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编

2018-01-27蓝衫

益寿宝典 2018年6期
关键词:尖顶工棚斗笠

文/蓝衫

竹编是用山上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丝并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手工艺。工艺竹编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更具深厚的历史底蕴。竹编行业历史上以作坊形式,多以世代相传或以作坊依托的师徒关系,学徒学成后,自立门户,再招徒弟,口传身教。一般做生活用品、农业用具。

闽西竹编

闽西永定培丰镇下辖的孔夫、长流二个村庄,有许多村民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都是竹匠,他们的“简易工棚”,堪称“天下一绝”,具有安全、快捷、实用、经济、便利、环保、清爽、轻巧、节能等许多优点;建设过程不耗水,不耗电,不与永久建筑争用宝贵的钢材、木材、板材、铁件、水泥、沙石;还可就地取材缓解运输压力,能够促进当地毛竹垦复种植。

“简易工棚”的称呼,是就其成本投入而言的,其实,它的造型美观,技术含量较高,种类也很丰富,有悬空的,有立柱的,有吊梁的,有打拱的,有敞式的,有廊式的,可作堆场,可作食堂,可作车间,可作宿舍,可作教室,可作会场,高低方圆,应有尽有。单体工棚,只要场地允许,长度不限,中间无柱,宽度最大跨径可达30米,高度可达12米。

用毛竹做原材料的“简易工棚”,同等面积的造价只需通常“钢架结构”的八分之一左右,价廉物美,相当经济,这是一笔不能不算的经济账;这种竹棚,正常使用,服务年限五年没有问题,如果刻意维护,十年也是可行的。我国江西、湖南、贵州三省遭遇百年一遇特大雪灾,无数生产生活设施毁于一旦,告急求援电话频繁,培丰的“简易工棚”大行其市,有几百号艺匠活跃在三省灾区恢复生产工地。

简易工棚是一种竹工艺,外地虽有游兵散勇操此技艺,但能象永定培丰这样做到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经营的,在全国可谓“凤毛麟角”。

三穗竹编

三穗县瓦寨的斗笠,八弓的竹篮、筛子、簸箕、箩筐等竹制品驰名省内外,有“竹器之乡”的美誉。

三穗竹编起始年代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延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瓦寨斗笠,最初的瓦寨斗笠为尖顶平檐,用料粗大,产量有限。清嘉庆年间任石阡都督,年迈解甲归田后回到瓦寨横冲安家落户,置有田产百余亩,因闲置在家而对斗笠进行改编;另传为清嘉庆年间,瓦寨晓隘一黄姓人从思南习艺传入。

竹编工艺历史悠久,是民间手工艺的典型代表。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斗笠从外观式样到实用价值,从原料加工到操作工艺,从上油熬炼到色彩搭配等都不断作了改进,由尖顶平檐改为尖顶斜檐式,以便雨水顺利流淌,改泥塑模型为粗竹片模型,便于移动和操作编织,内胎篾由粗改细,外胎篾改用篾丝。竹编工艺以水竹和楠竹为原料先分别破成粗细不一的粗篾和细篾、胎篾,主要编织有斗笠、竹篮、花篮、竹簸、竹筛、鱼筛、撮箕、饭盒、竹凳、竹椅、鸟笼、虫篓、背篼、箩筐、晒席、睡席、焙笼、鱼转等生产生活用品和旅游、馈赠工艺产品等。

三穗竹编工艺按其制作过程、地域分布、使用情况和传承方式等都有其独特的艺术性。制作精良,做工考究,玲珑小巧,美观大方,经久耐用,尤其是瓦寨的斗笠,在编织过程中,需把毛坯竹破成粗篾和细篾,粗篾约为2~3毫米,细篾的细度达到0.3~0.5毫米,每个孔眼大小几乎一样,这项技术在当今竹编工艺中难度算是很高的。十分讲究,日晒雨淋,天长日久,绝不褪色。工匠用黑色和竹子本身的色两种颜色,随心所欲地编织成各种各样的文字、图案等。竹编工艺流程复杂,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它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基因,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

猜你喜欢

尖顶工棚斗笠
藏在古建筑里的科学
刘善良
几何:尖顶的房子
农民工之七夕节
斗笠
奶奶的斗笠
汉字买斗笠
李传真作品
芭比的闪亮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