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裹足的奶奶

2018-01-27何霖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草药红军奶奶

何霖

奶奶出生于1917年,要是活到现在刚好100岁了。

我没有见到奶奶的最后一面,奶奶走时我在县城第二中学读书。1984年5月,那是个细雨绵绵的暮春。清晨,我正从借宿的二姨家走出来,村里人就急急忙忙找到我并告诉了这个噩耗。我心头一凛,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一向身板硬朗、没有任何病灶的奶奶怎会突然离世呢?想到前两天我还跟奶奶在一起有说有笑,她还让我把那洗干净的三尺长裹脚布拿到外面的竹竿上去晒太阳。还说周末等我回来,带我到河边去挖年轻夫妻用得着的草药……

我赶紧回家。整个家里人都在忙碌着,搬凳的、烧香的、哭泣的乱成一团。侧房的门板已经卸下,准备停放奶奶的遗体。我问与奶奶住在一起的姑姑是怎么回事?她说:“昨晚吃饭时还是好好的,还与来看望她的一对年轻夫妻吃饭,喝了点酒,谁知道今早起来就出事了!而且是你四妹陪她睡,早晨起来叫她,不应,摸她的身体时是冰凉的,于是赶快叫人,结果还是走了……”

我的眼泪顿时刷刷地流了下来。

我后来才知道,奶奶是与那对夫妻喝酒后诱发脑血栓于凌晨去世的。而那对夫妻,是来感谢她的。因为奶奶给他们吃了一剂草药,生了个胖儿子,特别高兴。之前已生了两个女孩,闷闷不乐。那时的农村,没有男孩的家庭会被别人冷落、看不起。

吃草药选择孩子性别这件事,由于奶奶偶尔带我去采摘,还有点印象。就我所知,附近村寨有三四家人吃了这个药,如愿地生了男孩,于是有的买来公鸡,有的送来布料,表示感恩。据姑姑说,奶奶采摘的那草药叫“破碗花”,大概是采摘它的根茎回来后,与未开叫的小公鸡一起用瓦罐煨了吃,一连几天。因为采药是传女不传男,奶奶来不及传下来,就在意外中绝世了。奶奶就这样遗憾地离开了,那裹脚布还在窗外的竹竿上随风飘摇。看到这样的凄境,我浮想联翩——被奶奶拽着、与奶奶一起走亲戚、串朋友、采草药等快乐事一去不复返了。

奶奶出生在一个时局动荡的年代。1935年4月8-9日,中央红军主力红一、三军团从贵阳、龙里间突破湘黔公路,并在贵阳附近之黄泥哨,与驰援贵阳的滇军孙渡部遭遇并发生激战。之后,红一军团从龙里、高坡经上马司直插定番(惠水县)。年龄将满18岁的奶奶就住在上马司村寨,名字叫方家明。

当年,由于受到国民党的反动宣传,老百姓非常害怕“共匪”,大家早在红军到达上马司之前就到涟江河对岸的树林里躲藏起来,我奶奶也不例外。据说,红军赶到上马司时已黄昏,我奶奶正涉水走过河的中央,只看到她飘在水上的头发了。第二天红军走后,奶奶回家。看到家里一百多斤的大肥猪被杀了,床单被撕烂用来做草鞋,但在桌子上留下一些钱。红军还征用了一个叫曾执斋的人的马来托运粮食,到达长顺后,就让他跟马一起回来,还给了他几斤粮食作为酬谢。当时,我爷爷家也帮助过红军,曾拿出三斗米,红军还写有借条。听说这条子在我堂弟那里,可我一直没机会看到……

奶奶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没那么深 ,所以她的裹脚不算彻底。在家的大部分时间里,奶奶没有天天包裹着,似乎只是出门做给别人看。我见过她有些脚趾是畸形的,特别是大脚趾向内弯曲并挤压其他脚趾,缩着一团。但跟古时候的“三寸金莲”相比,奶奶的脚还算比较大,而且走起路来四平八稳,不像企鹅般左摇右晃。

奶奶没有文化,但有教养、手很巧,跟我爷爷一起懂得不少东西。爷爷是个有文化的人,曾就读于贵阳师范学校,28岁时做过国民党时期的乡长。可在解放后,他因做过国民党的官而被投入监狱,年仅39岁的他因病过世。于是,家庭的重担全落在了奶奶一人身上,还要将我父亲及两个姑姑拉扯大。不久搞“土改”,奶奶的家被划成地主成分,土地没了,住房也没了。奶奶实在没办法,只好将我父亲及小姑分别送到亲戚家去寄养,而将只有17岁的大姑早早出嫁,她自己则帮别人家做针线活补贴家用。毕竟是大家闺秀,奶奶纳的鞋墊样式好看。特别是绣花,绣在手帕上、绣在围裙上,她还会将捡来的宣传海报,照葫芦画瓢,绣出来的品种又多又好,别人家争着请去绣,或者拿回来家里绣,获得的报酬是钱、是米、是布……后来,我小姑也学着绣,或许是熟能生巧,她绣的鞋垫也精彩绝伦,以至我每年回老家过年,她送的礼物除了腌肉,就是鞋垫了,现在我的鞋柜里还保存有十几双她绣的鞋垫。

由于没有土地和住房,外祖公感到奶奶一家可怜,就让她搬来一起住,不想一住就是15年。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有能力撑起一个家的父亲,向政府申请了一块土地,自己挑石头砌墙、买木材做梁,好不容易建了一栋有三个房间的草房,才算真正的有了一个家。这时的奶奶才有一丝喘息的机会,勉强活出个人样来。说起这草房,当狂风暴雨来临时,屋顶的草被掀翻,满屋漏个不停,加上电闪雷鸣,吓得我忙找地方躲起来,而奶奶除了对我安慰外,还找来大小盆子,一个劲地接水。

每天清晨,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盛夏,奶奶都早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解开她的裹脚布,之后就去割猪菜,只有解决了猪的问题,才放心去做其他的事。当屋檐下的小广播一响,七点钟生产队出工的时候,她的猪食也就准备好了。日复一日,养了一年的猪已经有一百多斤,春节将近,就要杀猪过年了,就要有肉吃了,一家人翘首盼望。不料公社的人来了,大家期盼吃肉的猪被赶走了,说这是搞资本主义。

奶奶是个善良的人,总是抢着家里的活来做。即便是在零下几度的冬天,都要拿着衣服到离家约800米外的涟江河里去洗,蹲在一块大石板上洗、搓、捶,当要拧干水的时候,两只手都无力了,被冻得肿胀通红像个红萝卜。有时候我也帮家里做些事,到河里洗菜,寒风刺骨,手指钻心的痛;挑水也是个大问题,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满是泥巴和小草的田埂上,有一次不小心踩滑了,连人带水翻到田里,脚也崴了。好不容易回到家里,奶奶就把我的手放在她的手里呵护着,说:“下次还是我去挑吧,你在家好好读书就行了!”我的心里顿时热乎乎的,但我看着奶奶那双裹布的足,她能安全地挑回来吗?心里很不是滋味。

因为家庭是地主成分,奶奶有时要去做义务工。有一次是去修马路,我跟着去了,那时我才十多岁,拿着一把锄头和竹箕屁颠屁颠地跟在奶奶的身后。对我来说,跟着奶奶去做事纯粹是好玩;对奶奶来说,有我跟着算有个心灵的安慰了!endprint

那是一条乡间泥土小路,长约一公里,宽约两米,奶奶要做的事就是将那些坑坑洼洼的地方,到别处找来泥土和石块填平。奶奶虽然是裹脚的,但不会因此而耽搁事情。奶奶埋头苦干,没有怨言,也不偷懒。有时累了,就坐下休息一会,跟我聊天,讲故事给我听。

一连干了几天,奶奶累死累活地做完了那个费力又没工分记录的义务工作。

小时候我贪玩,常会做错事,或者做不该做的事,常被父亲责骂,却被奶奶庇护。有一次,趁父亲外出,我偷了他新买的永久牌自行车去骑,为了给同伴显示我的能耐,就到一个叫永安厂的地方,毫不犹豫地在一个长约200米的大斜坡往返了两次,但第二次时,刹车失灵,我径自冲向路边的刺蓬并顺势滑到稻田里,四肢被划伤和跌伤,前轮变形,车胎爆开。我半拎着单车回到家,为避免父亲的打骂,趁他还没回来,就跑到奶奶住的姑姑家躲了起来。父亲回来知道他新买的车扭曲成这样,大发雷霆,拿了根竹棍找到我,他狗日的一通责骂后,举起了棍子——却被奶奶夺了下来,我缩在墙角不敢乱动。还有一次,在放学的路上,有个同学挖苦、鄙视地骂我地主仔不该读书,我气不过跟他打了起来,于是别人家的大人上门告状。我父亲急了,不管对与错,上来就给我一脚,又扇了两个耳光,并说:不好好读书,尽给老子惹事,人家都找上门了,你找死呀。还让我在那里站着,晚上也不给吃饭。惩罚了一段时间,趁父亲不注意,又是奶奶拉我离开并端出了装好的饭菜,虽然已经凉了。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读书,凡能找到的书都看,不管是“毒草”还是红书。记得《春苗》《红岩》《离骚》读得最多,也喜欢翻看父亲买的小人书,有一箩筐。有时候我也会拿到外面去看,常被村里的大人借去不还,一年下来,一籮筐的书被我糟蹋了只剩下几本。父亲急了,又责骂我,把我的书包锁在衣柜里,还不准出门。又是奶奶帮了我,她找来钥匙将门打开,才使得慌乱的我第二天早上正常回校。

有一次奶奶带我去听村里的说书人说书,记得是《水浒传》和《 薛刚反唐》,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回家后,奶奶很高兴,让我陪她喝口酒,我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哪能喝酒?不过,我真的喝了,只是让奶奶开心的一小杯。

因为在本地受歧视,也没能力抚养,父亲忍辱着将我送到姑妈家读书,将二弟送到外婆家读书,将初中刚毕业的四妹喊回家务农。有一次,奶奶要送我到姑妈家去寄宿了,约20公里的泥泞路,走了三个多小时。黄昏后,奶奶要返回,姨妈姑爹都在路边相送,我死活不想留下,拉扯中还顺手抓掉了三姨的一大把头发……

尽管奶奶受尽人生的折磨,但她对社会没有过埋怨,对苦难的生活没有过绝望,一种生存的信念在支撑着她,直到67岁去世前,还能穿针引线、绣花纳鞋……

责任编辑:黄艳秋endprint

猜你喜欢

草药红军奶奶
给奶奶按摩
本草药名中的避讳
草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奶奶喊你吃饭啦
少寨红军桥
奶奶驾到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我家也有奶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