格律押韵,语言质朴,追复纯古,用字用韵也追求上古风格,惯用一些生僻字,体现出奇崛尖新的特色。在他这些诗文作品中,更为明显地是反映出儒道互补相冲后独树一帜的“漫”家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向往上古时代平静自由、“漫歌”、“漫浪”的生活,可以毫无顾忌地进行真性情的表达,不从于流俗权贵,保持独立高尚的人格。如此追崇上古时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这是元结在现实生活不能实现自己政治理想下的无可奈何心理状态的一种体现。

元结诗文中还有很多反映战乱生活的作品,因他人生大半都在战火纷纷的年代中度过,深刻深会到战乱带来的巨大伤痛。特别是在永州时期,他写下了大量战乱时期百姓的苦难,战后的凋敝景象,以及理想抱负、心理状态等,这也就让他的诗文创作带有明显的战乱文化特征。最具有代表的是《舂陵行》和《贼退示官吏》二诗及其序言,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贫穷和死亡,对人的生命安全和财物带来极大的威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浓重的厚生爱民和深深的忧患意识,并带有厌战的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在元结所作《宿无为观》、《橘井》、《无为观口作》、《登九嶷第二峰》、《朝阳岩下歌》等诗中,流露出羡慕仙人的思想,面对着永州诸多带有儒家积极有为色彩的人文景观,他有意选择带有道家消极无为色彩的无为观、无为洞、橘井等人文景观,对仙人的钦慕和对现实的无可奈何之情,流露出了深重的虚无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滑入了虚无的思想境地,此时的元结寻觅的是冷寞寂静的境界,追求的是清淡无味的文化审美情趣。

四、结语

元结的诗文创作理论与艺术成就可以说是他本身所具备的文化背景在文学领域实践的投射,诗文当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也与此息息相关。在研究元结诗文创作时注重其诗文创作理论、艺术成就与文化特征的关系,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猜你喜欢

诗文特征诗歌
诗歌不除外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走遍万水千山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抓特征解方程组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诗歌岛·八面来风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