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而不露 通透人生
2018-01-27许心怡
许心怡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淡墨静雅,深藏赤子之心;隐而不露,书写通透人生。“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先生悠然走过百余年岁月,带着一颗深湛内秀的灵魂,在我们的人生边上,留下一道长长的背影。她的恬淡,亦成为这个喧嚣躁动时代的一抹清凉。
“隐”是一种态度,“露”是一种深度,隐而不露,是一种品质。浮世繁华,懂得韬晦是一种人生大智,瞬息万变,保持澄明是一种心灵哲学。经过时间的淘洗,历史的沉淀,那些深埋在地下的品格,越发显出夺目光彩。
才华横溢不必尽露,洗尽铅华,文化的人生需要一份纯粹的隐而不露。“真正有知识的人的成长过程,就像麦穗的成长过程,当麦穗成熟饱满时,它们懂得垂下麦芒。”作为极富才情的文化大家,杨绛先生一生都是文化之路上的苦行僧、探索者。她饱读诗书,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国语言,却从不恃才而骄、卖弄搏名。只是将自己平凡的文字一点一滴地沉淀积累,在文坛的一隅,默默耕耘。从《我们仨》到《洗澡》,她简单的文字里蕴含着巨大的张力,朴实的语言溢满醉人的芬芳。无论生活投来怎样的磨难困苦,杨绛先生的笔下始终保持着云淡风轻的态度,心中无怨亦无恨。
反观现在的文学创作,不乏快餐文学、戾气文学的现象。文化的纯粹,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变得弥足珍贵。专心学问,谦恭识隐是一种心外无物的超脱,一种恬淡沉静的豁然。不被世俗左右,懂得隐而不露,才能做得了学问,心中蕴藏芳华,无欲无求,才能称得上是文人傲骨。纯粹、静谧、隐忍不仅是文化创作的真谛,更是人生的真谛。试想,凡事锋芒毕露的人,何来怡然自得的剔透人生?人亦如文字,留几分余地,才是真智慧。
静谧、淡然、通透,杨绛可以说是活得最洒脱的女人。诚然,一个人独处的状态才是人生最好的修行。无论何时,杨绛先生总能将平淡的日子过成诗,精致而典雅。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另一位才女张爱玲,这朵高傲冷艳的海上花,在愛情曲终人散后,她的晚年越发冷寂,直到生命终结,都没有让任何人知晓,选择悄悄离去。一种平怀,泯然自尽。人生真谛需要独处时的一份淡然通透,哀而不伤,隐而不露。
淡泊名利,朴素通透,进入澄澈之境;从容恬淡,宽慈悲悯,惟留赤子之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杨绛先生将自己化作一滴水,融于苍茫大海,消失不见,隐而不露,只将她的文字、书籍,她的美好传续下来。其实,杨绛先生不需要也不看重人们对她的种种赞誉,名声利益对她而言不过身外之物、过眼浮云。“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归然不动。”浮世万变,物欲横流,她用慧眼静观其变。她的恬淡,无疑是这个喧嚣时代的一抹清凉。一个人的心中若塞满了名利,他的人生将逐渐变得扭曲。放弃那些浮夸的外露,人生真谛需要一份淡泊的隐而不露。
与世无争的淡泊,随遇而安的温润。杨绛先生其人其文,就像一盏散发着光和热的明灯,前路漫漫,在无边的黑暗深处,这样一盏引路灯,总能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总能给人无限的慰藉,让人看到生命的尊严和无尽的希望。百年通透人生,一世隐而不露。杨绛用她有力的文字,深邃的眼神,积极的微笑,透过满世浮华,给予我们人生真谛的宝贵一课。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生命之火在黑夜中渐渐萎了,那个不愿争、也不屑争的她,大概已经走了吧。岁月悄悄给这段隐而不露的通透人生画上了句号。
火萎了,淡墨静雅,仍有芬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