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三部曲”妖女形象及意识的共性
2018-01-27吴卉冬
吴卉冬
摘要:选取了金庸“射雕三部曲”中具有代表性的妖女形象,讨论其反叛形象的相似性,以及在意识方面反映出的共性。反叛观念上,主要表现为追求平等的社会地位和平等的爱情心理。
关键词:金庸;射雕三部曲;妖女形象;反叛观念
一、反叛形象的相似性
吴霭仪在《金庸小说的女子》开篇提到:“金庸小说多妖女。黄蓉一露面便让郭靖的师父骂称‘小妖女;殷素素是‘妖女;任盈盈是‘魔教妖女;何铁手、蓝凤凰之流自然更是妖女,连蒙古郡主赵敏,也被人叫做‘小妖女。”①
以“射雕三部曲”为例,经统计,《射雕英雄传》中“妖女”一词共出现18次,全部用来称呼黄蓉。近似的还有被称为“魔头”的梅超风(3次)、《神雕侠侣》中被称为“女魔头”的李莫愁(21次)。《倚天屠龙记》中“妖女”则同时被用在形容殷素素(11次)、赵敏(36次)两名女性身上。
金庸笔下众“妖女”几乎都具备非凡的美貌,是为她们形象上一大共性。甚至是心狠手辣的“铁尸”梅超风出场时年岁已长,脸色黝黑,模样却“颇为俏丽”。可见,金庸在塑造这些带有反叛性的角色时,在外貌方面,都不吝惜地给予了她们美丽的外表。
爱美之心,古已有之。但为什么这些美丽的女子并没有因外貌而获得好名声,却被人们称为“妖女”、“魔头”呢?这正是因为她们的性格、思想、行为为当时的礼法所不容,也因此为世人所不容。正如吴霭仪论述的那样,“金庸小说多妖女,无非是因为金庸小说多美女。美得惊人而又“来路不正”的女子,活色生香,不肯像淑女那样守本分,太令正人君子抵抗不了……”。②
又如“小妖女”黄蓉是“东邪”黄药师之女,天生聪颖异常,书中写她智谋了得,样样精通,简直集天地灵气于一身;梅超风和李莫愁两人很相似,都被称为“魔头”,都是武林一等一的女性高手,心思手段俱毒辣;殷素素和赵敏这两代女性都被称作“妖女”,前者是天鹰教堂主,后者是蒙古郡主,能力超群的同时兼有显赫的家世背景。足见,卓绝的才能构成了她们继美貌之后的第二大共性。
传统观念中,“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即便有才,也不可主动过分显露,是为含蓄。“妖(魔)女”们的才能不仅卓越,而且外露招摇,因此多为世俗难容。如梅超风、李莫愁二人以女子身叱咤江湖,令诸多豪杰闻风丧胆;黄蓉足智多谋,闯荡江湖,与男人一较高下时,往往占了上风,因此在郭靖的师父眼里,她没大没小、缺乏教养;殷素素所在的天鹰教是正道人士认定的邪教一流,她作为领袖之一率邪教与正道分庭抗礼,这点和同样身居元朝高位、与中原武林抗衡的赵敏颇相似。在男性至上的时代,才华外溢不能够成为优点,而她们的才华施展的方面又注定成为妖魔化她们的缘由之一。
此外,除去相貌、性格、思想、行为方面的相似,纵观这些女子生平,前期几乎均以“反叛”的形象出现,笔者试从意识层面阐释她们的“反叛性”。
二、反叛的意识
严家炎在《金庸小说论稿》里写道:“香港在一个半世纪中,政治上为英国的殖民地,经济上由自由港而逐步发展成繁华的国际性商业中心与金融中心,文化上则呈现出东西方文化长期并存、相互渗透,传统文化又和五四新文化乃至左翼激进文化共处一堂,公平竞赛的奇异局面……金庸、梁羽生都是受过很好的教育,钟情于传统文化,而又具有现代思想的知识分子。”③女权思潮作为现代思想不可分割的一脉,早在20世纪初经维新人士倡导大行中国,盛于五六十年代的香港。金庸的新派武侠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诞生的。
在他笔下,部分女性虽身处古代,但意识超前,追求平等与独立,某种程度颠覆了传统女性观,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追求平等的社会地位
中国“男尊女卑”思想自宗法社会形成,男子从属于家族、女子从属于男子始延续千年,“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等都是对女性思想行动的规定。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虽身处古代,却得以在作家以历史为基础而建构的想象的江湖之中行走,被赋予了打破世俗观念禁锢的理想色彩。小说中的不少情节借女性角色之言行,批判、淡化了“男尊女卑”的观念。
以黄蓉为例,少女时期她压根没有“三从四德”的概念,在桃花岛不从父,书里写黄药师对女儿“从不稍加管束,以致把这个女儿惯得骄纵异常”。黄蓉涉足江湖也是源于不满父亲责骂的一次任性叛逃——“刁蛮脾气发作,竟乘了小船逃出桃花岛”。至于“四德”,黄药师评价她“甚么德容言工,那是一点儿也说不上的”。除了能如男子般行走江湖而不必受父权、夫权的管制外,黄蓉还是丐帮第十九代帮主。如果说“东邪之女”是她天生的标签,“北侠之妻”是她婚后的身份,那么“丐帮帮主”就是她独有的社会地位。《神雕侠侣》中黄蓉的表现俨然是一位深谋远虑、极具风范的女首领,曹正文据此评论道:“金庸笔下的女主角,女中丈夫甚多,但若论文武双全者,当推黄蓉为第一。”④
《倚天屠龙记》里,殷素素是天鹰教教主之女,她本身是教中紫微堂堂主,地位甚高,平日與父兄、师叔共同处理教务,亲自出马争夺屠龙刀。赵敏是天下兵马大元帅汝阳王的郡主,协助父亲剿灭江湖上的门派帮会,为朝廷扫清障碍,她身为女子,却能号令众多武林高手为其效力,实乃巾帼不让须眉。
以上诸例,江湖女儿的活动范围由闺阁拓展至更为广阔的武林、朝廷,她们承担教务、参与政治,凭借才能与男子共享平等的社会地位。
(二)追求平等的爱情心理
(黄蓉)回头向父亲道:“爹,他要娶别人,那我也嫁别人。他心中只有我一个,那我心中也只有他一个。”黄药师道:“哈,桃花岛的女儿不能吃亏,那倒也不错。要是你嫁的人不许你跟他好呢?”黄蓉道:“哼,谁敢拦我?我是你女儿啊。”《射雕英雄传》
此段对话,又是对“出嫁从夫”观念的公然反叛,作者后有评注,说黄蓉只知夫妇自夫妇,情爱自情爱,没有贞操节烈的念头。这种对男女爱情平等的追求,对专一性的执著,在讲究礼教之防、允许“一夫多妻”的宋代无疑是惊世骇俗的。
虽然“一男多女”的设定在金庸小说中颇为常见,但倪匡总结“爱情上的观念,一直到《射雕英雄传》,金庸还是坚持‘一男一女的‘正确恋爱观,这种观念,一直维持到最后一部《鹿鼎记》,才来了一个大突破。”⑤郭靖虽与华筝公主有婚约,遇见黄蓉后,还是必须二者择其一;张无忌曾幻想过同娶四美(赵敏、周芷若、小昭、殷离),但认清心中真正所爱,终究只选择了赵敏。可见在爱情观上,金庸也是认可这类女子对“一夫一妻”、“平等恋爱”的追求的。
另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李莫愁。心上人移情别恋后她因爱生恨,杀陆家满门;因为何老拳师一家姓了情敌的“何”字,竟将何家上下杀了干干净净。李莫愁也曾是在古墓专心习武、天真无虑的女子,感情上的挫折令她性情变得暴戾,以致做出了残酷疯狂的行为。从她的报复行为可以看出,面对情感的背叛,她的反应是激烈的的,她的选择是毁灭性的。对于到死都在高歌“问世间,情是何物”的赤练仙子,吴霭仪评价“‘情之为李莫愁,简单地说,就是占有⑥”,在古代,“柔顺”是女子应循之训诫,李莫愁当然谈不上柔顺,她代表的是一类激进孤勇、执于情亦役于情的女子形象。
综上所述,不论女性追求爱情平等的努力成功与否、方式正确与否,都反映出了女性要求男女双方对等付出与回报的期望。与此同时,尽管尽力争取,依然不丧失自我意识,不依附男性,也不单纯为依顺男性的意愿作违背本心的改变,而是以独立个性和形象存在,让男性来接受真实的自己。
注释:
①吴霭仪,金庸小说的女子,妖女大全篇。
②同上
③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第2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④曹正文,金庸笔下的一百零八将,论黄蓉一节。
⑤倪匡,我看金庸小说,第38页,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1。
⑥吴霭仪,金庸小说的女子,论李莫愁一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