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一座桥梁
2018-01-27安黎
◎文/安黎
时候则是足不出户,等待着客人上门。但在我的记忆里,凡找上家门的人,或村民,或亲戚,不知道是出于不好意思还是别的原因,他从不收取人家的费用。那个年代,似乎没有人能买得起鞋,鞋全部都是手工制作;但鞋并不是一做即好,立刻能穿,而是得经过木楦的夯撑。一个村子百余户人家,唯独我们家有木楦。于是村民们不论什么时候做好鞋,或拎着一双鞋,或抱来一摞鞋,前赴后继地来我家,让我父亲夯撑他们的新鞋。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不论父亲在忙碌,还是在吃饭,来者不拒,他都会放下手中的饭碗或活计,为来人帮忙。他态度极其谦和,也很有耐心,从没有表现出些许的不耐烦。替村民撑好鞋,村民们一句谢谢也用不着对父亲说,就
我降生人世后,明白谁是我的父亲时,说实话,我隐隐有些失望。是的,我的父亲与别人的父亲有很大的不同:一是他身体残疾,弯腰驼背;二是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月里,他时不时地被人押解着游街,或者戴着白牌子在批斗会上垂首站立。因此,我从记事起就有那么一种抬不起头来的压抑,我甚至抱怨上苍的不公:为什么要让我出生在这样的家庭?
父亲是方圆很有名的鞋匠。他做鞋钉鞋修鞋的手艺为众多人称道,以至于他的名字渐渐从人们的嘴里消失,大家叫他也好,谈论他也好,都以“鞋匠”相称。他有一个木筐,里面盛着满满的做鞋工具,有木楦、木楔、钉锤、麻绳等。父亲偶尔走巷串户,挣一些零碎的小钱,更多的带着满足离去。村里一些人家闹了矛盾,都跑来让父亲评理,而父亲讲出的话,总能让他们心悦诚服。
父亲没有学过建筑技术,但凭借悟性,凭着观摩,就会砌墙盖房。生产队碾麦场里的庵房,村里的粮仓,甚至电磨房等,这些在村庄里显得高大雄伟的土坯建筑,无一不是出自父亲之手。生产队请外村的匠人盖房,需要支付一笔在当时来说不菲的费用,而叫我父亲盖房,却只是给他记一点工分。工分根本不值钱,一个劳动日一毛多钱,可悲的是,父亲苦干一天却并不值一个劳动日,而仅仅是八分工。也就是说,父亲以一个匠人的身份为生产队砌房子,其价值充其量只有几分钱。
给队里盖房子,好赖一天还值几分钱,可给村民们修门楼,那才是真正的白干。在我们村,祖祖辈辈延续的传统是,不论家里多么贫穷,不论家里多么糟烂,但门楼却一定要修得冠冕堂皇。门楼仿佛一家人的脸面,脖子以下哪怕污迹斑斑,但脸面绝对要光彩亮丽。修门楼是要钱的,但因为父亲的存在,村民们就节省了这笔花费。父亲一年四季没有闲着的时候,不是这户人家叫,就是那户人家喊,这家修完,那家已经等不及了。父亲是很有艺术细胞的,他识不了几个字,却很崇尚美。他像一个雕刻艺术家,一丝不苟而又别出心裁地打造着一个个的门楼:这家的门楼的屋檐宛若雁翅一般微微翘起,那家的门楼的屋脊上干脆站立几只栩栩如生的飞鸟,另一户人家门楼的墙面上呢,镂刻着各式各样的花草或动物的图案。
父亲会编织,藤条也好,竹条也罢,只要到了他的手里,你想要筐他就能编成筐,你想要笼他就能编成笼,你想要盛装粮食的大囤,他就能编织成大囤。他先是给我们家编,因为手艺好,免不了有邻居找上门来找他编。他不推辞,有求必应。改革开放的初期,生产队成立了编织工厂,十几个人,而父亲不但是厂里的绝对主力,而且是所有人的师傅。可惜的是,工厂仅仅存在了一年多,就关门大吉。
父亲还有一个手艺,就是砌炉灶。其他人砌的炉灶,烟直冒,火却死气沉沉,可父亲盘的炉灶,火苗旺盛,且很节省燃料。久而久之,村里所有的炉灶都被父亲义务承包。父亲更拿手的绝活是捞桶。在我们那一带的村庄,村民饮用的都是窖水——在场边打一个土窖,天下雨时,场里的水顺着水眼流入窖中,以备日后使用——村民打水,时不时就有水桶脱离绳索,掉入水中。水桶一旦落水,就得用绳捆住一个人,把他放入窖中,让他挥舞着长长的铁钩打捞。奇怪的是,所有的人似乎都不谙打捞的窍门,把他们放入水中,即使折腾几个小时,多数人也是无功而返。但父亲却不同,人们只要把他捆住放入窖中,短短三两分钟,他就能胜利而归。
我离开村庄许久了。但我知道,在农村,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忙已经很稀少了。现在即使在亲朋之间,帮忙都是有偿的。但父亲所干的一切,都是无偿的,而且是无怨无悔的。他从来没有拒绝过任何人,甚至连一丝一毫的犹豫也没有过。村里每一户人家,都得到过他的帮助。父亲即使偶尔得到人家一包烟的回报,却显得是那么诚惶诚恐。
父亲的童年是悲惨的。应该说,他出生于一户豪门人家,他的祖父——也就是我的曾祖父——是清末举人,戴着标志着官位的顶珠。曾祖父拥有良田四百多亩,居住在高大雄伟的木质高楼里,雇工众多,骡马成群。曾祖父是几品官现在无法考证,村里的老人描述他“出入县衙,两边的侍卫都要向他脱帽鞠躬”。父亲是曾祖父的掌上明珠,他一出生就掉进了蜜罐里。但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父亲五六岁时,曾祖父就撒手人寰。
我的祖父是个纨绔子弟,他在我们村里人的眼中无疑是个典型的“败家子”。祖父未品尝过奋斗的艰难,因此不知道“粒粒皆辛苦”。祖父最早在乡村当教师,命运似乎也不很顺当:年轻的祖母病故,年迈的曾祖父和曾祖母相继离开人世。六神无主的祖父下定决心离开村庄,到县城安家。
祖父离开村庄的情景成为村里人久久的谈资,他对财物的随意抛弃和处置让人瞠目结舌:给他一碗小米,他就送人家一个大立柜;给他一升绿豆,他就送人家一个八仙桌……而这些家具都是用名贵木材打造的,做工极其考究和精美,雕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不可思议的是,祖父摘掉了家里的锁子,敞开大门,谁想在里面干什么都可以。于是,那么富丽堂皇的建筑里,有人占了一间两间居住,有人占了一间两间作为粮仓,还有人把它当成了饲养室,在里面养羊或喂猪。
祖父在县衙里当“代书”——为打官司的人写状子——他很快又新婚成家。我的后奶奶其实还是个孩子,她是东街一个食品商的女儿,嫁给我祖父时芳龄才十二岁。一个完整的家终于成型了,幸福似乎在向他们招手。但人生的破碎总是在刹那间发生,命运再一次挥舞起了它那只蛮横的手,将这一家人的希望打得七零八落。祖父在三年以后突然病故,留下一个年幼的遗孀和四个孤苦无助的孩子。其时,我大姑十二岁,我父亲十岁,我小姑八岁,我叔叔才五岁。
没有了经济来源,城里的生活难以为继。十五岁的后奶奶在无奈之际,率领一帮年幼的孤儿回到村庄。然而,这个时候的村庄已经没有了故乡特有的温馨,呈现出了狰狞的面目。在几个孩子的啼哭和目睹之下,老家的木质高楼被众人拆除,人们为瓜分它而争执不休。当所有的一切被掠夺完毕,剩下的只有两孔没有门窗的窑洞。这两孔窑洞原是我家的粮仓,很宽敞,很幽深,它成为了五个孩子临时的庇护所。
在窑洞里安身之后,萦绕这个家庭的风雨并没有平息:叔叔高烧不退,最终夭亡;一户人家从懵懂的后奶奶手里骗走了土地契约,四百多亩良田全部被人霸占耕种。再后来,后奶奶回城里改嫁,我父亲和我的两个姑姑被寄养在亲戚家。大姑姑被寄养在我大姨婆家,我父亲和我小姑姑则寄养在我小姨婆家。
大姑姑不久就成了一户人家的童养媳。小姨婆的脾气特别坏,动不动就厉声呵斥甚至打骂我父亲。我父亲与其说是在她家寄养,毋宁说是她家的雇工。小小年纪,什么体力活都干。最终,我父亲离开了我小姨婆家,导致他离开的导火索,则是我小姑姑的婚事。
和父亲一起在小姨婆家干活的还有我的一位表叔。表叔是我父亲伯叔舅舅家的孩子,也就是说,他是我小姨婆娘家的侄子。表叔的父亲和我小姨婆是堂兄妹关系,从血缘上讲,表叔与我小姨婆中间隔了一层,显然没有我父亲和我姨婆亲近。但应验了这样一句民间熟语:亲姑姑,假姨姨。小姨婆是一个旧观念旧意识很浓厚的人,她固执地认为我表叔是她娘家唯一的根,因此她对我表叔的关爱远远超过了我父亲,对表叔偏吃偏喝到了让人不能容忍的程度。
所有这些,父亲都忍了。我深谙我的父亲,他算得上这个世界上最能忍辱负重的人了。但他还是和小姨婆决裂了,决裂的原因则是我小姑姑的婚姻。我小姑姑也寄宿在小姨婆家,小姨婆自作主张,要让我小姑姑为我表叔换一个媳妇,而我父亲的婚事,她却置之不理。在小姨婆的张罗下,我小姑姑与一户张姓人家订了亲,小姑姑张姓丈夫的妹妹,则与我表叔结成良缘。为此事,从没有和我小姨婆顶过嘴的父亲,却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愤懑,他和小姨婆狠狠地吵了一架。小姨婆提着烧火棍,把我父亲赶出了她的家门。
父亲从此就成了流浪儿,他靠给人扛长工打短工维持生计。好在大姨婆对他不错,他也经常到大姨婆那里能感受到些许的温暖。
父亲的苦命真是没有边际,就在他打工期间,命运再次给予他致命一击:十四岁那年,他给一户人家放羊,突然天降暴雨,慌乱之中他跑到一个瓜棚里避雨,没有料到的是,瓜棚瞬间倒塌,他被压断了脊梁。如果有好的治疗手段,他本可以恢复健康的。但不幸的是,那个时期医疗技术的落后,加之无钱医治,无人照料,父亲从此再也没有机会挺直腰杆,成了驼背。
曾祖父享尽荣华富贵,祖父虽然短命,但也不愁吃穿,唯独我父亲,承载了几辈人不曾拥有的苦难,这又是为什么呢?多少年里,我一直在寻找着答案,但却没有现成的定论。我曾把父亲的驼背,理解为他在赎罪。然而,从没有做过伤天害理之事的父亲,善良的父亲,又有何罪可赎呢?一个朋友指点迷津,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他说我父亲之所以弯腰驼背,其实是他为儿女搭建桥梁,他在用自己的躯体,给儿女铺展了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
朋友的话没有错,父亲的驼背,正是我走向远方的桥梁,正是我站立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