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穴调脾胃高脂血症治疗不用药
2018-01-27沈群
文/沈群
在治疗与防治高脂血症上,除了西医内服的降血脂药物外,中医传统针灸疗法也能在防治高脂血症上有效应用。
中医认识高脂血症
中医学没有高脂血症的病名,《黄帝内经》有关于“膏”“脂”的论述,如《灵枢·卫气失常》云:“脂者,其血清,气滑少。”中医学者认为高脂血症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饮酒过度而致脾胃受损,及肝、肾功能失调致使痰浊不化,膏脂瘀阻血脉,乃肝、脾、肾三脏虚为本,痰浊为标的病证。
另外,也有研究表明,中医肾的某些功能类似下丘脑-垂体-性腺的功能,该轴功能的提前老化,在出现肾虚的临床表现的同时,可导致血脂的变化,从而增加高脂血症的发病率。
针灸治疗高脂血症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针灸为什么能治疗高脂血症。其实,针灸治疗高脂血症是通过调理人体体内内分泌系统进行的。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机制为:
1.调节神经系统。
针灸用针刺人体的穴位,即通过刺激外周躯干神经对内脏植物神经进行调节,使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相互协调,一方面可抑制胃排空、纠正异常的食欲,另一方面还可促进肠蠕动,减少食物的吸收,帮助高脂血症患者调整饮食习惯。
2.调节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紊乱既是高脂血症的病因,又是其结果。针灸治疗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皮质两个系统加速脂肪分解,减少脂肪合成,使人体内分泌紊乱得以纠正。此外,针灸可调节体内水盐代谢,逆转体内水钠潴留状态。
调节脂质代谢。通过针灸特定的穴位,可使血中过氧化脂质的含量下降,是一个加速血中脂肪分解的过程。
针灸手法取位走针
目前常用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方法有:单纯针刺、电针治疗、针药结合、灸法运用等。
1.针刺疗法:取中脘、脾俞、气海、内关、丰隆、足三里。每次选取3~4穴,交替使用。捻转进针,得气后留针20分钟,中间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亦可在得气后加电针(频率8-10赫兹交流脉冲),持续15分钟。
2.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取内关。两侧穴位交替使用。每日1次,每次15分钟,10次为1疗程。
3.耳针疗法:取内分泌、皮质下、神门、交感、心、肝、肾。每次选用3~4穴,用碘酒严格消毒后,毫针中等强度刺激,留针30分钟,间歇运针,两耳交替使用。隔日1次。
4.艾灸疗法:取足三里、绝骨。患者可平卧位,每次灸一侧,将艾绒做成黄豆大小的艾柱,每穴灸3~5壮,每星期l~2次,10次为一疗程。
当然,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目前仍存在问题:第一,治疗手段多样化,但没有相应统一的量化标准可供参考,疗效缺乏可重复性、可靠性。第二,中医辨证分型相对统一,但穴位选择没有统一标准,且针灸远期疗效随访观察少,多关注近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