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拾童话教学的钥匙
2018-01-27周宇洁
周宇洁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童话故事被引入到小学语文课本中,为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增添了许多生机。童话教学具有相当大的意义,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儿童美好的情感。
[关键词] 低年级;童话教学;实践
新课标关于第一学段阅读要求中,明确规定“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然而,审视我们一年级的童话教学,儿童能否走近课堂中的童话故事,体验生命与自然的情感呢?
一、童话教学研究背景
童话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生动可爱,引人入胜。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童话故事被引入到小学语文课本中,在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增添了许多生机。童话教学具有相当大的意义,能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儿童美好的情感。
笔者在学校做了一项调查,一年级新生107名,根据各个问题进行统计后制作的表格,调查结果显示,在一年级童话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学生课外阅读量少,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阅读面窄,缺乏对童话的深入解读。教师课堂教学呆板,程序化严重。这就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开启童话教学的门锁。同时,调查问卷也显示,孩子们对童话教学是十分喜爱的。
二、优化一年级语文童话教学的建构性建议
1.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童话作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新课标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除了学生要读的《我有友情要出租》《亲爱的笨笨猪》《舒克和贝塔历险记》《一粒种子的旅行》《月光下的肚肚狼》这些书目外,还要根据上课时候所讲的课文,来因势利导。《这世界多美呀》课文写的是一只小鸡从蛋壳里发育到破壳而出,学生来感受小鸡努力冲破蛋壳后,看到世界如此美丽的惊喜的心情。抓住课文的两条线索:小鸡的孵化过程;小鸡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变化,看到美丽世界,看到藍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碧澄澄的小河。学习完课文后,老师就可以提出有一只小鸭子也从蛋壳破壳出来啦,这只小鸭子看到了什么,又经历了什么呢?让学生课下读一读《丑小鸭》的故事。这样,在讲课文的时候,还能给学生推荐经典童话,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童话素养。教师要有一定的童话书目阅读量,提高鉴赏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能够在课堂中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童话教学,在教授关于童话的课文时,一般的步骤是“导入——读准字音——朗读课文,理解大意——记忆字形,规范书写”,缺乏了灵活性与创造性,在调查中发现很少会用到表演的形式,大部分孩子渴望上台表演童话故事,在表演的时候会加入一些自己理解的情节,这就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的孩子提出上语文课时画图,画出童话的主人公,或者是讲故事比赛,这些都会增加童话教学的乐趣。
3.选择合适的童话作品,合适的教学内容。低年级学段的学生最喜欢听老师讲故事,老师讲得有趣些,再讲明白童话课文意思。比如《蚂蚁和蝈蝈》这一课,字数不多,在一年级孩子的接受范围,文中从蚂蚁和蝈蝈的对生活的不同态度所导致的不同结果中揭示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的道理。课文言简意赅,给一年级学生无限想象空间,且能提高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浓厚兴趣。在讲课文时,教师不仅要读书上的内容,还要用自己的话,自己的表情,完美的诠释蚂蚁和蝈蝈相反的生活态度,潜移默化中理解课文。如果童话故事字数太多,故事太曲折,一年级的孩子缺少了判断力,很难把握住主旨。所以,选择合适的童话作品,合适的教学内容是开启孩子学习童话的金钥匙。正如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在童话诗《小金鸡》中所说的:“童话虽然不真,可是含义却深。”
教师要让自己的课堂生动起来,把握仅有的童话教学资源,使用童话教学的方式,重在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发散孩子们的思维,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蒋风.外国儿童文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刘绪源.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第四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