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棒球投手专项身体素质探析

2018-01-27商秀海段英梅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棒球队投手棒球

商秀海 段英梅

1. 引言

如今棒球运动在我国体育界发展迅速,其在比赛中完美的呈现出了体育的竞技精神,还有其比赛形式扣人心弦具有极高的观赏性。投手在棒球运动中发挥了一个非常紧要的作用,在比赛过程中,一个杰出的投手能够在两方面表现出他的与众不同,首先,能够非常有效率的对对方的进攻造成一定的障碍,其次还可以减小我方在防守方面的难度。作为一个投手需要各种基本素质去帮助其更好的完成比赛,包括球出手的快慢、对球的掌控能力、对于整个比赛的把握,这些基本能力素质的提高,是需要经过科学合理的锻炼与参加比赛积累经验得来的。

在令人兴奋的棒球运动中,最令人瞩目的是投手的精彩表演。投手在比赛中的表现,对于比赛的胜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投手在比赛中,要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特别是在动作上,要连贯自然,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为一个优秀的投手,在投球过程中最基本的是要保证身体各个部位的节奏。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棒球投手专项身体素质,包括投手的柔韧、力量、速度、灵敏等基本素质。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以检索式“主题=棒球投手and身体素质”、“主题=棒球投手and训练”等进行检索,获得非常多的文献资料,通过细致认真的检阅处理,并对其进行分类处理。最后得出,中文期刊类论文400多篇,外文期刊类论文600多篇,图书类600多种,会议论文190多篇。

2.2.2 逻辑分析法

基于田麦久的《运动训练学》、邱贵兴翻译的《运动医学》、田野的《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的《运动解剖学》作为理论指导,对棒球运动项目中投手的各项身体素质进行剖析,同时对于整理的文献更进一步的概括、剖析并对相似的材料进行对比。

2.2.3 观察法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棒球队的训练视频、比赛视频以及教练日志等。

3. 投手的专项身体素质

通过对于投手的观察与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作为一个投手,需要有一个非常迅速的出球速度,从而需要非常好的爆发力来作为保障。同时投手在比赛过程中,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投手而言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球的掌控能力,同时还能对对方队员的偷垒及打出的球迅速的进行回应。在棒球比赛中,投球最多的是先发投手,因此先发投手须要把球高速稳定的实力,投球次数较少的是中继投手和救援投手,需要保持一个较好的爆发力。

我国棒球队中的投手专项素质方面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其中最为明显的则是我国投手的出球速度较慢。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同过与国际上最为出色的投手比较,我国棒球队的投手的弱势表现在速度与力量上,通过一期测试,我国棒球队投手的出球速度大约在120km-140km,国际上出色的投手的出球速度大约在150km-155km,由此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差距太大。还有一个更直观的表述,经过查阅外文文献,得知我国国家队投手的出球速度与国外大学生投手的出球速度相当,这充分的表明我国国家队投手与国际出色投手的实力相差太大。

3.1 专项速度素质训练的方法

投手的专项速度素质的训练方法,大部分使用两种方法进行训练。一种是重复训练法,重复训练法是指在身体各部位机能大部分恢复的情况下,重复上一次的训练动作与训练负荷。在棒球比赛的过程中,投手各种动作从开始到结束时间不会超过10秒,所以投手的专项速度素质训练大多使用的是短时间重复训练法。另一种是变换训练法,变换训练法是指通过改变训练结构、负荷以及转变训练场地,从而对其形成一个新的刺激。可是,通过对投手训练的观察,教练员对投手训练过程的时间控制不严格,容易导致磷酸盐供能系统参与量减少,从而致使糖酵解以及有氧功能的参与量增加。

投手在棒球运动中的动作都是非常迅速的,持续时间短,在进行速度素质练习过程中把时间控制在10秒之内,就能保证供能方式是磷酸盐供能系统。如果时间加长,在10秒到30秒之间,供能方式就会改变,糖酵解就会参与其中,这种方式是训练耐力的方式,主要的是快速力量的耐力训练。

3.2 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方法

投手的专项力量素质训练法,我国教练员主要使用三种方法。一种是重复训练法,其中短时间的重复训练法在爆发力方面的训练过程冲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另一种是循环训练法,循环训练法可以提升投手的快速力量。最后一种是变换训练法,通过改变训练结构、训练场地等来适应投手的特点,极大的刺激投手的兴奋性,打破各种力量训练过程中的障碍。

通过查阅资料与观察我国棒球队投手训练得知,训练的手段涵盖了四肢与局部深层肌肉的练习,其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整体上的肌肉爆发力不足。通过对美国棒球队研究,美国棒球队在训练体能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跳跃、各种深蹲跳举,特别注重是超等长的训练方式和功能性的训练方式。在训练过程中,完成每项动作的速度也是至关重要的。美国职业体能训练教练认为,在力量练习中,效率比较高的练习方式主要有各种类型的蹲式练习方式。在棒球比赛中投手的专项动作,是在多个不同的平面来进行的,所以在进行专项素质力量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各种动作的多维化。我国棒球队投手在训练力量过程中,动作结构简单,缺少有效性。

3.3 专项灵敏素质训练主要采用的方法

棒球运动投手灵敏素质的训练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变换训练法,另一种为重复训练法。专项灵敏素质是指,在比赛过程中,队员为了完美的完成各项必要动作,身体各部位迅速正确的做各种反映。灵敏素质训练法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时间不能太长,每一次的间隔时间可以长一点,从而可以促使身体各项机能回复到正常状态。

通过观察与调查得知,在我国棒球投手的专项灵敏素质训练手段多采用10m-50m随机往返跑、跳绳双摇、平衡木、传接球还有较多种类的跳跃旋转等等训练方式。而在美国类似训练中,其教练员认为专项灵敏素质着重点在于目标、间隔以及动作结构的不同。在棒球的比赛中,投手在进行投球的过程中需要投手具有良好的平衡能力,所以美国相关的棒球教练在其训练中会较多的使用平衡木等类似的辅助器材。

3.4 专项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

专项柔韧素质是指,为了实现投手专项技能动作的完美呈现,身体各个部位的关节、肌肉等在不同平面表现出来的弹性和伸展的功能。进行专项柔韧素质的训练能够保证专项动作发挥的稳定性,而且可以有效的减小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

经过研究,我国棒球投手的进行专项柔韧素质练习的方法主要是拉伸法,分为动力性拉伸和静力性拉伸。美国棒球体能训练过程中,多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方法,在美国教练眼中,柔韧训练在所有训练项目中是及其重要的一项。静力性拉伸是指身体内某一部位肌肉,通过拉伸达到一定的幅度之后,通过各种手段将其固定一段时间。动力性拉伸则是指将一部位肌肉不断的进行拉伸-恢复动作进行伸展的方式。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方法能够很好的增快消除骨骼肌疲劳的解除,同时更快的恢复肌肉的弹性。

4. 当前我国棒球投手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存在的问题

4.1 力量训练方面

通过研究,在投手的力量训练方面笔者发现了较多的问题,例如:

许多的队员在力量训练时,没有使用蛙跳、单腿跳等超等长的训练方式。究其原因,是由于队员在训练过程中过分的担忧膝关节受伤。作为一个投手来说对下肢进行超等长训练是及其紧要的,造成受伤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训练过程中队员没有按照规定的动作进行、进行的组数过多、负荷较大等等原因。

还有一些队员在训练中,不进行卧推训练,究其原因主要是担心经过卧推训练以后,胸大肌增长的速度过于迅速,严重阻碍了肩部的柔韧性。经过研究发现投手在投球过程中,胸大肌的作用是内旋,主要对球速的增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队员对其理解不深刻,他们认为卧推是用来提高最大力量的训练方式,需要有很多很大的肌肉组合才可以。但是训练的各种因素如果没有控制好,很容易就会成为大肌肉群,从而影响肩部的柔韧性。所以,胸大肌的训练是不能停的,需要遵守快速力量的训练方式。

4.2 速度训练方面

在棒球投手训练过程中,教练安排投手训练的次数太多,包括在棒球比赛中投手投球的次数也过多。通过观察得知,投手在专项速度素质的训练过程中,过多的采用了无氧耐力的训练。这是一种不符合生理原理的训练方式。如果在训练过程中,无氧耐力训练过多会造成投手肌肉纤维发生改变,慢肌与乳酸增加。所以在普通素质训练过程中,可以进行一定的无氧耐力。

4.3 柔韧训练方面

具有一个良好的柔韧素质是及其紧要的,尤其是对于棒球投手来说。投手在运动场上的各项动作都需要一个大的活动度,以及骨骼肌发力的协调性和骨骼肌肉的弹性,这些都需要一个良好的肉人素质去协助实施。同时进行柔韧素质训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原因,减少运动损伤的放生率。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棒球队在对于柔韧素质的训练中没有足够的重视,仅仅是当做一般的素质来进行训练,只是在准备活动以及整理活动中穿插进柔韧性的练习,甚至在有些时候省略了这项素质的训练,相关人员没有意识到柔韧素质在比赛中的重要作用。

4.4 对运动项目特征认识不够及训练理念与方法落后

从整体上看,我国棒球项目与其他项目相比较,差距较大,发展的比较缓慢,普及率低,竞技水平处于世界中下游水平。笔者经过深入的剖析,与其他发展棒球运动较好的国家相比较,发现一些问题。我国对于棒球运动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对于其内在规律性了解不足。主要表现在没有更进一步的去了解棒球运动中人体内解剖生理变化,包括骨骼肌、神经、功能系统等等。在训练理论方面缺少完整的一个训练体系,一个以棒球专项为核心的训练体系,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训练理论体系,这样才能发现问题的实质解决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在一些成绩比较差的项目训练中出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训练理论是指球队的相关教练员,对于执教项目的特征的了解和对未来训练方向的掌握。由于我国特有的运动队的训练体制问题,导致了我国运动员与教练员对于相关的科学理论不能充分的理解,在进行训练过程中仅仅凭借自己的经验,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今国外训练理论发展迅速,国内教练员对于国外领先的训练方法大体上都了解,但是对于各种训练方式还是只停在如何操作、如何进行上,并没有与相关的先进理念结合起来,没有达到一个理性的全面的认识。

4.5 体能恢复欠缺

在进行棒球投手的训练过程中,机体产生疲劳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神经疲劳,另一种新陈代谢疲劳。体能的恢复也有两种,一种是即使恢复,是指在运动完成后首先选择类似于慢跑的有氧运动,然后对身体各部位的肌肉进行拉伸,另一种是延迟恢复,涵盖了多种借助外物的恢复方法,例如物理、医药、补充恢复等等。通过观察发现,我国棒球队大部分都存在对运动员恢复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采用的方法较少。

4.6 运动损伤较多

运动损伤对于运动员来时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每个运动员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定的运动损伤。运动损伤可以阻碍运动员运动技能的提升,严重的还会降低运动员的成绩。经过观察与研究发现,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多半是由于身体某部位素质较差,还有就是训练方法不科学所造成的。一名运动员如何才能尽可能的避免运动损伤呢,我国棒球运动队的做法为,对各种损伤发生前的危险及早的解决掉,发生运动损伤后积极的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对于严重的运动损伤,多是送往美国等发达国家进行更加科学的治疗。

最近几年我们的棒球国家队的投手,在许多的国际比赛中频频受到运动损伤带来的阻碍,一个投手能力的好坏对比赛的输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我们国家的棒球队以防守为主要战略,这就需要一个非常强大的投手来做支撑。所以,现在有关运动损伤的各种问题,比如如何预防、如何进行诊断、如何治疗、如何康复这些问题,对我国棒球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5. 建议

5.1 投手在力量素质训练过程中,还要注重各项训练的科学性,正确对待每一项训练,在进行训练过程中力求做到标准。对于每一项训练都要进行下去。

5.2 投手在进行速度训练时,要注重合理分配训练方式,切不可盲目进行训练,要加大对于有氧的训练。

5.3 投手要加大在柔韧素质训练方面的重视,科学合理的加大训练量。投手要了解柔韧素质的重要性。

5.4 相关教练与队员要加强理论的学习,对于如何训练、训练后如何恢复、如何去解决运动损伤这些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要多向发达国家学习,善于往理论深处研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武福全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1:9-93.

[2] 陈严,邓京捷,李吉如.棒球投手投球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中国体育科技,2009,01:75-78.

[3]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184.

[4] 何勇.棒球投手肩关节旋转运动特征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03:107-109.

[5] 王正利,张胜年.棒球投手上肢肌力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27-29+16.

[6] 金秀鸿.肩部回旋肌群康复训练对棒球投手肩部疼痛改善作用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

[7] 席翼,杨谦,谭思洁,姜达维,张一兵,严丽.中国优秀棒球投手选材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7,06:24-28+34.

[8] 陈小敏,易胜.世界优秀棒球队投手特征分析——兼论中国棒球投手与世界优秀棒球投手的差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2:137-140.

[9] 张耀华.基于动力平衡基础下的棒球投手能力培养[A]..《西部体育研究》2013年第3期(总第131期)[C].:,2013:2.

[10] 张春雪,郭瑞国.棒球投手练习方法[J].少年体育训练,2005,06:38-39.

[11] 单伟.棒球运动水平与素质训练关系的探讨[J].少年体育训练,2007,06:27-28.

[12] 杨至刚.我国优秀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

[13] 单伟.棒球运动专项素质训练的探讨[J].体育科研,1998,03:46-49.

[14] 郭蓉.简析棒球投手技术动作及身体素质训练方法[J].运动,2013,07:16-17.

猜你喜欢

棒球队投手棒球
打棒球
棒球
“大”一号棒球服
黑马投手 6位黑马社群里活跃的创始人投资者
去打棒球喽
中国女子板球投手投球技术的运动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