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和文明不在“爱心零钱盒”中
2018-01-27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7年12期
近日,武汉市区多处地段都出现了一个“爱心零钱盒”,盒子旁写有标牌,示意有需要者可以自取一定限额的零钱,也可自愿投入零钱。据了解,這样的零钱盒在全国各地均有出现,几乎都是由企业策划。
从各地的报道中看,这些零钱盒中自取和投放的数量大体上保持相对均衡,有的甚至出现了“不减反增”的情况。就这一结果而言,包括武汉在内的各地市民,都展现出了值得赞赏的文明风貌。
不过,如果细究策划者的动机,可能就有些需要商榷的地方。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有关炒作的问题。商业机构设法扩大自身影响无可厚非,只要没有违背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即使存在“跟风炒作”,都不是什么羞于承认之事。事实上,用某种方式来展现城市普遍存在的正能量,进而引发公众共鸣,往往可以取得双赢的局面。问题在于,类似“爱心零钱盒”的方式,从出发点上就存在缺陷。通过设置表面上全不设防、全靠自觉的零钱盒,并在暗中记录过往路人的行为,显然有扮演道德评判者的意味。道德本身重于约束自己而非他人,用这种方式对他人进行考验,出发点就不妥,与结果是积极还是消极无关。
通过钱币数量的变化来推断某个群体的道德水平高低,这种逻辑关系过于简单,因为其结果受到所处环境、人员构成乃至金额设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地铁站或公交站的零钱盒,取用硬币的数量很可能会明显增加,但显然不能说这个场所的人员素质比其他地方的低。
好在从舆论反应来看,无论呈现的结果如何,各地市民对这种“测试”大都体现出了冷静客观的态度。这一点,可能是比“硬币增减”本身更值得欣慰的。
(转自《武汉晚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