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度新闻人物

2018-01-27由卫娟

齐鲁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江歌刘鑫悲情

由卫娟

历史是一条长长的因果链,每一个年度都是漫长的历史流变中的瞬间,每个人似乎都微如芥尘,每个事件都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时段,才能充分显现出其意义。

见多了人类的贪婪、狂妄和自私,也见多了义胆、深情和自持。现实和理想、秩序和冲突,让我们认识到世情、人性是何等的深不可测。所谓共识,总在不断瓦解、不断形成中。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事情。但生而为人,却要努力在每一个遭遇中找到新的意义,成就新的自我、沉淀新的集体无意识,形成新的人类基因,生成新的系统。

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眼泪才不会白流,每一个脚印才足以铭记。

林爸的死磕

2017年,林爸和江妈成为一个专有名词。

他们的遭遇,让整个社会重新审视善良的价值。他们的坚持,帮助着我们生成新的社会共识。

对于林爸而言,6.26杭州保姆纵火案,是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他是白手起家的成功商人,有童装品牌、有千万豪宅,有妻子和三个可爱的儿女。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活成了别人的梦想。

莫焕晶不仅杀死妻子和三个孩子,也“杀死”了林生斌。他以7500元月薪雇佣的保姆莫焕晶,因为赌博,输光了家底。在此之前,她已经用家里盖房子的理由,借了林家10多万元。为了找到再次开口借钱的理由,她在林家的豪宅里放了一把火,企图以帮忙灭火来赢得林家的感激。

作为这个家庭唯一的幸存者,林爸没有沉浸在对纵火犯的情绪宣泄和悲情控诉中,他的深度关注惠及了整个社会:事发的蓝色钱江小区消防设施是否完备?小区物业的日常管理是否遵循消防标准规范?火灾发生后的消防灭火程序启动又是不是及时合规?

他这样追问:这其中只要有一个地方没有出问题,我的妻子和孩子们是否就有可能活着?他的问题,得到的只是绿城的一则通过微博撇清责任的公告。还有,篡改之前的消防记录、被小区里其他业主拍到偷偷派工作人员去更换过期的老旧消防器材、补登消防器材检查卡……

更加令人寒心的是,网上还出现谣言,说他和保姆关系不当,又说他这么死磕是为了向绿城要高额赔偿,“一个孩子一个亿”,还说他是吃自己老婆孩子的人血馒头。

假如谣言对于林爸的人设成功,那就意味着我们会陷入一段主仆偷情、殃及妻子的肥皂剧情,并成功地从绿城的失责中转移视线。

但林爸一直礼貌温和得体,扭转了受害者们情绪化表达的常态。污水迎面,他也表现出了现代公民的不俗素养。有媒体报道,他在点烟前,会将一张卫生纸摊开,轻轻地放进烟灰缸,然后洒上一点水,让洒落的烟灰,不至于随处飘散。

他的追问,给我们的城市管理带来了进化的可能。因为他,我们开始注意到身边被堵塞的消防通道、常年尘封的消防器材、错误百出的逃生示意图,以及他国强制安装无法拆除的烟雾探测器。很多本来锁起来的灭火器打开了,本来被占用的消防通道也开始清理了。网友说,感谢林先生和所有死磕的人。

林爸是为自己的妻儿讨回公道,也是为所有的人讨回一条生路。没人敢保证,自己会不会遭遇意外。但意外来临时,我们有权利享有生路畅通。在意外发生后,我们更应该拥有知道真相的可能。否则,就是活得侥幸、死得糊涂。

林爸计划筹建一个公益基金,关于高层的防火减灾。这样的林爸,和叫停春运火车票涨价的律师乔占祥、在火车上索要发票第一人的郝劲松律师一样,挑战的其实是一种垄断和强势、一种怠慢和漠视,是在和一种不公平的现象、貌似强大的一种力量战斗。

正是因為有了这样的公民,我们社会才不会把草菅人命、侵犯权利视作当然。权利从来不会从天而降。写进条文、变为现实,都需要这样的公民追责到底。

江妈的悲情

2016年11月3日,住在日本东京都中野区的中国女留学生江歌,在公寓门口被人用刀多处刺伤,因失血过多丧生。杀人者是闺蜜的男友陈世峰。案发时刘鑫留在公寓里。

在江妈的叙述里,刘鑫是忘恩负义的,江歌是为保护她而死,但她却一再回避与江妈的见面,并出言不逊。江妈在网上曝光其全家的信息,刘鑫只能现身并道歉。

巧合的是,2017年5月21日,江歌母亲在网上曝光了刘鑫全家人的信息。而2017年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开始正式施行,进一步强调情节严重要入刑。

讨论非常深入,即便刘鑫应对有误,德行有亏,一个愤怒的失独单身母亲是否可以把另一个当事人曝光,进行“有罪推定”?悲情是否可以凌驾法律?

2017年12月20日下午,江歌案在日本东京地方裁判所做出一审判决,陈世峰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江妈表示不满意:“养育女儿24年,一条人命难道只判20年吗?”为了让陈世峰重判,江妈曾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在东京举行请愿签名活动。江妈认为陈世峰不仅杀死了江歌,而是杀死了她们一家三代。她卖了房子,送江歌留学,江歌就是她的一切。若不是有高堂老母,她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在这样的情绪下,她的所作所为就有了合乎逻辑的解释。

我们的文化心理一直支持这样直白素朴的道理:杀人偿命、善有善报、知恩图报、养儿防老。在这起案件里,这些理念统统落空。东京地方法院的法官顶格量刑,在日本是很罕见的。可以说,江妈的努力有了结果,尽管不完全如意。

在悲情之外,更多理性平和的人开始关注管辖权、关注到属地原则。牵扯到中日的法律、风俗不同,讨论的过程就演变成了全民心态、情绪、理性的大博弈,也变成了又一场法律普及课。这样的讨论本身,会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给出一个更高水准的沟通背景。

“民法典时代”的到来

除了林爸和江妈,我们的2017,为很多人流过热泪。

沅江三中高三2班班主任鲍方被尖子生罗某的26刀杀死,成为激素式教育的又一例证。榆林产妇坠亡,成为中国孕产妇权益及尊严领域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共事件。

4月21日,河南驻马店一女子被撞倒,肇事车辆逃逸后,20多辆车、20多个行人的视而不见,让这位女子不治而亡。在小悦悦之后,舆情再次呼唤以“轻微疏忽罪”论处这些“路人”。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正式实施。该法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让好人行善没了后顾之忧。民法总则第121条还规定,助人可以“报销”费用和得到补偿。我们的“撒玛利亚人条款”在千呼万唤后终于出现,真正体现了立法者的时代担当。

民法是民事版的权利宣言,编纂民法典是强化公民私权利的立法保障。孟德斯鸠有句名言: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睛里,每一个个人都是整个的国家。

此次的民法总则,强化了对人格尊严和自由的保护,“民法的终极价值是对人的关爱,最高目标是为人的人格尊严和全面发展服务。”民法总则之后,民法典将隆重登场,更加文明的时代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

文明之路何其漫长而艰难。每一年,每一个体,都用自己的热泪、热血、甚至生命,铺就。endprint

猜你喜欢

江歌刘鑫悲情
猎狼
红名单之活人墓
悲情英雄
漂亮的外婆
江歌案的不了局
当“江歌遇害案”变成“江歌刘鑫案”
刘鑫、叶满波、刘颖空间设计作品
悲情中亦有壮怀——重读《项脊轩志》有感
陈水扁“悲情奔丧”
悲情富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