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体育课堂现状

2018-01-27杨慧琴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促进主体地位体育教育

杨慧琴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强,而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于重视学生的体育学科成绩,对小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和个性方面的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会让小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会逐渐让小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自我思考和创造,发挥自身的潜力。

关键词:体育教育;促进;主体地位;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31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 教学思想落后

对于新课改,很多教师还没有领会其真正的内在精神,教学思想还停留在技能知识的传授层面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强,而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于重视学生的体育学科成绩,对小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和个性方面的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小学生还要面临考试,而体育不是必考的科目,很多学校就会减少体育课的课时,这些都不符合新课改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2. 教学内容乏味

教师或学校对小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都不够重视,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体育教学的经验和专业要求来要求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教师会让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练习,在课堂上进行百米赛跑、八百米跑或接力赛等项目,但是还有一些教师则采取放羊式教学,让男同学随便踢足球或打篮球,而让女学生打羽毛球或乒乓球等,形成了小学体育课上学生自由活动,教师观看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会让小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会逐渐让小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策略

1.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规定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重点。所以,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教学内容的规划和评价渗入到课堂的所有环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自我思考和创造,发挥自身的潜力。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一旦在这一阶段养成不好的习惯,那么会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以后纠正起来也比较困难。例如:坐姿不正确对学生发育不利,对学生习惯的养成以及视力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任何不良行为。可以组织学生做体操活动,加强学生良好习惯行为的培养,提高克服困难的精神。

3. 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

学生养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对于以后体育的发展十分重要,学生的自主学习是首要前提。所以,教师应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无论在教学的内容方面还是方法方面,都要把小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培养放在首要位置。例如在滚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方式进行引导教学,在正式讲授滚翻方法前,先教小学生简单的前滚翻坐撑,然后双手支撑坐垫,逐渐完成滚翻动作。将滚翻动作进行分解,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就不知不觉地轻松学会滚翻动作。

4. 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是一门以室外训练活动为主的学科。在以往的室外活动课中,采用枯燥单调的训练,通过反复而机械的训练来强化,這样的教学看似学生积极训练,实则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按照教师的意愿来展开活动,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到训练中,自然也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室外活动课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需求,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与立场上来设计教学活动,使整个训练活动能够围绕着学生来展开。将枯燥机械的训练变成学生所喜爱的各种游戏,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主动参与与积极训练,从而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掌握技能,能够做出标准的动作。

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这是体育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终身体育意识。

1. 发现学生特长,找准切入口。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都有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并不是全体学生都喜爱小学阶段的体育活动,都能很好地掌握。他们在这一项活动中表现很差,但很可能在那一项活动中表现出色,对此我们要正确对待。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与特长,让学生有展现其特长的机会,加以表扬与肯定,以此强化学生的成就感与荣誉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心理满足感。这样便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所带来的乐趣,可以让学生的身心处于健康与愉悦中。这样更利于学生端正体育锻炼态度,对体育活动形成发自内心的主观认可。

2. 传授学生方法。没有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空有热情只能是盲目的训练,不仅不利于学生体质的增强与身心的健康,相反还可能会对学生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因此,我们要加强科学锻炼方法的传授,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科学锻炼。当然也要避免单纯的方法传授,而是要将锻炼方法与具体的活动结合起来,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我们要确立小学各阶段体育教学的重点,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群体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展开科学的锻炼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展开科学合理的锻炼,达到增强体质、愉悦身心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性格比较活泼,而且生性好动,尤其是小学生容易喜新厌旧,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目前在新课改的前提下,小学体育的教学模式也应该有一定的改善,并且在新课改中对教学的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指导性作用。教师要抓住新课改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最重要的是让小学生从心里喜欢上体育课,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也就真正实现了新课改的目标。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子弟小学 030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促进主体地位体育教育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微信营销对小微企业的促进作用研究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