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视域下高校野外生存训练课程发展探究

2018-01-27董杨建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绳子装备体育

董杨建

1. 引言

野外生存训练是高校体育教学在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方面的创新,也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进步的重要体现。通过野外训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心理意志等都有着重要的锻炼与培养作用。但是,野外生存训练涉及到的事项较多,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所以安全等方面的保证十分重要。为了推动野外生存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运用,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与探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中国地质大学野外生存实习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以 “安全教育”、“高校”、“野外生存训练”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 梳理了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素材、研究观点和事实论据,为实施课程探究并提出观点和对策奠定基础。

2.2.2 实地考察法

为进一步了解“野外生存”体育教育体系下野外生存课程教育的可能存在安全的问题,提高对策的针对性。对中国地质大学开展野外生存的基地:黄陂,黄梅,毛铺等进行实地考察,为本研究提供了一手参考资料。

2.2.3 专家访谈法

本研究对部分野外生存教学的专家进行了访谈,指出了野外生存可能会产生的安全问题,并针对产生的问题给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为本研究解决问题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2.3 研究结果与分析

2.3.1 野外生存训练自然环境的安全问题

野外生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人们应充分地做好相应的准备活动,有效地在高校中开展相应的野外生存训练课程。不管从事任何的体育活动首先都应该考虑安全问题,其中,通过对野外开展的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各种地形的崎岖,徒步路线当中有很多的小石子,容易造成行走途中的滑倒,并且在徒步过程有很多的路段需要攀爬大石头才可以通过,这是为了适应野外生存训练的需要,但同时应注意让同学们团结合作,在行进困难途中要互相帮助,徒步路线当中有很多的动植物,由于天气炎热会有部分的蛇虫出现,在徒步当中最好手上拿着棍子赶走蛇虫,同时有很多的植物长的比较茂盛,特别像荆棘植物是阻碍我们前进的一大因素[2],也是造成我们刮伤蹭伤存在的安全隐患,天有不测风云,在野外活动时可能会突然发生天气的变化,要是在徒步过程当中遇到下雨,不仅增加地面的湿滑程度,还可能让衣服被打湿的同学造成失温,在我们搭建帐篷以及生火造饭的地方通常都会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这样子虽然方便了野外的生活用水,但像池塘及水库这种大型的水源聚集地同样也是一个造成野外安全风险的一个重要自然因素,在野外生存实习过程当中会涉及到两个季节,一个是炎热的夏季,另外一个是寒冷的冬天,在炎热的夏天很容易造成中暑,需要准备防中暑的医药,在寒冷的冬季则需要同学们穿保暖的衣物,并且准备另外一套备用的保暖内衣,以备不时之需。为了方便我们在野外实习的可操作性,我们搭设的营地也选择在了离农家相对比较近的地方,最近几年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在建设过程当中不免会遇到过很多运输货物的车子,应尽量避免在车道上频繁活动,同时也应远离工程建设区域。

2.3.2 野外生存训练人为因素的安全问题

在野外生存训练中参与人群主要分为野外训练指导员和学生群体,那么会涉及安全问题的有指导员和学生,首先在野外生存训练实习当中充当主要角色的是学生群体,他们要完成野外实习的各项任务,各项活动内容分别包括攀岩,溜索,岩降,竹筏的制作与划行,这些项目都涉及到了一些具体的专业技术,要求指导员对绳索的操作技术要相当熟练,千万不可以选择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的非专业人员[3]。野外生存训练同时要求参加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能力和良好的身体状况,在参加活动当中会经常遇到一些体力不支的学生,给活动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选修这门课程时,有部分学生为了能够去野外体验这些项目,故意隐瞒自己的身体状况,导致在参加项目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学生从小生活在城市里,有这样的机会选修这门课程导致每学期选修课程人数很多,所以在进行野外实习时必须分批次,每次限定一定的人数参加野外实习,但每批次出去还有上百人数,学生的管理也是属于人为安全因素的一部分。野外环境中,由于卫生条件、食物加工处理不当或个体自身抵抗力差的原因,易多发肠胃疾病。野外迷路:由于天气或地形不熟等原因,如稍有不慎,就很容易迷失路途方向。

2.3.3 野外生存训练装备因素的安全问题

野外实习需要集体装备,技术装备与个人装备,装备的安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不仅要定时地查看各种装备的使用情况,更要及时地更换一些老旧的装备,在主绳方面,一些不正当的操作会减短绳子的使用寿命,有的甚至会当时直接造成绳子的损坏,由于通选课的学生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训练,在使用绳子时没有合理地保护,任意地踩踏,操作时扭曲绳子,不规范的整理及放置绳子都是有损绳子的寿命;大部分的锁具及上升器,下降器都是金属制品,它的损坏可能并不像绳子那么容易看的出来,部分学生在使用过程当中不小心将锁具掉落在地上,不及时地告知指导员进行标记处理,而是悄悄地与其他装备放到一起,这样子不仅增加了装备风险的几率,更加难以找到那套存在风险的装备。在扎筏泅渡的项目中会使用救生衣,要让每一位学生学习如何穿戴救生衣,破旧的,不合格的救生衣都是安全的隐患,不可以滥竽充数,认为穿戴安全衣只是一个形式;野外信号不好,在有些区域只能通过对讲机来与他人取得联系,所以就要求对讲机等装备进行前期的检查与更换,在出发前需要进行所有要使用的对讲机的配对成功,确保所有的对讲机都有足够的电源,这样才可以保证在野外不失联。

2.4 安全视域下高校野外生存训练安全解决对策

2.4.1 对环境的有效监控

在野外生存训练中,安全保障的到位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在进行正式的野外训练之前,指导人员或教师都会对训练地点及其周边进行考察,收集危险可能发生的信息,在出发之前查看天气情况,做到未雨绸缪。例如:在训练过程中有没有可能发生火灾,或有毒蛇等可能性[4]。在收集到相关信息之后,再根据参与野外训练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方法措施的制定。一般参加通选课体验的学生尽量选择稍微容易的路线。

2.4.2 对人为因素的有力把控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专项性强,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即使是体育教师,在没有经过培训的情况下也难以胜任指导工作[5]。因为这项活动在国内高校处于实验推广阶段,我国高校的专业教师,以前基本没有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经历,所以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野外生存实习的主体是学生群体,对学生的教学培训中,一定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学习、掌握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防范能力。

2.4.3 装备的合理的保护

在使用过程当中避免踩在绳子上,时常检查你的绳子,尤其是在坠落之后,确认绳皮是干净的,没有磨损或变软的地方,而绳子尾端熔接完整且没有磨损或散开,储藏时绳子务必完全干燥,不使用借来的或捡来的锁具,也尽量不要借出,每次使用后检查:表面有无裂痕粗糙的地方,或是尖锐的角。沾到杂物一定要清干净。如果锁扣曾自6米高的地方掉下来,就要停止使用。在购买装备时必须经过UIAA认证或CE认证。

3. 结论

安全是一切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保障。野外生存课程安全保障应该牵涉到各方面的力量,如学生自身、教师、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习过程需要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制定周密的安全防范措施,这样才能使这门课程内容得到健康、可持续性开展。

参考文献:

[1] 欧雅怡.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野外生存训练课的开展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7,04 ;45-47.

[2] 储国强.杜红政野外生存运动风险管理指标研究[J].大众体育,2016,06:131-132.

[3] 邱海枝,李正贤.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的安全问题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1):76-78.

[4] 王桂忠.生命教育视域下高校野外生存训练课程发展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3,04:55-59.

[5] 李岩梁,文魁.生命教育视域下高校野外生存训练课程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9:235-236.

猜你喜欢

绳子装备体育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绳子够长吗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防晒装备折起来
寻宝藏
解开你身上的绳子
我们的“体育梦”
取绳子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