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入紫阳街

2018-01-27汪胜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紫阳小饼临海

汪胜

临海,一个来了让人不想走的古城。在这里,紫阳街是我每次必去的地方。它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街之一,悟真坊、清河坊、千佛井、龙兴寺……皆有着回味无穷的故事。紫阳街最初有街无名,后来,为纪念南宗始祖张伯端,定名紫阳街。

清《临海县志》记载,张伯端“……性嗜鱼,在官办事,家送膳至,众以其所嗜鱼戏匿之梁间。……疑其婢所窃,归扑其婢,婢自经死。一日,虫自梁间下;验之,鱼烂虫出也。……乃喟然叹曰:‘积牍盈箱,其中类窃鱼事不知凡几。因赋诗曰:‘刀笔随身四十年,是非非是万千千。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衍。紫绶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杖经悠然。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赋毕,纵火将所署案卷悉焚之,因按火烧文书律遣戍。”

张伯端谪戍岭南,曾跟随陆诜入成都,后遇仙人刘海蟾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丹成返台州,传道授徒”。因丹法“三传非人,三遭祸患”,遂萌发著书之意,于熙宁八年(1076)在临海著成《悟真篇》,传道天下。从此,每一块石都有了灵性,光滑油润,中间有些许凹痕,像依脚的形状做的浅浅凹槽。我想,这便是古街诗意的所在。

古街从当地人们口中的中正街、解放街到紫阳街,一代代在改变,而苔饼则是紫阳街变迁的见证者。苔饼的价格从上世紀80年代的六分钱外加一张粮票到90年代的一毛五,直至如今的一块五。而苔饼的味道,依然是小时候的记忆。

苔饼的制作并不复杂,大致经历烫粉和面、揉面、加酥、包海苔、烤制这几个步骤。烫粉和面就是将油、饴糖加入面粉中,用一定配比的开水和面。接着,将和好的面团揪成小面团,往里面加酥,轻轻压,向内卷,再快速按压,由下推卷至上。接下来,将酥粉融合的面团放在手窝间,包入满满的海苔馅,包裹着馅儿的面团放在圆形模具中,手掌一压,脱模后就成型了。

之后,便是排排放在烤箱盒子上,仔仔细细给每一个苔饼刷上蛋液。看似不起眼的蛋液,作用却有很多,除了能沾上芝麻之外,最重要的,是为了苔饼的成色显现金黄。这就是进烤箱前的最后一个步骤了。当苔饼进入烤箱十五分钟后,饼香就慢慢溢出烤箱。待苔饼出炉,打开烤箱,浓郁的苔香便会扑鼻而来。这味道,不知勾住了多少人的胃。

来往的游客在古街,都会被饼香勾留,趁着出炉,买个儿烫的,“嗷呜”一口,溢出满脸满足,嘴边还留着脆酥渣儿。苏东坡曾言“小饼如嚼月”,若他能尝得临海的苔饼,想必也会改言“小饼如嚼日,中有酥和饴”。

古街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如果行走累了,你也可停下来,转过一个坊间,在茶吧待上片刻,喝喝茶,看看画,感受一个无处不在的文艺调儿,或安静,或闲适。

责任编辑:曹景峰endprint

猜你喜欢

紫阳小饼临海
给流浪的“毛孩子”找一个家
临海余丰里民宿
临海不完全折腾指南
北冥有鱼
童心飞扬
烙饼
一保险就闪了腰
紫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