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统计职能定位、模式构建及重点方向

2018-01-27牛胜强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8年7期
关键词:职能信息企业

牛胜强

(兰州财经大学 统计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一、引 言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使得企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改革则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竞争态势,企业要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站稳脚跟并脱颖而出,不仅要全面了解行业总体发展情况和趋势,更要寻求科学手段管理企业,并在广泛搜集信息与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和挖掘市场需求并掌握竞争者动态,这就要求企业统计工作必须贴近市场,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并发挥实效。因此,企业统计工作绝不仅是简单数据收集、汇总、上报过程,而是要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搜集提供综合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统计监测与预警以及信息反馈和决策支持上,全面发挥信息、咨询和监督职能。而对企业统计工作,许多学者从企业统计职能定位和运行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研究。如在企业统计职能定位方面,董逢谷、刘建平等认为企业统计应以服务企业经营管理为主要职能,兼顾服务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信息需求,及时提供统计信息、上报统计报表是企业统计的义务,但不是其工作重点[1-2]。徐利媛认为,企业统计若能充分发挥信息、咨询和监督功能,则既能为企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提供保障,也能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发挥支撑作用[3]。而在企业统计运行模式上,研究者大多聚焦在是否应设置专门的统计机构,以及统计与会计核算的关系上。彭永红认为应设立为企业决策和发展服务的综合统计机构,并参与企业管理、决策、营销及与企业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4]。针对企业管理者因轻视统计工作而不设置和规范统计岗位的情况,王晓丽指出这将会导致统计人员因没有稳定的工作环境而敷衍塞责的后果[5]。在统计与会计核算的关系上,认为会计核算无法取代统计核算,苏永明等多数学者认为统计的独特性以及其信息、咨询、监督职能是会计无法替代的[6]。吕杰进一步提出应协调好统计与会计关系,加强统计、会计的分工协作并推动企业信息多元化和信息资源共享[7]。总体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企业统计应顺应科学管理要求,通过充分发挥统计“三大职能”积极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但在企业统计如何有效服务企业和服务政府问题上则缺乏系统研究,企业统计“三大职能”如何有效发挥也缺乏系统阐述,企业统计运行模式也大多局限在是否保留统计机构上。也就是说,对新形势下企业统计工作合理定位和健康发展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基于此,本文对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统计职能定位、模式构建及重点方向进行了探索,期望能对企业统计改革发展和水平提升有所助益。

二、中国企业统计工作开展模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急于通过“大干快上”来实现工业强国战略,中央集权下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不仅调集了全国资源推动大规模工业化进程,也强化了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和政府在经济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并得以在较短时间里完成了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与此相适应,政策制定和计划管理促使各级政府部门需要以层层上报的统计资料做基础支撑,并形成了企业统计模式、工作流程均以服务政府部门信息需求为主的格局,政府部门不仅把企业看作自己的基层组织,也把布置统计报表看作是企业统计必须履行的主要任务,由于企业统计主要履行了定期报送各种统计报表的职责,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服务[8]。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发展驱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政企分开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空前机会,也使企业统计面临广阔发展空间,人们仿佛看到了企业统计的重生,并想当然地认为企业统计必将由原来“吃自家饭干别家事”模式转变为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全方位统计信息资源为主,服务政府信息需求为辅的轨道。但事实表明,统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滞后既阻碍了企业统计改革创新步伐,也导致企业统计仍然受政府统计需求主导,并使企业统计陷入提供信息简单僵化、人员知识老化和工作职能萎缩及地位下降的恶性循环中,且越到基层这种现象越严重。主要表现在:

第一,企业统计工作职能错位。传统的政府统计信息获取方式和管理理念既造成企业统计工作职能错位,也导致政府等上级部门成为企业统计信息的主要需求者。(1)长期以来,各级政府过分强化其经济管理职能并片面突出政府在经济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政府相关部门都打着管理旗号要基层单位提供内容庞杂的统计数据,统计数据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政绩展示的工具。(2)包括政府统计在内的各级统计部门总是把企业统计机构看作自己的基层组织,并把自己布置的统计报表看作是企业统计必须完成的主要任务,致使企业统计主要履行了定期报送各种统计报表的义务。(3)民间统计至今没有形成较强的力量,这种缺位不仅造成中国统计改革创新缺少足够刺激、竞争及压力推动,也使政府综合统计、部门专业统计以及基层统计普遍存在竞争压力不足、改革创新滞后等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职能。

第二,企业统计工作不断弱化。具体表现在:(1)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企业统计模式和工作流程,因忽略了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深层次、全方位的信息资源和决策支持,再加上企业统计因定位不准和发展不成熟,导致企业决策者普遍重视会计而不重视统计,并引发企业统计面临不断弱化的尴尬局面。(2)因视野狭隘和缺乏合作与全局意识,企业统计始终围绕报表框架进行,并在“封闭”和各自为政的状态中仅盯着自己的业务开展工作,既缺乏创新和与时俱进的胆识与魄力,也导致企业统计至今未能跳出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作模式,造成统计生产力低下和创新能力欠缺。(3)工作条件差、统计力量严重不足以及数据质量不高,不仅造成工作缺乏专业性,也使很多企业统计机构被撤销或严重削弱[9]。(4)企业统计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缺乏、老化以及更新缓慢的问题。(5)统计指标繁杂僵化及市场经济要求迫使企业决策者在经营管理中重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而轻视统计报表,功能弱化和认识淡化直接导致部分企业统计部门只是被动地将从财务和业务部门获取的数据进行汇总上报即完成统计工作。

第三,教育和培训滞后使得统计专业人才与统计工作任务不相协调。教育和培训工作严重滞后于统计实践,既给各种误用甚至滥用统计数据的行为提供了市场和钻空子机会,也使企业统计重要性及统计资料有效应用未能得到实际提升。(1)企业统计职能弱化和管理硬件缺失与老化导致企业统计人员参加业务培训的机会十分有限,并在客观上造成了企业统计人员知识老化、提供信息简单僵化和工作职能萎缩及地位下降的恶性循环。(2)受管理体制和编制制约,中国政府统计始终存在人员、经费等与工作任务不匹配的现象,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企业统计因定位不准而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企业统计发展不成熟则进一步加剧了职能弱化,既引发企业对统计人才需求减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统计教育健康发展。(3)理论和实践脱节不仅造成统计人才质量满足不了实践需要,也引发全民统计知识短缺和统计意识薄弱,特别是造成科学方法难以恰当、有效运用于实践。

第四,企业统计未能发挥综合优势和协调作用。体制障碍和管理不成熟不仅造成企业统计部门难以有效吸纳和整合各类信息资源,也造成企业内部信息分割和数出多门,并导致信息危机和管理决策失误。从企业管理实际看,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企业要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唯有广泛搜集信息,及时发现和挖掘市场需求并掌握竞争者动态,进而综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作出科学决策,由此引发企业决策者获取关联信息的意识,但多种因素使得企业统计部门未能发挥自身综合优势和协调作用,企业各部门没有形成有机和统一的组织体系,导致因部门之间缺乏支持与配合而造成的企业数据信息分割和部门差异化。

第五,企业统计难以适应统计的发展需要。宏观上,中国统计体制机制不完善和统计制度不科学使得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国家统计与地方统计、综合统计与基础统计之间分工不明确、配合不协调,既造成统计人员做了许多无用功和重复劳动,也导致实际统计工作中诸多困惑的存在和怨天尤人的抱怨,结果是包括企业统计在内的基层统计改革发展陷入漫长的下滑通道。企业统计工作开展严重缺乏系统性、连续性、专业性和科学性,其统计台账、基础资料和档案管理不规范或不健全进一步引发企业统计核算数据缺乏根据或来源,大大降低了统计资料可信度,而基层统计基础工作不扎实又导致宏观统计数据犹如空中楼阁根基不牢,难以适应统计发展需要。

第六,企业统计无法适应企业管理信息化要求。主要表现在:职能错位与发展不成熟和企业决策层对企业统计认知偏差不仅导致企业统计缺乏必要投入和人才支持,也造成企业统计人员流动性差和人才流失并存的严重局面。人才匮乏和流失既难以保证企业统计改革和创新工作顺利展开,也导致企业统计部门思想僵化和工作封闭,既不敢打破旧体系,也不善于创造新统计,结果是数据质量不高导致企业统计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10]。

第七,宏观环境制约了企业信息化进程。主要表现在:(1)信息公开是身处大数据时代建设透明政府的基本要求,但政府部门在相关信息开发与及时发布中尚存在“雷声大雨点小”问题。(2)当前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需求已从关注数量提升到注重质量、从欣赏姿态到追求实效的转变,对政府部门来说,如果仍然只是有闻必录和复制粘贴并只顾硬件更新、技术升级,而部门间还是各自为政、壁垒森严[11],则大数据产业发展与数据增值将仍然是海市蜃楼。(3)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需体制、环境及法律保障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实践也表明:完备的法律体系、健全的体制制度和良好的环境以及严格执法不仅能有效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也能实现企业效率和效益的全面提升。

三、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统计职能定位和模式选择

(一)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统计职能定位

应该说,对企业统计工作进行科学、合理定位,使其将主要精力集中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上来,并将主攻方向定位在提供综合信息、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统计监测与预警以及信息反馈和决策支持上,牢固树立有所为信念,并通过科学、专业的实际行动赢得认可与尊重,企业统计事业才能走上健康发展轨道。具体来说,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统计职能应定位于:第一,及时进行职能完善和角色转变,坚持以服务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为主开展统计工作,并紧密联系会计核算做好企业经营状况调查与综合分析工作,及时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同时,兼顾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需求,及时提供统计信息、上报统计报表。第二,完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并依照规定健全企业统计资料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制度,确保企业统计资料审核、签署人员对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负责。第三,鉴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需要及时获取综合信息与分析报告的现实,健全符合企业管理需要的科学统计指标体系,并从数据采集入手改革完善企业统计工作流程,依靠科学制度和有效程序构筑扎实的企业基础统计信息系统,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及时、高质量的综合信息和分析报告。第四,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主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有针对性地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并依据调查和分析结果对生产经营过程开展统计监测与预警,发挥统计监督职能。第五,企业统计部门应抓紧做好良好企业统计文化塑造工作。塑造良好企业统计文化既是实事求是和恪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树立正确统计观念和工作态度并激发统计人、凝聚统计人、塑造统计人的有效手段,还是推动企业统计工作保持客观、科学和持续发展的保障。

(二)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统计工作模式构建

地域辽阔和发展不平衡以及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所引发的统计信息需求多样化,要求统计组织多样化和统计服务规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只有积极培育并规范各类统计组织在竞争与合作互补中开展统计工作。基于此,应在改革完善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统计的同时,大力发展包括企业统计在内的基层统计和社会统计中介机构及民间统计组织,并推动各类统计组织通过竞争和合作互补实现协调一致与优势互补,最终形成上下通畅、左右贯通的统计信息系统。具体来说:

1.统计机构健全的大中型企业应进一步健全和夯实统计力量,加强统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统计规章制度建设,并将分散的专业统计整合拓展为集中统一的综合统计,全面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整体职能。在此过程中,构建符合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统计指标体系并充分利用现代统计工作手段是企业统计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培养能吃苦、责任心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的统计工作队伍,以及塑造良好的企业统计文化氛围,并健全统计制度与规范工作流程,这些是做好企业统计工作的保证。

2.对统计力量薄弱的中小微企业以经济欠发达地区,可由县(区)统计局负责协调区域内企业统计力量,将企业统计人员集中并系统培训后成立若干具有一般法人企业性质的社会统计中介机构,并依靠市场化运作开展统计调查、咨询和服务,不仅为基层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统计代理和统计咨询服务,也接受政府统计部门和其他专业组织委托,开展统计调查或对相关统计资料的真实性进行技术鉴定。应该说,通过组建具有法人性质和竞争关系的社会统计中介机构,既能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人员、设备以及经费与统计任务不匹配的矛盾,也能弥补政府统计因体制机制原因造成的结构空缺与不足,更能显著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生产力。

3.应重视并大力发展民间统计组织,推动企业、民间统计组织的业务合作、交流与融合发展,在扬长避短和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弥补企业统计力量不足并促进统计事业全面发展。民间统计组织能够按照市场经济原则面向市场发挥机动灵活、快速高效和专业化团队优势进行专业化服务,民间统计快速发展必将会极大促进中国统计改革和企业统计创新[12]。针对民间统计组织发展以及推动企业、民间统计组织的业务合作、交流与融合发展,当前应做好:一是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大统计观念,积极培育和扶持民间统计组织发展,并认真做好其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审核、业务活动监督检查和培训等工作。二是积极推动民间统计组织通过接受委托调查、咨询服务、企业统计业务代理、基层单位资料技术鉴定等多样化服务,为中国统计事业整体力量提升增加一支稳定和专业的工作队伍。三是坚持在体制与机制创新上寻求突破,推动民间统计组织与各类统计组织竞争发展,最终打破政府统计“铁饭碗”,通过人员流动为有志于统计事业发展的专业统计人实现理想,推动中国统计事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四是要通过培育和完善服务领域,扩大全社会对统计中介服务需求,确保政府统计系统、社会统计中介机构、民间统计组织和基层单位在提高服务质量与拓展服务领域基础上实现多赢。

四、新形势下中国企业统计工作的重点方向

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和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及供给侧结构改革促使企业只有立足全球看待行业竞争和市场机会,并及时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才能赢得生存与发展机会,由此引发企业决策者获取关联信息的欲望空前强烈,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推动企业统计转型和跨越发展的契机,使得企业统计面临发展空间拓展和重塑形象的双重机遇。新形势下企业统计工作的重点方面如下:

1.以科学管理对信息需求为中心,加快转机建制工作,改革现行统计管理体制并完善制度,规范基层统计、部门统计、政府综合统计各自的职责和职能分工,增强各级各类统计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实现统计服务规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1)为维护统计数据权威性,应进一步强化国家统计局的管理职能,科学推进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统计和基层统计的职责与分工协作。(2)不断改进、创新和完善企业统计工作,完善企业统计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构建科学实用的企业统计指标体系,推动企业统计工作框架、统计信息系统功能完善,确保企业统计能沿着法规、制度轨道持续推进。(3)充分发挥政府统计的管理、组织、协调和服务作用,为统计工作、科研以及统计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和氛围,并推动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统计和企业统计实现人员交流与互动,打造一支甘于奉献的高素质统计专业队伍,实现统计工作、人才建设和组织建设三者和谐与进步。

2.以服务企业为主线开展统计工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深层次、全方位信息资源支撑和决策支持。彼得·德鲁克指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职能是创新和市场营销,企业只有不断提高创新与市场营销能力,才能发现、创造并有效满足市场需要[13]382-403。企业统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收集市场营销信息,积极参与市场营销调研过程、营销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测量和预测工作,实现企业营销更加精确和高效。同时,积极参与企业营销数据库建设,通过推动数据营销对企业传统营销方式进行升级改造,为企业正确分析市场机会、科学制定营销战略、合理配置资源并有效控制市场营销奠定坚实基础。

3.随差信息技术普及不断推进以及数据技术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企业统计部门可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创造性整合和利用企业市场营销信息系统,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1)积极参与企业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的内部报告系统、情报系统、调研系统和分析系统的构建、管理与完善工作,向企业决策者提供迅速、准确和可解释的信息,并将经过筛选的信息传递给相关管理人员制定各种计划和方案。(2)协助利用企业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积极开展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企业统计部门应积极参与网络营销,帮助市场营销部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质量监管部门和产品开发与设计部门在业务范围内积极开展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3)主导并推动企业管理基础数据库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建设。通过全方位的信息搜集和信息反馈制度,实现企业内部快速有效的信息沟通,为企业实施数字化管理和利用数据库提高生产、管理、决策效率奠定坚实基础。

4.定期开展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分析。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分析作为诊断企业组织现状的“温度计”和对企业组织健康进行早期警戒的指针,它既能帮助企业决策层实现吸纳员工个人智慧,又达到顾客满意、企业满意、员工满意、股东满意的多重目的,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还是企业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和依据。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在现代企业管理已从“以利益为中心”的激励机制演化为“以人为本、高满意度”的双重管理背景下,员工满意度调查现已成为全球75%以上管理规范的规模企业吸纳员工个人智慧、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有效途径,且员工满意度每提高3个百分点,顾客满意度就提高5个百分点[14]。基于此,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展了员工满意度调查,成效并不显著,致使中国企业普遍对员工满意度调查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加上调查本身水平参差不齐以及企业领导层碍于各种原因不愿改革或解决问题,致使该调查在中国存在市场瓶颈。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特别是随着企业发展所导致的组织机构迅速膨胀、员工流失率提高、组织领导变化、行业竞争加剧,员工满意度调查就成为决策层了解和把握员工对工作和组织态度、员工之间关系、部门之间协调能力、薪资福利和发展机会、管理是否民主以及企业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是否一致极为重要的手段。应该说,定期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分析并提出行动方案应成为企业统计重要发展方向。

5.加紧开发适合企业管理需要的统计应用软件,提高企业统计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能力。(1)企业统计要充分利用强大计算机和信息连接技术开发出海量的数据库,并利用数据库进行精准营销,甚至可以为顾客提供满足个性化需要以及购买模式的产品或服务。(2)新技术创造并带来了便捷的沟通和广告工具,企业统计可以协助营销人员利用精心定位的信息与选定的顾客沟通,顾客不仅可以在家里设计完成订购和付款,也可以设计自己心目中产品或服务。企业统计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在网上开展业务,也能争取到新的客户,并建立更好的客户关系。(3)企业必须尽快改变粗放型经营模式,企业必须在占有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分析工具开展具有技术支持的、针对性强的专题分析,从而为企业提高技术研发能力、科学管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投入产出效率提供依据。

6.以科学管理对信息的需求为中心,改进、创新和完善企业统计、会计工作,进一步协调企业统计与会计的关系。同时,加快统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统计学、会计学的交叉与融合发展,真正实现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分工协作和完整统一,使既懂现代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又具有扎实会计学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中国统计、会计教育培养的目标人才。

总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变革与进步,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对企业统计工作进行深层次、全方位改革,并坚持以点带面和持续推进,才能取得成效。

猜你喜欢

职能信息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职能与功能
订阅信息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
展会信息
对建国以来我军履行对内职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