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影响中国式摔跤把位因素训练研究

2018-01-27初一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国式赛场技巧

初一

在比赛进行的过程中,中国式摔跤运动往往采取进攻、防守的格斗手法,在具备初步的进攻技巧之后,还需要摔跤选手熟练又快速的找到摔跤把位。在双方选手实力相当的情况下,要是哪一方能够抓住对方身体的中心支点,也就是迅速把位,那么就能最大程度获得赛场上的更多优势。

1. 中国式摔跤运动的发展及现状

中国式摔跤起源于我国古代的角力运动,角力最初是作为比赛项目来进行的,西周是其发展成熟时期,到现阶段为止,摔跤运动逐渐发展成熟壮大并成为了体育运动项目中国的主要内容,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式摔跤运动最早是一项民间运动,并受到国内文化思想的影响,迄今为止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并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自国际摔跤流入以来,中国式摔跤失去了从前在赛场上的优势,逐渐受到西方摔跤运动的冲击,并一度呈现出下滑的趋势。

中国式摔跤运动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发生下滑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摔跤运动注重选手魁梧的体型条件和过硬的身体素质,除非是长期的精心培养,否则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寻找到符合摔跤运动的相关人才,这造成了摔跤运动员的选拔成为了严峻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国式摔跤虽然带有浓郁的地方性色彩,是中华民族运动的瑰宝,但是其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已经逐渐不能适应国际性摔跤比赛的需求了。在赛场上,选手需要具备更强的摔跤能力和角力技巧,这些都需要结合现阶段合理科学的训练方法来促成。所以,面对中国式摔跤运动出现发展危机的现状,摔跤运动员应当增加比赛参与度,尤其是国际比赛的参与次数,并在反复操练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为实现运动员摔跤素养的整体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想将中国式摔跤运动更好的融入进国际摔跤比赛运动中,就需要及时关注到把位因素对摔跤运动的积极影响。

2. 把位技巧对摔跤运动的重要性

简单来说,把位就是摔跤选手在摔跤运动中,抓住对手便于出招的位置或者是动作的爆发点。对于双方摔跤运动员来说,面对实力相当又难以抗衡的对手时,如果不能一下击垮对方,那么就很难在之后的比赛中占据有利地位。所以,把位的掌控对比赛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若是没有找准对方的把位也无需担心,在面临危险关头的时候,选手保持高度的冷静和判断力,使用逃脱式摔跤技巧,例如:翘和蹬。这样双方之间被迫发生分离,就可以将原有的劣势变为优势,对方的把位遭到破坏的同时,选手可以采取推、拉、压等动作影响对方的重心,顺其自然的连接绝招技术,进而一举将对方击垮。而这种利用自身优势和反应速度在比赛中获得有利条件的技巧统称为摔跤手法。

把位在手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将把位贯穿于整个摔跤比赛中是优秀摔跤选手所必备的专业素养,也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部分教练将把位训练变成摔跤选手的日常修炼。因为对把位因素进行有效理解和掌握,不仅仅能有效阻挡对方的进攻,还是能串联起运动员的连续进攻;运动员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能提高自己的摔跤技能和身体素质,并在反复的摸索中找到控制把位的关键,那么在之后无论遇到多么强劲的对手,都能够准确找出对方弱点,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就现阶段而言,体育行业或是摔跤界都没能对把位因素进行切实的研究,这对运动员系统掌握把位的技巧造成了阻碍。对摔跤运动员来说,重视把位在比赛中的主导作用并熟练掌握它,对自身摔跤战斗力的提升起到积极影响;而对于教练来说,关注把位因素对比赛过程的影响,结合实际赛况的基础上并对其做出合理研究,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快提高摔跤比赛的胜率。

3. 影响摔跤把位的不利因素

研究表明,影响中国式摔跤运动的因素多种多样,通过观察实战比赛时也可以看出,把位的位置很大晨读上具有相似性,其中大领、前襟、袖子和腰带都可以当作把位,与此相关的技术动作也大致相似。中国式摔跤运动中的扫、挡、抱、推等动作也在摔跤运动中被广泛运用。中国式摔跤运动的把位在比赛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依据比赛中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有关的战斗技巧,在找出把位的同时快速下手,从而尽可能快速的获得比赛先机,使得进攻速度成为决胜的关键。运动员需要及时重视起影响把位不利的因素:

3.1 摆脱能力较差

专业摔跤选手在面对进攻的时候会快速找到应对措施并及时避开相应的攻击,以防被对方抓住弱点,导致自己在比赛过程中失去有利地位。作为一名合格的摔跤手,必须在对方发起进攻之前能够准备好被攻击的准备,面对强劲对手攻击的时候也应该适当调整自己的应对方案,以便能够顺应对手的趋势进行再攻击。

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摔跤选手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当反应能力落后于对方、对手的抓握方式不能尽快适应,都会直接影响到摔跤选手后面比赛的发挥,例如:单手抓握对抗双手抓握,正向抓握对抗反向抓握,这些都是摔跤运动员在反复操练的过程中缓慢形成的,具有独特性。这就造成把位手法形态各异、难以摸索的现状,也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把位动作的速度和准确度就难以把握。所以在具体掌握上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和漏洞,需要有关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能够及时总结,反复训练的方式便于摆脱的摔跤技巧。

3.2 抓握把位的速度过慢

把位影响着选手在赛场上的表现情况和决定了之后比赛的具体走向,因此多数教练在对队员进行强化训练的过程中,会注重对其把位速度的锻炼。这也表明,摔跤选手想要最大程度的提升自己的综合战斗力和比赛胜率,就需要时时注意把位的问题,从抓握动作开始就要关注自身的把位情况,以免一时不慎被对手攻击。

赛场上的两位选手一般都受到过系统的把位训练,在把位手法上虽然各具特色却也不相上下,这就设置了比赛的悬念,假设某方选手找准了攻击的时机,在速度和准确上胜过另一方,就会在赛场上获得更多有利的因素;相反的,抓握把位的速度太过于缓慢,就会在比赛中失去先机,进而在之后的比赛过程中频频失手,造成最终失败的结果。

3.3 动作之间的连贯性不强

除了熟练掌握抓住把位的能力和速度之外,教练员还需要对运动员的总体把位动作进行连贯性训练。要是没能够形成一整套的把位动作,那么摔跤运动员在实际比赛的过程中,当灵活应对了对方的一个动作之后,就会忘记下一步骤的动作,在迟疑的时间点内就会受到对手的猛烈攻击,摔跤运动员可能会因此而失去最好的攻击效果,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因为这种事故而失败,面对这样的情况,摔跤运动员必须在日常训练中就加强对自身把位手法各项动作之间的连贯性,使得整套手法呈现出灵活熟练的特点。

3.4 不具备专业的攻击意识

摔跤选手在进攻的同时往往不能统筹比赛的整体情况,在比赛过程中难以得到更好的成绩。这也就意味着,摔跤运动员所要进行的进攻动作和进攻技巧都不是固定的,需要结合他们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制定有关的攻击规则,进攻手段也需要灵活多变,这些无一例外都非常考验运动员的专业素养。因此,针对于摔跤运动员来说,应当积极参与相关的摔跤运动比赛,通过在赛场上不断和更强大的对手实战来不断磨砺自己,从而自己探索出一条能够促进自身综合摔跤素养提高的道路,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摔跤选手逐渐形成成熟规范的摔跤动作和具备专业的攻击意识。

4. 如何有效加强把位训练

要想实现对摔跤运动员进行合理有效的把位锻炼,就需要教练员在对选手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逐渐找到适宜他们发展的训练技巧。也在最大程度上表明,摔跤选手如果想最大程度的完成自身综合素养的最大提升,就需要反复对正确的把位手法进行透彻掌握,这样一来,才能促使自己在摔跤比赛场上获得更多的机会。而有效加强把位训练的方式主要有一下几个:

4.1 加强选手的把位抓握能力

如果摔跤运动员想要在摔跤比赛中获得更多的胜利机会,就需要结合自己身体机能体征来适当调节锻炼方式。另外,教练在针对学员的锻炼上也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有关的学习计划。而抓握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三个步骤开始进行:

4.1.1 摔跤运动员在空中做抓和握的动作,并以每分钟一组的速度做5到8组,在反复进行的过程中让选手简单熟悉抓、握的技巧以及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并利用重复动作的方式来锻炼抓握速度。这个步骤实际上是在为之后的训练做铺垫。

4.1.2 培养运动员的反应力和抓握速度,没有统一的训练方式,拥有较多经验的教练员会使用例如抛接沙袋的方式来训练学员。以两人为一组,组内成员抛接沙袋以4分钟每次的速度做7到9次,不仅能够增强运动员的手臂力量,还能使整体抓握速度加快到合理的时间内。

4.1.3 进行把位抓握配合的而有关训练,首先是快速抢手的锻炼,教练员可以运用跤架这一教学用具来辅助教学,从而更好的帮助学员掌握相关技巧,这个时候,学员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单手、双手和跤架也就是平行架之间的对抗训练,以每组1到3分钟的速度进行7~9组反复训练,以此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4.2 强化学员解脱把位的训练

在摔跤运动员初步掌握把位抓握的简单技巧之后,教练还应该积极重视起抓握摆脱在摔跤比赛中的重要性。假设想最大程度的提升运动员的解脱能力,就要求教练在训练活动中合理分配学员,模拟摔跤赛场,保证选手在日常的训练中能够按照比赛的要求就行训练,从而在之后的训练过程中逐渐熟悉比赛过程,得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训练方法:以两人为一组首先进行抓握训练,配合把位训练的同时,一人抓握,另一人解脱,每组1到3分钟,持续5到7组。熟悉度增加之后在进行针对单双手、跤架、技术的解脱式训练,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持续一人快速抓握而另一方迅速躲避的动作,重复5~7组,每组2分钟,,从而来达到完善训练效果的目的。

4.3 增强学员摔跤手法的连贯性

实际上掌握摔跤把位的基本手法是远远不够的,动作的连贯性也是影响比赛胜负的重要指标。其实包括把位的抓握、躲避和身体重心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需要将其联系在一起才能促成呼摔跤运动员的成功。正因此如此,选手在训练的时候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反复操练的基础上实现自己最大的进步。整体式的训练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

4.3.1 两人对抗式,双方采取一攻一守的方式来提高比赛时的应变能力和进攻速度。同一时间共同出手,考验交战两方选手的灵活度和速度。

4.3.2 微型赛场式,运动员之间可以自由选择组合对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小型比赛,这样运动员也能对自己的实力做出大体预估,方便调整作战计划。

5. 结束语

中国式摔跤运动源远流长,并展现着它独特的魅力,但是现如今国内摔跤运动发展形势却不容乐观。面对这样的情况,摔跤选手必须立足国际摔跤情况,正视把位因素对摔跤的重要影响,并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改善自身不足,完善自身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中国式赛场技巧
中国式民主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提问的技巧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中国式性感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