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红莓”的中国流行记忆

2018-01-27傅婷婷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红莓德洛主唱

傅婷婷

“真正的摇滚乐迷,会觉得‘小红莓太流行了。真正听流行歌的人,又觉得她们太摇滚。所以她们的状态有点尴尬。”DJ有待这样评价小红莓乐队。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小红莓乐队(The Cranberries)开始受到中国听众的喜爱。当时热爱音乐的年轻人经常凑到一起,聊国外又出了哪些新的乐队和新歌。詹华就是这批年轻人之一,如今,他是资深音乐企划人和经理人。他跟本刊记者回忆:“90年代初,‘小红莓出专辑的时候,正好是我们这拨人大量听歌、接受很多国外音乐资讯的时候,所以对她们的印象会很深。那时候我们每一张专辑都吸收得很充分,因为资讯有限,出来一个,我们都会认真仔细、翻来覆去地听,和现在不一样。现在有海量的信息,很多艺人大家就听一耳朵就过去了,或者只在网上听一首单曲就可以了。”

著名电台DJ有待还记得他2011年看小红莓乐队现场演出时的感受:“主唱德洛丽丝(Dolores O'Riordan)的身体娇小,感觉无法承受摇滚乐给她带来的压力,尤其当她在舞台上唱到高音的时候,无法想象是从如此瘦小的身体里发出来的,想到她在生活和事业上承受的压力,会替她捏一把汗。另外,爱尔兰人有种特殊的悲情,德洛丽丝也有这个特点,同时性格中还有一种倔强。这些让人从她的歌声中感到一种伤感。”

詹华认为小红莓乐队属于比较正常的爱尔兰式音乐风格,值得一提的是主唱德洛丽丝在当年众多欧美的唱腔里相对另类。那个时期唱腔比较古灵精怪的歌手,包括Cocteau Twins的主唱Elizabeth Fraser、Tori Amos,早年间的Bjork,都有比较独特的个人化标签。他们的唱法和比较正的唱法不同,主流唱法的比如有Mariah Carey、Celine Dion、Whitney Houston,摇滚歌手比如Bonnie Raitt。

在詹华看来,“小红莓”在中国受到瞩目有很多原因,包括主唱独特的唱腔,整体乐队的足够的制作水准,以及她们的几首代表作在中国很高的受欢迎程度。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王菲对“小红莓”的翻唱。“很多人说王菲翻唱‘小红莓的歌,模仿德洛丽丝的唱法,其实这个说法不完全精准。王菲早年模仿邓丽君,邓丽君基本定义了华语女歌手唱歌的方式。后来开始接触国外的更新的音乐,她也学过Elizabeth Fraser、Tori Amos以及Bjork的造型和姿態。这些女歌手对王菲有一个综合的影响,加上王菲自己对音乐的审美和领悟,王菲就开始有意识地学习。”

DJ有待则说,王菲对“小红莓”的翻唱是90年代宝丽金唱片公司一个成功的行销案例:“德洛丽丝和王菲在外形、嗓音和音乐路线有某些相近的地方,当时的宝丽金让王菲翻唱这首歌,也是有在华语地区推广小红莓乐队的考虑,这样也能够一举两得。”

在“小红莓”影响中国流行乐的90年代初,中国摇滚乐其实也正处在爆发期,但却没有能够持续下去。詹华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互联网时代改变了这个行业的玩法”。他回忆,当年大家其实是积累了很多年的东西在一瞬间爆发出来了。“那时候音乐上相对压抑,大家憋着一股劲儿想要石破天惊。那个作品的质量跟每年都要出一张专辑的质感是不一样的。现在,原来那个门槛已经不在了。年轻的音乐人心态更自由,我玩我自个儿的,别人爱喜欢不喜欢。自个儿弄个电脑在家就能制作歌曲,上网把歌儿一发,红了。当年门槛儿高,有一群懂音乐并热爱音乐的精英把关,出来的东西是有生命力的。现在随便唱个什么都能出来,其中肯定也有好东西,但就会被淹没。互联网时代,无论是制作的门槛,还是宣发的渠道,都变了,整个行业的业态也都变了。”

1994年4月11日,德洛丽丝和她的“小红莓”乐队在纽约中央公园夏日舞台音乐会上表演

德洛丽丝(前)和“小红莓”乐队其他成员合影

猜你喜欢

红莓德洛主唱
又见红莓
生 活
美国野马变身摇滚主唱 似引吭高歌表情陶醉
摇滚乐的过往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