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德育,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018-01-27郎文波
郎文波
[摘 要] 德育是运用言传身教等手段使学生将遵循道德内化成自己的潜意识。在高中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典籍、开展小组竞争和组织社会实践等途径,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 高中德育;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而德育是运用有效手段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两者共同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正确把握二者的结合点,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诵读经典典籍,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是道德素质的体现。流传下来的诸多经典典籍都可以寻得古人高尚的素养。而且国学有启智养德之功和净化灵魂之效,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养,就不得不学习文化经典领悟先贤之风范。
国学的许多经典之作涉及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指导着古人的言行举止,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古文理解起来确实有些困难,这也是学生持续学习国学的一个障碍。于是我引用诵读这一方法让学生们一起朗读记忆,这在某种程度上防止了半途而废的现象发生。另外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朗读中,国学的奥义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学生的思想深处,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其品行、提升其修养。在阅读初期我会选择学生相对熟悉的作品,如《论语》。在这里学生习得了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谦与自爱;“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蕴含着的行动比言语更可贵的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指出的人际交往的箴言。在朗读《出师表》中了解诸葛亮的忠心耿耿,又在背诵陈情表时感悟李密“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的孝心。忠孝礼义的种子悄悄种植在学生心中,并引导着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二、開展小组竞争,强化协作精神
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然而高中生学业繁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因此我在班级中引入小组竞争机制,增加学生间沟通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开展合作与竞争,强化协作精神培养。
学期初,我将学生按照学习成绩、文体能力、思想表现等情况进行分组,使各小组竞赛的客观条件及人才分配尽可能地达到平衡。小组组建好之后,各小组就开始就学习、体育竞赛、文娱表演等方面展开竞赛。由于小组成员间采取的是捆绑政策,所以只有每个人的成绩都提升才能实现小组的共荣。这样小组成员间就形成了相互监督,上课不遵守纪律、个人卫生等情况有了极大的改观。同时小组成员间形成了互帮互教,如数学好的辅导其他同学的数学、英语好的则将英语笔记分享给其他同学。在月末我们总结出积分前三的小组成员并给予奖励,其中有个较调皮的学生拿到奖品说:“我以后一定多举手回答问题,为组里加分。”在竞争的同时,学生更感受到了团结协作的快乐。
三、组织社会实践,提升抗挫能力
社会是开展心理教育的广泛资源,无时无刻不蕴含着教育的时机。日常的生活百态、风土人情以及各种社会机构都是对学生起着教育作用的资源。因此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强化情感,在处理事务中强化自己的抗挫能力。
笔者总是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等假期去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如兼职实习、社区服务等。在实践中体验人生百态,感悟生活的真实,并记录下自己的经历与感悟,开学之后进行分享。如在笔者开展的“我参与,我懂得”的暑期实践活动交流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在暑期实践经历并表达自己的感悟与收获。一学生利用暑假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发传单的兼职,他说:“起初我很胆怯,在不断的自我鼓励中我终于将单子送到别人的面前。当然有人会拒绝甚至谩骂,但多数人还是很客气的接受。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切地体会到每一份工作都值得被尊重。战胜自己,迈出第一步一切就都好了。”另一位同学则讲述她去社区幼儿园帮忙照顾小朋友的感受:“刚去时,我对哭闹的孩子手足无措,一度想放弃回家,但是老师鼓励我让我坚持一下,我尝试用小时候妈妈哄我的方法,耐心和孩子玩,最后终于和她们打成了一片。我懂得了面对挫折时,往往再坚持一下我们就可以战胜困难。”学生分别讲述令自己记忆深刻的事,在分享彼此的经历中相互学习、强化情感、增强意志。
德育追求运用言传身教等手段使学生将遵循道德内化成自己的潜意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是方向与手段的结合,是人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结合。总而言之,二者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娟.高中教育,注重心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及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10).
[2]卢佳适.浅谈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教学”[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201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