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说古时妇女佩戴萱草会生男孩

2018-01-27

饮食保健 2018年7期
关键词:金针风土萱草

嵇康《养生论》:“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旧俗,妇人有孕,常佩带其花,以为宜得男也,所以又叫宜男草。以寿石和萱草组成图案“宜男多寿”。图中配有石榴和萱草,寓意“宜男多子”。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萱,宜下湿地,冬月丛生,叶如蒲蒜辈而柔弱,新旧相代,四时青翠,五月抽茎开花,六出四垂,朝开暮蔫,至秋深乃尽,……今东人采其花跗干而货之,名为黄花菜。”因其花的颜色呈金黄色而名黄花菜,据其形态像金针而取名为金针菜。因其花的颜色呈金黄色而名黄花菜,据其形态像金针而取名为金针菜。把萱草称为宜男花是古代妇女多佩带萱草花,认为可以多生男孩,故在《诗经》中就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之说。

《二刻拍案惊奇》卷五:“神宗此时前星未耀,正急的是生子一事。见说拾得一个孩子,也道是宜男之祥。”

清·昭连《啸亭杂录·满洲跳神仪》:“其巫用铜铃系腰以跳舞之,以铃坠为宜男之兆焉。”

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 韦庶人妹以豹头枕辟邪,白泽枕辟魅,熊枕宜男。”

《齐民要术·鹿葱》引晋·周处《风土记》:“宜男,草也,高六尺,花如莲。怀姙人带佩,必生男。”

周处《风土记》载:“妊妇佩其草则生男”。

南朝梁元帝萧绎《宜男草》诗:“可爱宜男草,垂采映倡家。何时如此叶,结实复含花。”

猜你喜欢

金针风土萱草
“一碗面”何以“煮”出经济风味?——区域产业往往源于地域风土
四月节令百草之萱草 谁言四月芳菲尽 萱草葵花觉昨非
风土和历史
论《风土什志》中李劼人的饮食文化书写
葡萄酒产区与『风土』
乡村的金针花
北堂种萱草
秋叶有情,萱草有爱
不同品种大花萱草抗寒性比较
人与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