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苦瓜嫁接新品种比较试验

2018-01-27贺滉彭智翠杜公福牛玉戚志强杨衍

长江蔬菜·学术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比较试验嫁接苦瓜

贺滉+彭智翠+杜公福+牛玉+戚志强+杨衍

摘 要:为筛选出适合海南屯昌县地区种植的苦瓜优良新品种,通过引进国内7个优良苦瓜新品种,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和产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砖、海研2号和热研3号苦瓜的综合性状表现好,产量分别为35 880.15、34 646.20、33 138.78 kg/hm2,比枫木苦瓜(CK)分别增产 23.24%、18.99%和13.82%,适合海南屯昌冬季种植,可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关键词:苦瓜;新品种;嫁接;比较试验

中图分类号:S6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7)24-0050-03

苦瓜是海南省冬季北运的重要蔬菜,全省种植面积约5万hm2左右,占全省北运瓜菜播种总面积的4.8%,主要分布在屯昌、乐东、万宁、保亭和三亚等地,其中屯昌县是海南省主要的苦瓜生产基地,年播种面积多于2 000 hm2 [1],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枫木苦瓜品牌,远销全国各地,并为全国“菜篮子”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撑[2]。

屯昌县枫木镇作为苦瓜种植主栽区,从19世纪80年代就开始种植枫木苦瓜,直至现在仍然有部分农户种植枫木苦瓜品种,由于长期品种单一,导致枫木苦瓜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同时由于常年连作,导致土传病害增多,像苦瓜枯萎病、南方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发生普遍,严重田块发病率超过80%,减产50%以上,严重影响了产量和收益。因此,针对制约苦瓜生产中的问题,充分推广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的苦瓜新品种,并利用嫁接换根技术减缓土传病害问题具有必要性。通过引进国内优良苦瓜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屯昌地区种植的苦瓜新品种,为海南苦瓜产业高效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于2015年12月10日开始定植,采收至2016年5月1日。试验在海南屯昌县枫木镇南吕农场科研基地进行。试验地为壤土,中等肥力,前茬为水稻。试验种苗均为嫁接苗,嫁接方法为顶插法。

1.2 试验材料

供试 7个苦瓜品种,分别为:枫木苦瓜(CK)是海南屯昌县当地特色品种,由屯昌枫绿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提供; 热研3号油绿苦瓜、热科1号苦瓜,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提供;丰绿苦瓜、佳乐88号苦瓜,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提供;海研2号苦瓜由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提供;金砖苦瓜由广州良师意农种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供试砧木:雪藤木2号,由海南富友种苗有限公司提供。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小区面积 15 m2。试验地畦宽(包沟)1.2 m,单行种植,行距 90 cm,株距 60 cm,每小区定植20株,试验地四周设有保护行,其他栽培管理同大田生产。

1.4 指标测定

①生育期 包括第一雌花节位、始收期、终收期和采收期等。

②农艺性状 盛果期每小区随机选取10株测定植株的农艺性状,包括叶柄及叶脉颜色、 花色、叶色、果形、果色、果长、果肩宽等指标,并取平均值[3,4]。

③产量 为各小区的实际采收产量,并折算为每1 hm2产量。

④抗病性 苦瓜生长过程中,参照刘子记等[5]对白粉病病害分级标准,调查各参试品种田间白粉病的发生情况。白粉病抗性水平评价标准如下:高抗,0

试验数据主要采用 Excel 2003 处理, 采用DPS V7.05 分析软件进行显著差异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比较

从表 1 可以看出, 热科1号苦瓜在第一雌花节位、始收期、终收期和采收期与其他品种差异明显,属于早熟品种,其他均为中早熟品种;其他品种在第一雌花节位上没有差异,基本在14节或15节;采收期最长的是海研2号和金砖苦瓜,采收期均为55 d,其次是热研3号和佳乐88,采收期为

52 d,接着是丰绿和枫木(CK),采收期45 d,热科1号苦瓜采收期最短,仅38 d。

2.2 农艺性状比较

表2可知,各参试品种叶柄、叶脉均为绿色,花色均为黄色,叶色均为绿色。果色海研2号为深绿色,热科1号和金磚均为浓绿色,热研3号为油绿色,丰绿、佳乐88和枫木(CK)均为浅绿色。果形均为长棒形。 果长以热研3号苦瓜最长,达 29.5 cm,其次是丰绿苦瓜,达到 29.3 cm,枫木(CK)最短,为25.8 cm。果肩以金砖苦瓜最粗,达7.02 cm,其次是海研2号,达6.88 cm,以热科1号苦瓜最小,为6.29 cm。

2.3 抗性比较

由表 3可知,其中白粉病发生较轻的是金砖和丰绿,其次是海研2号、热研3号和佳乐88,发病较重的是热科1号和枫木苦瓜,病情指数分别为58.63和60.44。按白粉病抗性水平评价标准,热科1号和枫木苦瓜均属于感病品种,而其他5个参试品种的病情指数为 48.94~52.58,属中抗品种。

2.4 产量比较

由表4 可知,总产量最高的品种是金砖苦瓜,其平均小区产量为53.79 kg, 折合每1 hm2产量为

35 880.15 kg,比 CK 增产23.24% ;其次是海研2号,小区产量51.94 kg,折合每1 hm2产量34 646.20 kg,比CK增产18.99%; 位居第 3 的是热研3号,小区产量为49.68 kg,折合每1 hm2产量为33 138.78 kg,比CK增 产13.82%;其他品种均比CK增产,丰绿、佳乐88和热科1号分列第 4~6位。且所有参试品种的平均单果质量均大于CK,其中金砖、海研2号和热研3号的平均单果质量分别为455、452、427 g,分别排在1、2、3位。

3 结论

苦瓜在海南的种植规模呈日益发展趋势,是我国热区南菜北运基地的主要栽培种类,而且还是夏秋季(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渡淡蔬菜的主要种类之一,居全省北运各类瓜菜作物的第4位[1]。海南苦瓜主要供应元旦、春节和清明等,因而市场前景好,价格高,2015-2016年春节前每1 kg达5.2元,已经成为农民新的创收来源,逐渐成为海南蔬菜新兴的发展产业。

但是根据调查,目前屯昌种植苦瓜栽培品种多为常规种,品种单一,缺乏雜交苦瓜品种,欠缺丰产抗逆抗病品种,尤其是在热带地区高温多雨季节,苦瓜易发生枯萎病、白粉病、霜霉病等病害,严重影响其生产,减产减收,甚至绝收,严重制约了瓜农栽培的积极性[6]。本试验从国内引进7个优良苦瓜新品种,并同步于当地生产管理,比较各参试苦瓜品种的生育期与熟性、农艺性状、抗性及产量等因素,再根据田间各品种的坐果情况,结果表明,热科1号苦瓜属于早熟品种,其他均为中早熟品种;采收期最长的是海研2号和金砖苦瓜,采收期均为55 d,其次是热研3号和佳乐88,采收期为52 d;果形均为长棒形,果长以热研3号苦瓜最长,为29.5 cm,果肩宽以金砖苦瓜最粗,达7.02 cm;单果质量方面,金砖、海研2号和热研3号分别为455、452、427 g,分别排在1、2、3位。抗白粉病性方面 ,枫木(CK)和热科1号为感病,热研3号、丰绿、佳乐88、海研2号和金砖苦瓜均表现中抗;产量方面,金砖苦瓜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小区产量为53.79 kg, 折合每1 hm2产量为35 880.15 kg,比 CK 增产23.24%;其次是海研2号,小区产量51.94 kg,折合每1 hm2产量为

34 646.20 kg,比CK增产18.99%;位居第 3 的是热研3号,小区产量为49.68 kg,折合1 hm2产量为

33 138.78 kg,比CK增产13.82%;因此,金砖、海研2号和热研3号苦瓜的综合性状表现好,可在海南示范推广,热科1号、丰绿和佳乐88 号苦瓜也表现较好,可根据地方气候和需求适当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1] 刘子记,贺滉,杨衍,等.海南省冬季瓜菜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蔬菜,2016(4):6-8.

[2] 佚名.海南屯昌苦瓜种植成为甜蜜产业[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1(3):10.

[3] 伍壮生,高芳华,廖道龙,等.苦瓜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J]. 广东农业科学,2014(2):43-46.

[4] 宿秀丽,陈丹,刘先斌,等.不同品种苦瓜的农艺性状比较[J].现代农业科技,2010(7):156-161.

[5] 刘子记,刘昭华,牛玉,等.不同苦瓜材料农艺性状调查及白粉病抗性分析[J].北方园艺,2013(19):117-119.

[6] 田丽波,商桑,杨衍,等.苦瓜叶片结构与白粉病抗性的关系[J].西北植物学报,2013,33(10):2 010-2 015.

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n out suitable cultivars for planting in Tunchang county of Hainan province, 7 new and

excellent bitter gourd cultivars were selected from nationwide and the growth period, agronomic characters, disease resistance, and yield of each cultivar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Jinzhuan, Haiyan No.2 and Reyan No.3 showed good comprehensive traits with yield of 35 880.15, 34 646.20 and 33 138.78 kg/hm2 respectively, and their yield increased by 23.24%, 18.99% and 13.82%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The other cultivars also showed good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 Thus Jinzhuan, Haiyan No.2 and Reyan No.3 performed good in agronomic characters, resistance and yield, so they were appropriate for winter planting and could be demonstrated in Tunchang county of Hainan province.

Key words: Bitter gourd; New cultivars; Grafting; Comparative testendprint

猜你喜欢

比较试验嫁接苦瓜
吃苦瓜
宣城市2016年早籼品种比较试验分析
不同砧木对油亮型黄瓜品种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西瓜嫁接砧木的筛选与研究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人为什么要吃苦瓜?
苦瓜大夫
苦瓜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