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胎护胎“六要诀”
2018-01-27赵广
◎ 赵广
欲生一个健康、聪慧、称心如意的小宝宝,孕后必须注意养胎、护胎。古医籍有关养胎、护胎的内容广博,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六要诀”。只要遵循行之,可令胎壮母安。
一、调心神
调心神就是要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妇人妊娠之后,要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忌惊恐忧思郁怒等情志所伤,此为养胎、护胎的重要内容。《诸病源候论》提出:“端心正坐,清虚和一,无妄喜怒,无得思虑。”《达生篇》指出:“孕妇忌哀乐不节,郁怒伤肝,则胎失所养。”明代著名医学家万密斋亦曰:“过喜则伤心而气散,怒则伤肝而气上,思则伤脾而气郁,忧则伤肺而气结,恐则伤肾而气下。母气既伤,子气应之,未有不伤者也。其母气伤则胎元易堕,其子气伤则胎元不充,病斯多矣。”说明古人对孕妇的情志很重视,要求七情勿过,气血和平。有的孕妇因暴怒而致流产,即使胎元不堕落也很难以保证胎儿智力发育不受影响。所以,孕妇应当随时注意调养心神,陶冶和怡养自己的性情,经常保持情绪安宁,尽量减少精神刺激,才能使五脏安和,气血顺调,从而确保胎禀充足,使胎儿出生后聪慧无疾。
二、节饮食
节饮食就是要注意饮食忌宜的调摄。孕妇的饮食营养,是保证母体的健康和胎儿发育的物质条件。万密斋提出:“妇人受孕以后,最宜调饮食、淡滋味……如喜啖辛酸煎炸肥甘生冷之物,不知禁口,所以脾胃受伤,胎则易堕;寒热交杂,子亦多疾。”清代的《达生篇》把孕妇饮食归纳为三宜三不宜,即“饮食宜淡泊不宜肥浓,宜轻清不宜重浊,宜甘平不宜辛热”。孕期宜吃清淡、容易消化而富含蛋白质的饮食,还要多吃各种蔬菜和水果,以保证能量和营养的供给,适应母体及胎儿的需要。不宜过食辛辣炙烤等刺激性食物。否则易助湿生热,不仅易致胎热、胎动,而且可能导致胎肥、难产,或使胎儿生后多发疮疡疹毒、目赤目烂等疾。
三、戒房事
戒房事就是要注意孕期性生活的节制。古人特别强调孕妇要控制房事,注意节欲。清代张曜孙在《产孕集》中说:“怀孕之后首忌交合。盖阴气动而外泄,则分其养育之力,而扰其固孕之权;且火动于内,营血不安,神魂不密,形体劳乏,筋脉震惊,动而漏下、半产、难产、生子多疾而夭,淫浊而钝。”《达生篇》也说:“受孕后最宜节欲,不可妄动致扰子宫。怀孕后苟不知戒,即幸不堕,生子亦必愚鲁而多疾患矣。”孕期房事过度,易损伤肾精。肾亏则无力系胞,致胎元不固而容易堕胎;或精伤则不能养胎,所以生的后代容易愚鲁多病。古人主张妇女怀孕后应“迁居别室别寝”,“令老妇伴宿,不与夫接”,这样就能“身心清静不犯心劳,临产自然快便,生子也必聪明少疾”。
四、谨寒暑
谨寒暑就是要注意气候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起居生活,让身体适应。怀孕之后,气血聚于冲任以养胎,子食母气,一人之气血,为两人所用,正气暂虚,虚邪贼风易乘虚而入,引起疾病,直接影响胎儿发育,甚至会导致各种胎病及先天性畸形,害莫大焉。《育婴家秘》指出:“儿在母腹,借母五脏之气以为养也,苟一脏受伤,则一脏之气失养而不足矣。如风则伤肝,热则伤心与肺,湿则伤脾,寒则伤肾,此天之四气所伤也。是以风寒暑湿则避之,七情之感则绝之,胎养之道也。”强调孕妇应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春暖、夏热、秋凉、冬寒,随其时序而适其寒温,对虚邪贼风应避之有时。这样,才能避免因气候变化给母子带来的不良影响,以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
五、慎起居
慎起居就是要注意劳逸的结合,不能太劳累,也不可贪逸。孕期生活一定要有规律,要起居有常,劳逸适度。《万氏妇人科》中明确指出:“妇人受胎之后,常宜行动往来,使气血流通,百脉和畅,自无难产。若好逸恶劳,好静恶动,贪卧养娇,则气停血滞,临产多难。”《产孕集》也说:“凡妊娠起居饮食,惟以和平为上,不可太逸,逸则气滞;不可太劳,劳则气衰。”《诸病源候论》妊娠诸月养胎中,根据胎的发育过程,提出妊娠初期宜“居必静处”,“端心静坐”,“清虚和一”;至妊娠中期则宜“身欲微劳,无得静处,出游于野”;到妊娠后期则宜“和心静息,无使气极”,“宽带自持”等方法,皆历代总结出来的养胎保胎经验。有很多妇女,妊娠后能动则动,能劳则劳,量力而行,顺乎自然,产子多健壮。相反,也有些人,妊娠后饮食静养,不见风日,稍有闪仆蹦跳,则易流产、早产。不过,由于孕妇身重,行动不便,故又必须注意不可过劳妄作,一切繁重的劳动和剧烈的活动都应避免,以免发生意外,损伤胎儿,甚至危及孕妇的生命。
六、慎用药
慎用药的意思是注意孕期用药的宜忌。很多孕期疾患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都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如子肿、子痫、羊水过多、胎萎不长等,都是危及母子健康,或造成流产、早产及胎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所以对这些病应当及时防治。但在具体用药时,必须掌握“病去母安,胎亦无损”的原则。孕妇无病,不宜乱服药物,以免妄伐无辜。即使有病,也应治病与安胎并举。故在使用药物时,必须注意妊娠禁忌。中药中凡活血化瘀、峻下滑利、利水通窍、大辛大热、耗气散气及一切有毒之品,皆当禁用或慎用,以免妨碍胎元,造成轻则动胎、重则堕胎,甚至影响孕妇健康的不良后果。如因病情需要,必须选用此类药物时,用量也不宜过大,中病即止。正如《育婴家秘》一书中所说:“妊娠有疾,不可妄投药饵,必在医者审度病势之轻重,药性之上下,处以中庸,不必多品,视其病势已衰,药宜便止,则去病于母,而子亦无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